《小巷人家》结局日益临近,反而愈加不舍。11月14日晚,这部年代剧的实时收视破1,着实成了荧屏黑马。
随着剧情深入,离开宋莹的黄玲终于彻底支棱了起来,面对庄超英打算接父母住进家门,她一直装愣打算绕过话锋。
但面对丈夫的追问,她不再遮掩对于婚姻的失望,一句“我靠不上你”把内心的不满都说得干干净净。
闫妮的这段演技细腻地把一个女人在婚姻里的不再隐忍托盘而出,她忍耐公婆偏待,与丈夫有多年隔阂,抚养一双儿女和侄儿长大,到这一刻她彻底回归了自己。
闫妮用无声的硬气让黄玲彻底支棱了起来,也让《小巷人家》的母爱描述进入了next level。
能够出演黄玲,闫妮没有料到她会在《小巷人家》杀青时怅然若失。
在她看来,直到和黄玲道别的那一瞬,她才理解这个角色内心的波澜不惊和心如明镜,这对她影响很大。
因为懂得,闫妮把黄玲的性格变化拿捏得很细致,她的柔与刚成了《小巷人家》的底色,撑起了小家的和风细雨。
故事虽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但是闫妮刻画的黄玲并没有年代剧里常见的隐忍,只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只是逐渐变得更加硬气。
最初时的黄玲为婆婆做了生日宴,但她和女儿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她当面不发声,回家后却和丈夫抱怨着公婆偏心。
儿女还小,她点到为止,看着丈夫强调着长儿媳的能干,也不再辩驳。
但随着她看见宋莹的恣意,而自家吃顿肉都要被公婆和小叔子一家觊觎,黄玲忍不住爆发了,她不愿意再持续忍让,一气之下带着儿女回了娘家。
从这一刻开始,黄玲就不再愿意继续被婆家算计,她要为了自己和儿女盘算。
所以就有了第三次转折,她拍桌子提出离婚也拒绝公婆将三个侄儿塞给自己抚养的计划。作为妻子,她管不到丈夫心甘情愿地愚孝,但作为母亲,她决不允许自己的儿女也被公婆视为苛待的对象,这是她的逆鳞。
所以她不会隐忍求全,哪怕独自养大孩子,也绝不让她的孩子被继续裹挟。
至此,黄玲基本不再过度参与婆家的聚会,但她允许孩子去看爷爷奶奶,也不抵触丈夫继续接济父母和弟弟一家。她的态度是,婚姻有忍让的理由就继续忍,如果没有就不忍。
孩子没有长大,庄超英对儿女也很细心,这让她可以忽略其他的问题。
但婆婆在儿子庄图南的升学宴上想要继续苛待她和女儿筱婷时,黄玲不会退让,她软话硬说点出婆婆的不体面,也用筱婷生病无人探望来点出婆家的不公。
所以,就算再去婆家吃年夜饭,她也干脆倒在床上睡到开饭再醒,她从内心上和这个家庭切分了开来。
随着儿女长大外出求学,黄玲和庄超英继续照顾侄儿鹏飞,日子也过得不咸不淡。她会让儿女探望爷爷奶奶,也会在公公受伤时去送饭,但当公婆提出要住过来时,黄玲决定不再忍让。
他们日子过得拮据时,庄超英想拿回每个月给父母的工资都会引来劈头盖脸的指责。如今,看着丈夫支支吾吾想接父母来照顾,黄玲的底线被突破,她一边冷冷看着电视提出丈夫可以住去公婆家,她并无意见。
面对丈夫苦恼她与孩子们都和老人有隔阂,黄玲红了眼眶,她借着公婆的偏心说出了人性的自私,因为依赖谁便偏心谁,如今她对丈夫的冷漠,也是因为她认清了这个男人不可靠。
在即将进入晚年生活之前,黄玲扯下了婚姻里的最后一层遮羞布,这让庄超英无地自容,也为她压抑了小半生的生活换来了彻底的逆袭。
黄玲这一路,在年代剧里上演了一个女性正视自己的全过程,也换来了丈夫庄超英的变化,他正视妻子被苛待,也开始为儿女与父母辩驳。
这都是黄玲一路支棱起来后换来的改变。
《小巷人家》的细节很耐得住咂味,最初的黄玲永远扎着小辫,连新衣服都舍不得做,而她开始和苛待对峙后,她的衣服有了颜色,也开始学会了烫头。
她最初以为丈夫是依靠,后来以为闺蜜宋莹能护着她,亦或是女儿筱婷是小棉袄,其实,她早已成为自己的依靠,她把儿女送进了大学的门,也让侄儿鹏飞和她亲如母子。
黄玲看起来柔弱,但骨子里的硬气却刻画出了年代剧里少有内心坚韧的大女主。
黄玲用爱为儿女撑起了小家,她的母爱也不仅限对庄图南和庄筱婷,她对闺蜜宋莹是带有几分关照的疼惜,对丈夫庄超英也有持续的包容,这其中都可以窥见慈爱。
但黄玲的爱从不泛滥和糊涂,她和宋莹交情再亲密,对方去广州生活后,黄玲从未主动去占用对方的两间房。
她对庄超英虽有抱怨,也总会默默照顾着丈夫。
对于一双儿女,黄玲的爱更耐得住咂味,公婆从未将孙女筱婷放在眼里,而黄玲却从来将儿女摆在同样的位置,她重视儿子的课业,也从不怠慢女儿的学业。
