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薯丸子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有人曾说,TFBOYS的十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奇迹,而他们单飞后的这八年,才真正成为了个人实力的试金石。如今,三人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有的早已远远领先,有的原地踏步,还有一些悄然掉队。这场没有硝烟的“内娱生存战”,比任何舞台上的竞争都更加残酷。
十二年前,三位身穿校服的少年在练习室里挥洒汗水,彼时无人能预见他们日后将成为“内娱第一男团”。TFBOYS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素人团体,一跃成为全民偶像,《青春修炼手册》点燃了整个时代的青春记忆。曾经懵懂的三个少年,也终于各自走上了追梦的道路。
2017年,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三人以“单飞不解散”的名义,各自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开始了不同的追求:王俊凯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主攻影视;王源前往伯克利大学深造音乐;易烊千玺则选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专注于演技。时至今日,八年过去,三人的事业轨迹早已截然不同。
易烊千玺凭借主演的电影成功入围戛纳电影节,而王源则因参加综艺节目《天赐的声音》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王俊凯主演的《749局》更是惨遭批评,豆瓣评分低至3.2分,影片被指剧情混乱、特效粗糙,甚至获得了“金扫帚奖”的“最失望影片”奖。人们恍若惊觉,曾经的“内娱第一男团”在各自单飞后,早已在不同的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江湖地位。
当《天赐的声音》第六季官宣王源加盟时,节目组似乎早已预定了热搜席位。作为顶流明星,王源无论走到哪里都充满话题性。他与杨坤的合唱因“大白嗓”而被批评,翻唱抖音神曲被质疑“审美降级”,甚至原创作品引发了粉丝与路人的激烈争论——“四年留学,进修音乐,水平居然如此?”这样的评论屡见不鲜。尽管如此,王源仍然稳坐“顶流”的宝座,社交平台上的粉丝量超千万,随便发一条视频便能登上热搜,粉丝们也不遗余力地为他投票打榜,相关话题阅读量轻松突破百亿。
然而,正是这条“黑红”之路,让王源的音乐人设愈发显得尴尬。自单飞以来,他虽然始终坚持发行原创歌曲,甚至曾站上联合国的演讲台,但大众对他作品的记忆似乎依然停留在《青春修炼手册》那首充满青春气息的歌曲。相比之下,同期的音乐人,毛不易因《消愁》封神,周深凭借唱功横扫歌坛,而王源则困于流量的争议之中。毫不夸张地说,除去粉丝,几乎没人会听他的新歌。
更为棘手的是,王源的影视之路同样未见起色。在留学期间,他错过了国内的资源黄金期,回国后参演的电视剧也鲜有亮眼之作。《孤星计划》与张雪迎搭档,反响平平;《我看见两朵一样的云》与文淇合作,观众反应冷淡。接二连三的影视失利,迫使王源将事业重心逐渐转向综艺领域。可明眼人都知道,通过综艺迅速积累热度、维持曝光,往往是新人演员的策略,对于已经在娱乐圈浸淫多年的老牌艺人来说,过度依赖综艺不仅显得低调,更容易被认为是在自降身价。
相比之下,王俊凯的处境显得更加尴尬。单飞后的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一心想着在演员之路上打拼。然而,他的娃娃脸限制了戏路,早期作品如《解忧杂货店》和《断·桥》均未引起太大反响。在《重生之门》和《万里归途》两部剧中,虽然他的表演表现可圈可点,但与张译、殷桃等实力派演员同台竞技时,他的演技仍显得略显青涩。2024年,他参演的电影《749局》彻底翻车,成为了口碑灾难。影片不仅被观众批评剧情混乱,特效粗糙,连王俊凯所饰演的角色也遭遇集体嘲笑。
尽管如此,王俊凯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对演艺事业的追求。他参与了电影《蛟龙行动》的拍摄,并在其中饰演了一名声呐兵,尽管张涵予给予了他“用耳朵演戏”的高度评价,但影片的表现依然未能令人满意。即便如此积极地参与路演宣传,这部电影仍然未能阻止其票房惨淡、提前下架的命运。如今,王俊凯的待播电影屈指可数,曾经的热度也逐渐消退。
与王俊凯和王源的低谷不同,易烊千玺的事业可以说是逆风翻盘的典范。初期,他是三人中最不被看好的成员,甚至因外貌和唱功遭遇网络暴力。然而,2018年参加《这就是街舞》时,他凭借出色的舞蹈能力扭转了舆论的风向,赢得了大量的粉丝。此后,《少年的你》《长津湖》《满江红》等影片接连爆发,迅速积累了口碑,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如今,易烊千玺已被誉为“中国首位00后百亿影帝”,其主演的电影总票房已突破197亿元,并且凭借《奇迹笨小孩》提名华表奖优秀男演员。
易烊千玺的成功并非偶然。不同于其他人频繁出现在综艺和红毯上,他选择低调沉淀,始终专注于演技的提升。从《长安十二时辰》的青涩演技到《狂野时代》的成熟蜕变,他的演艺道路几乎复刻了梁朝伟、张震等影坛巨星的早期经历。凭借一部部精湛的作品,易烊千玺已经从“最不被看好的新人”一路晋升为华语影坛的顶流,戛纳、票房、奖项无一缺席,声势可谓一发不可收拾。
而如今,王俊凯高开低走,影视剧屡屡扑街,王源音乐梦未圆,演技始终没有突破,渐渐沦为“综艺咖”,存在感逐渐减弱。单飞八年,三人用各自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深刻诠释了娱乐圈最为现实的生存法则。
你认为,谁的发展最让你感到意外?又是谁最有可能在未来实现逆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