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价值星球Planet
作者:方歌
### 一线幕后英雄与“背锅侠”的差距
6月15日,爱奇艺副总裁陈涤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正牌三条发文道歉:“再次向严浩翔先生、艺人团队以及粉丝们表示深深的歉意。” 这一道歉,源于《新说唱2025》官方账号在艺人严浩翔相关视频下方发布了不当言论:“粉丝还是差点,这赞还没有邓典果多,不给力。”
节目组最初称其为“实习生误操作”,但事后却被揭露为该账号由三名运营人员共同管理,试图掩盖真相却未能让人信服。随即,一份节目《新说唱2025》的演职员名单在网上流传,显示出制作团队里几乎全是实习生,编剧组、统筹组、执行组等岗位多由这些新手撑起,正职工作人员寥寥无几。
而更早之前,《折腰》剧组的“牛马剪辑助理廖娟”事件也在小红书引发了热议。尽管这部剧有36集,剪辑工作却仅有四位剪辑师,然而“廖娟”作为名字排在最后的剪辑员,背负的工作量远超过了她的职称。
这现象的背后,实习生和职场新手逐渐成为影视行业的支柱。无论是为了降低成本,还是为了追求创新,行业内的“背锅侠”们,往往是这些看似“低位”的实习生们。
### 低薪、无实习证明的背后:追梦的挣扎
李思思,曾在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实习。那是一个地方台的热门综艺节目,正好需要人手,李思思的大学被选中作为定向招聘的目标。没有面试、没有笔试,李思思很快就被拉进了微信群,并被安排为摄影助理。
作为一名摄影助理,李思思的工作是架机位、搬设备等,整个过程中,他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摄像机。在制作团队里,实习生们的数量之多令人吃惊,李思思所在的小组就有六个实习生。他感叹道,“当时综艺特别火,确实非常缺人。”
然而,李思思只干了两个月,没能拿到实习证明,因为只有在完成整个项目的实习生才能获得这项“荣誉”。他最终只得到几百元的辛苦费,虽然食宿全包,但与其投入的体力劳动相比,所得实在微薄。
后来,李思思又进入了一个平台做实习,这次他做的是晚会的摄影助理。相比综艺的高强度,这份工作稍显轻松,但工资也有所上升,达到了2000元。李思思在实习快一年后,终于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不再拍综艺,转向电影领域。
目前,李思思正在备考电影系的研究生。他坦言,尽管这个行业竞争激烈,有不少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也有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毕业生转行做导演,但他还是觉得只要努力,总有机会。
### “导演梦”:背后隐藏的现实
三年前,李然面试了一家影视公司,申请的是导演实习生岗位,每天的工资是150元。工作内容很杂,从带零经验的正式员工开始,李然需要帮助他们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并辅导他们。
他带着这位员工做了两个项目,但还没等到工作上手,就又有了新的任务。大部分时间里,李然的工作内容是执行导演,参与剧本策划、分镜设计、拍摄计划制定等。尽管如此,李然并不会在最终的成片中被标注为实习生。
随着拍摄期的到来,李然的工资从150元/天变成了按项目收费,但给到他的费用却是行业市价的一半。他的辛勤努力,虽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回报,却依旧能让他为未来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
在李然眼中,影视行业中的低薪和无薪实习已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是在好莱坞,79%的实习生年收入不足50,000美元,导致许多从业者不得不依赖家庭支持才能维持生计。“现在的情况是,工作越来越多,收入却越来越少。好莱坞的实习生们需要做大量无偿工作来证明自己,实在是让人心力交瘁。”
### 短剧行业的鄙视链:毕业生的迷茫
孙铭,曾经历了两段不同的实习,都是文学策划岗位,工作内容就是阅读小说、评估IP。在两次实习后,孙铭坦言,尽管她能从中获得一些知识,但工作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热情早已消退。
“如果实习就是做这些,那我可以说,提升真的非常有限。” 孙铭感到自己对未来的方向更加迷茫。尽管已经面临毕业的压力,她还没有确定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她不打算进入综艺行业,因为那里的工作强度大,错误发生的几率高,且很多人都认为只有非常有活力的人才能胜任。
孙铭曾短暂地参与过一次综艺实习,工作极其高强度:一周节目上线前,她几乎都在24小时保持在线,工作没有间歇。周围人也劝她转行做短剧,认为这将是一个更好的机会。然而,孙铭清楚地知道,在短剧行业里,做过长剧的人几乎处于“鄙视链”的最底层。“短剧的节奏和观众需求不同,做过长剧的人常常不理解这些。”
她参加了几家短剧公司的面试,但由于对短剧了解不深,始终没有收到任何offer。最终,她还是决定回归影视行业。
尽管她对未来充满不确定,但孙铭知道,自己在北京待得久了,朋友多,机会也多。她表示:“希望能在春招中找到一个好的机会。”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
这些故事背后是无数年轻人的奋斗与迷茫,他们拼尽全力,却在这个复杂多变的行业中,依然要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实习生们不仅需要忍受超高的工作压力和低薪待遇,还要在行业的潜规则中摸索生存。而正是他们,撑起了这个光鲜亮丽但充满困境的影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