黄玲没有年代剧里母亲们常见的偏爱,她没有因为公婆而格外疼惜女儿,而是一视同仁地看待两个孩子。
她卖掉母亲送她的缝纫机给儿子换自行车,也会把省下来的布做新衣服给女儿,头上一定有漂亮的绸子。在物质并不丰富的岁月里,她的爱是温柔而均衡的。
她从不裹挟孩子,庄图南想去做生意,丈夫一百个不同意,她默默将自己的积蓄塞了过去。
黄玲想给儿子的是无条件的支持,并不渴望换来儿子反馈。
所以,当儿子做生意赚到第一桶金后,庄超英连夜数钞票,笑得开始哼歌,黄玲却悄悄将儿子给她的分红还了回去,她说是担心公婆觊觎,但更希望儿女都能照顾好自己的收入,作为母亲,她不愿意儿女被裹挟,更不会去裹挟儿女,这种彼此平等的亲子关系撕碎了年代剧里常有的鸡飞狗跳。
黄玲送儿女读大学也并不为他们飞黄腾达有回报,她希望儿女能够明事理,可以自主的选择人生,任何时候都能挺起腰杆。
黄玲在婆家淋过雨,所以要为儿女撑起伞。无论公婆如何施压,她都要让女儿读高中进大学。
有好学历才能有好的工作,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挺起腰杆,这就是黄玲对于女性在岁月里该有的认知。所以,她听见庄筱婷和林栋哲恋爱时看似着急,却并不生气,因为林栋哲知根知底,而且宋莹和林武峰都会善待自己的女儿。
但她听到庄筱婷打算跟着男友一起去广州闯荡,黄玲第一次和女儿生气。比起庄超英在乎女儿是不是对自己言听计从乖乖回苏州工作,黄玲生气的是女儿为了爱情而冒险,将人生主动权交给其他人,为了爱情而放低自己,这让她对庄筱婷说出了那句:“我对你很失望”。
黄玲比谁都明白女性经济独立的底气,她初中毕业进了棉纺厂,工资比庄超英高,所以公婆对她不公,她也有底气自己能带大儿女。黄玲最害怕的是女儿长大后失去自己的选择权,所以庄筱婷为了爱痴狂放下自己时,这才让黄玲担心。
她一心一意希望儿女都能在人生旅途上不受制于任何人。
黄玲的这番清醒是《小巷人家》温暖滤镜背后的脉络,颠覆了年代剧里常见的母亲形象塑造。
在这两条线索之外,黄玲和向鹏飞也有一条如母子般的情感线。
她虽只是大舅妈,但在庄图南考入大学后将向鹏飞从贵州接来抚养后,黄玲将侄儿和女儿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吃穿用度从不偏颇。当向鹏飞学木工被欺负而飙泪时,黄玲心疼得含泪拍着他的肩,然后带着他去给师傅道歉,她心疼侄儿,但更明白作为家人要周全,给孩子蹚平一条路。
黄玲的母爱是温柔且清醒克制的,她极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却也清醒公平,不给他们制造麻烦,这份母爱细品有超前也有淳朴的回甘。
《小巷人家》看到临近大结束,闫妮把黄玲的母爱演得足够细腻,撑起了小巷的温暖底色,这个平凡的女人张开双翼庇护了她的孩子们。
黄玲的暖是她经历了很多磋磨,但从不标榜苦难。看着闺蜜宋莹被丈夫呵护如掌中宝,她选择笑着羡慕,从不眼红。
她也不是传统定义的为母则刚,总能彪悍地面对生活,而是柔韧地面对生活曲折。
如果说庄家父母的偏心和自私导致了庄超英的愚孝,黄玲的性格又是如何养成?
在和庄超英第一次争吵后,黄玲带着儿女回了娘家,孩子们回来过年时说外公外婆带他们吃蛋糕,在家里看电视,黄玲的父母还给她做了新衣服,一面是道出她娘家的宽裕,另一面是她很被父母疼惜。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决定了自带温暖的底色,而黄玲初中毕业就进入棉纺厂,一路成了技术骨干。她也很早就开始独立,这也决定了她柔韧的性格。
所以,黄玲是善于思考的,在公婆的苛待之下,她选择不急不躁地保持距离,也能在糟心的婚姻里维系好平衡,她对孩子们克制而清醒的爱,不仅有原生家庭带来的滋养,也有她骨子里的聪明。
仔细看才会发现,黄玲将所有的问题都终结在她自己身上,绝不让问题卷入到下一代,在一部年代剧里,这样的精神脉络的确是超前的设定。
仔细品黄玲的母爱,不仅打破了年代剧屡试屡爽的鸡飞狗跳,也打破了传统定义的为母则彪悍,她更像一块海绵,可以将水分全部吸纳,然后再慢慢消化吐出。她也像一块沃土,无论好的坏的都能接纳,然后无条件地变成营养,滋养着她的儿女。
这,就是《小巷人家》里耐得住咂味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