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柴油们!互联网的尽头,最终还是放贷;而流量的尽头,注定要变成带货!
最近,东方卫视的热门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官方抖音账号的画风,简直让人傻眼,变得相当离谱。大家来感受一下……
没错,这个账号不再发布节目的精彩片段,也不再更新明星们的动态,开始专门推销芒果荔枝小酸奶、玩具娃娃机……甚至风扇、拖鞋、女装、收纳包、海洋球……这样的商品!
更离谱的是,点击进去的视频,制作得粗糙无比,整段视频全程AI配音,简直和某宝某多上的烦人商品推荐视频一模一样!
小柴发现,这个账号在去年12月30日发布了最后一条跨年相关的视频,接着就停更,直到4月17日,才重新更新,并推销了一条小酸奶的带货视频。从4月17日开始,这个账号变得疯狂推销带货内容,看名字都不觉得和《极限挑战》有什么关系了!
看到这一幕,小柴都懵了,是不是账号被盗了?不过,不止小柴一个人有这种疑问,但现在是抖音和东方卫视的官方账号,就算黑客胆子再大,也不会去碰这块肥肉吧!
结果,今天早上,“极限挑战官方账号被卖”这一话题冲上了热搜,短短时间内,阅读量突破了1.6亿,足以看出吃瓜群众的震惊!有人开始不淡定了:“难道《极限挑战》就要结束了吗?官号都卖了?”“真的假的?我们还能回去看吗?再也回不去了,跟着鸡条一起看过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了……”
还有网友表示:“东方卫视真是压力大啊,连王牌综艺的官号都能卖掉?”但小柴心里有个疑问,这么有影响力的IP,拥有200多万粉丝,到底能卖多少钱呢?更关键的是,从这个“极限挑战”账号的内容来看,点赞量最多的视频也才125个,其他的甚至不到百个,甚至个位数。
虽然粉丝数看似很大,但这些视频的传播量和互动率,和注册个小号没太大区别,看来这些账号,失去了明星内容后,商业化价值也没有那么高!
需要注意的是,账号是否真的被卖,还没有确切的说法。网友们的猜测,更多是因为内容风格的突变。而且,这个账号的认证信息依然是“综艺《极限挑战》官方抖音账号”,MCN标签依旧是东方卫视,运营的IP标识则显示是重庆。
这个账号还开启了商品橱窗功能,里面展示了25件商品,和视频内容推销的商品类型不谋而合。
小柴还查看了《极限挑战》的其他官方账号信息,发现一切正常,只是更新频率极低,比如微博上的更新,4月16日和19日才分别有一次,之前的内容还停留在去年底。
从《极限挑战》这一综艺节目首播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节目播出了十季,且第十季在去年4月播出,并于同年7月结束。至于是否会有第十一季,一直没有官方公告。从往年的播出规律来看,节目大多在第二季度播出,而2025年第二季度快过去一半,至今没有任何消息,看来第十一季的希望渺茫。
同时,这个账号内容的变动,基本也意味着第十季有可能是《极限挑战》的最后一季。
通过收视率和评分来看,《极限挑战》自第五季起便开始走下坡路。根据豆瓣评分,第一季有接近13万人参与评分,评分高达9.3,而到了第九季,参与评分的人数仅为六千余人,评分跌至5.4,已显疲态。第十季更是没能再现辉煌,首期播出后,评论区一片一星刷屏。
回头看,这个IP经过十年发展,也未能逃脱综艺节目短命的宿命,价值已经被深挖殆尽。尤其是在短视频时代,用户注意力的转移让老牌综艺IP的商业价值大幅缩水,因此站在商业化角度,官方账号成了最后一块变现的蛋糕。
不意外的是,《极限挑战》最终选择了带货作为IP的最后变现方式,毕竟这是当下流量变现最直接的方式。
在直播带货迅速崛起的今天,无论是炒作人设,还是玩流量,终点似乎都在带货上。例如东北雨姐、疯狂小杨哥等人,通过短视频红利迅速积累流量,最终都转战直播带货。而失意的企业家如罗永浩,在手机行业欠债几亿后,通过带货赚得盆满钵满。再如俞敏洪,在公司经营困境下,依靠东方甄选成为新的赚钱顶流,甚至催生了另一位顶流董宇辉。
甚至那些往昔大佬,像曾经房地产行业的领导,也纷纷转战带货市场。
更离谱的是,一些社会性热点人物,如丧子或被拐事件的主角,也开始在直播带货上大展拳脚。例如,在《极限挑战》账号带货的同时,另一热搜话题就是“谢浩男妈妈首播销售额破亿”。
谢浩楠失踪24年后,他的富豪父亲为寻找他提供千万悬赏,使得事件成为社会热点。未曾想,成为焦点的谢浩楠妈妈许建华,竟然也成了带货界的顶流。根据媒体报道,4月19日,她的首场带货直播销售额突破1亿元,涨粉超过52万,观看人数超10万,点赞数超过1500万。
看到这一串数字,小柴已经对这些财富数字失去概念了。在这个财富潮流中,一两个人一天就能带货一个亿,谁不想成为下一个风头人物呢?
事实上,当我们揭开这些热点事件的表层,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社会认知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对流量的追求,最终还是指向了带货,而这似乎成了社会的共识。
小柴记得,之前有博主拍视频采访小朋友,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出现频率最高的回答是:“网红”,因为网红能够赚大钱。
孩子们看着同龄人穿着奢华,玩具一年一换,父母开豪车接送,怎能不羡慕呢?他们看到了钱能解决许多问题,而家境不宽裕的父母,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这个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时代,很多孩子从小就看到了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或许,他们不再渴望做医生、做航天员,而是清楚地知道,只有赚钱才是未来的关键。
小柴曾听过一段话,醍醐灌顶:“很多人活到三十多岁才明白,人生的追求其实只有两样,一是钱,二是权,而这两者,恰恰是社会运行的核心规则。”可惜,大多数人意识到这个道理时,人生的三分之一已经过去,再也没有时间去规划未来。而那些上流社会的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个道理,早早规划人生,做出选择。
如今,网络的普及,让普通人的孩子也有机会从小就接触到这些社会真相,并且理解到社会的底层逻辑。与其梦想成为医生、老师、消防员,不如专注于如何让自己在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伍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