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 如果突然发生一起“坠楼命案”,所有人都开始讨论,手机推送也响个不停……你会作何反应呢?
评论?点赞?转发?附和?观察?还是做出其他行为呢?
这并非是一个设问句,而是时常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场景。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同时大数据的圈层不断套住每个用户的当下,几个人就能通过键盘汇聚成一片“热浪”,完成一场场“口诛笔伐”的行为,但对象是否真的是坏人,成为事件背后的另一个寻找定论的命题。
影片由编剧、监制,、执导,领衔主演,、、主演,特别主演,特邀出演,、、、、特别出演。
影片围绕着一起双人坠楼案展开,资深媒体人叶攀(张小斐 饰)始终秉持追寻真相的原则,在调查中,护士李悦(陈雨锶 饰)和女孩母亲尤茜(梅婷 饰)前后被认为是案件嫌疑人,社会舆情也在这过程中不断发酵,事态逐渐失控。
案件真的如此简单吗?每次反转背后,是事件的驱使,还是有人在操控呢?
“恶意”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疑问恰是揭开电影《恶意》的密码钥匙,或许我们能跟随这些内容,去揭开双人坠楼案的“真相”。
01
《恶意》作为悬疑题材,首先在于“真”。
在电影《恶意》里,当案件发生之后,镜头率先给到了冲在现场第一线的人。
这群人除了警察之外,镜头更多留给了自媒体,这群人通过直播,通过言论或直接,或间接地对目前事件进行单一角度的报道和评述,引导了外界的关注方向。
这一内容则在叶攀所在的“夜话”编辑部得到了更具象的表现——面对网络抓取到的独家内容时,负责人萧保乾(张子贤 饰)要的就是发布,抢夺第一波流量,而叶攀提出了应该进行“信息交叉验证”。
正如陈思诚所阐述的想法,“因为一些信息量的叠加或者一些角度问题,会给一个人下判断。”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女孩静静(杨恩又 饰)如果不是抗癌网红,这个案件会有如今大的风波吗?
也许会。只是如今在互联网多重buff的叠加下,这个并不复杂的案件成为焦点,热点跟进,舆论操控,似乎每个人都能卷入其中成为判官。
这次《恶意》关注的不是诸位判官的行为,而是如何被卷入,如何被影响的。
电影《恶意》里的案件并不复杂,但随着媒体和网络推手对所谓证据的放大和多次引导,让吃瓜群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一次又一次被带偏。
正如电影那句台词,“天天反转来反转去,不累吗?”
这并不是对悬疑电影的自嘲,而在当下现实中,这类事件在网络发生时会有的场景,在没有任何官方定调的时候,任意一个网络的定性,或许只是一个截图,几帧视频,都会将事件推上另一个方向。
相反,电影《恶意》并没有过多给警察探案过程进行着墨。单一事件的双线叙事,一繁一简,反而产生了讽刺的对比。
相比自媒体的见风使舵,流量背后的生意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环。
在另一边,警察只能在夜以继日的勘查推演求证后查明真相,才会告知大众事件的全貌。
这里出现的“时间差”会诞生巨大的流量,产生巨额的生意,滋生漫天的恶意。
但警方查案讲究公开透明,保护当事人隐私,反而风吹草动就被自媒体放大。电影《恶意》里,当尤茜被传唤时,尽管只是简单的事件,自媒体闻讯而来,事情就不再简单,被添油加醋,焦点被模糊,事件变得更加失控。
只是这个模式在现实世界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点开任意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单,近乎每个社会热点下,都有诸如此类的“侦探”,他们始终乐于站在绝对公平正义的道德制高点。
晨晨(李庚希 饰)最后有句台词,“被网络这个放大镜检验过,没有谁是一尘不染的。”点出了所有的一切。
电影里有没有出现反派,谁是反派好像没有那么重要了。
因为道德消失点出现的时候,真相已然石沉大海。当所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无意识”或者“下意识”的举动可能就会变成加害的一环,而最细思极恐的是,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甚至意识不到情绪被煽动,像个无形的枷锁束缚着。
叶攀游离在新闻的理想主义和流量热度之间,尤茜则困在母亲的身份里,李悦更是被拼贴出一个人格……这就是现实社会,一切都不是非黑即白,人不会完美,在信息茧房里被反复定义,人的复杂性随之被不断剖析。
最可笑的是,电影《恶意》最后,被诬陷的受害者从没有得到任何的道歉,更没有外在的人提及他们是否该道歉,整个事件已经被另一个热点所覆盖。可回头看看,现实也不过如此,很多受害人等不到道歉,只能随事件被淡忘之后,让网络暴力的伤痕默默愈合。
电影《恶意》看似是一次双人坠楼案,更是讲述了一次“人性的坠落”。
02
悬疑片作为类型电影的一种,往往以事件作为主要驱动力,但《恶意》反其道行之,将一个个人推到台前,通过多面的叙事,去反推案件的发展,带来最动人的观影体验。
电影改编自原作小说《恶女阿尤》,原作小说在于几位关键人物的身份和谜底,但电影跳出了原有的限定,对“恶”的产生发出控诉。
《恶意》的台词尤为讲究,数次借由角色之口,对当下的网络舆论进行直白的控诉,甚至这种真实性颇有打破大银幕,和观众直接进行对话。
这一故事的普遍性,几乎藏不住太多的谜底,但创作者依旧能通过悬疑的设定,通过强信服力的反转,令观众进入到电影中。
观影过程中,你的心理同样会出现一部手机,跟着剧情,做出你对“恶女”的选择。
这种悬疑性的放大得益于影片的编剧、监制陈思诚。
“悬疑电影”一直都是他在观众面前强有力的符号,从《唐探》系列到系列,再到,一部部出彩的商业类型片,都给予了观众超强的观赏性。
这次用心理悬疑片的方式带观众走进《恶意》。
影片里无论是张小斐饰演的叶攀,还是梅婷、陈雨锶、杨恩又、李庚希等演员塑造的角色都有着丰满的背景故事和独一无二的个性色彩。
不少角色身上承担着反转的重要性,演员在表演呈现的时候,都完成了极其有层次感的演技,在二刷过程中能细品她们的发展,极具张力。
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加强了这次“悬疑”的特性。
张小斐在影片后续面对新闻理想困境的时候,简单的几个表情变化,将人物的弧度都浓缩其中。叶攀的亦正亦邪,观众始终跟随她的状态去推断背后的真相。
叶攀的正邪转换,尤茜隐忍坚强,晨晨野心勃勃,李悦混乱易燃,全员“讨坏型”人格又鲜活又生动。这几位女演员更是人均影后,演技派凑在一起,总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几场对手戏也成为全片的高光段落。
强劲的演技为悬疑反转起到了加持,更是让那种过程的爽感频起,带来了在影院观影的极致体验。
张小斐和李庚希在首映礼都不约而同提到,时常会把《恶意》说成“善意”,或是“爱意”,电影总是会把美好的一面留给观众。
和陈思诚过去的电影一样,彩蛋依旧留给了观众暖心温情的一面。
至少《恶意》还在告诉大家,虽然有些“恶意”会被放大,但是本就复杂的背后,人之初的温暖,依旧在等着大家。
下一篇:她俩居然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