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王崇秋在妻子杨洁照片前)
他叫王崇秋,是中央电视台的高级摄像师,为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电视剧《崂山道士》《西游记》《司马迁》《西游记续集》等经典作品担任摄像。
王崇秋的另一重身份,是著名导演杨洁的小丈夫。杨洁执导的《西游记》《司马迁》等电视剧,堪称一个时代的经典。
王崇秋比杨洁小14岁,两人相爱、结婚遭到了巨大阻力,杨洁一度成了外人眼里的“坏女人”。
2017年4月,杨洁突发疾病离世,王崇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亲生女儿远在国外,王崇秋一个人在北京养老,他以特殊方式怀念天堂里的杨洁……
(王崇秋的家乡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王家岗村)
王崇秋1943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王家岗村下埠口湾,父亲王大恒在麻城市宋埠镇卖牛,母亲是家庭主妇。
王崇秋有个哥哥叫王崇春,有个姐姐叫王全荣,他在家里排行第三,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王崇秋出生时有9斤,家里给他取乳名“九斤”,他的哥哥王崇春出生时8斤,乳名叫“八斤”。
王崇秋4岁时举家迁到麻城市宋埠镇,他在那里读完了小学、中学。
1959年,16岁的王崇秋中学毕业后,在宋埠镇一家国营汽修厂当学徒工。他这份工作是哥哥介绍的,哥哥王崇春在宋埠镇粮管所工作。
(1961年,王崇秋在北京前门一家照相馆拍的军装照)
1960年8月,王崇秋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北京的空军后勤部门服役,他的主要工作是管理航空器材。
出身农村的王崇秋身体壮实,性格朴实,还是部队宣传队的成员。他喜欢看电影、京剧,还在部队演出中表演过节目。
1965年,王崇秋从部队转业,由于他表现突出,加上有一定的文艺特长,他被分配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摄像科。
(1965年,王崇秋在北京广播电视大楼前留影)
此前王崇秋从未搞过摄像,而台里只有一台照相机,他想练习构图,经常轮不到他。
王崇秋一直在攒钱准备买一台相机,却买不起。1966年3月,王崇秋从摄像科出来,去资料室查资料,一个干净利落的女同志与他在走廊上擦肩而过。
她烫着头发,衣着时髦,王崇秋不认识她。他悄悄向同事打听,才知道对方是台里的导演杨洁。
(杨洁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播音)
杨洁祖籍四川营山,1929年4月7日出生于湖北麻城,比王崇秋大14岁。
杨洁原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后因严重的肺病,肋骨被切除了4根半,肺活量受到影响,不再适合当播音员。
1954年,杨洁被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后勤工作。根据工作需要,1958年杨洁调入中央电视台改行做导演。
杨洁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前夫名叫周传基。上世纪50年代末,周传基被打成右派,进入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担任资料员。
(杨洁与周传基)
杨洁与周传基育有3个儿女,1963年两人离婚了,3个儿女都跟着杨洁生活。
王崇秋认识杨洁时,她是一名3个儿女的单亲妈妈。王崇秋性格内敛,话语不多,性子慢。而杨洁风风火火,敢说敢干,彼此性格差异很大。
正是这种性格互补,让彼此对对方感兴趣。此后,王崇秋与杨洁经常在一起开会,学习分镜头,杨洁还将家里的一台海鸥牌照相机,借给王崇秋练习构图。
1967年,王崇秋已经24岁了,被杨洁的才华、成熟、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带着几分崇拜爱上了她。
(杨洁为王崇秋织毛衣)
而杨洁作为3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心里和精神上是孤寂的,需要情感的滋润。生活中,杨洁也需要一双坚强的臂膀依靠。
异性相吸,王崇秋与杨洁不由自主地相爱了。相差14岁的姐弟恋,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周围人大吃一惊。
单位领导分别找王崇秋和杨洁谈话,明确要求两人分手。领导和同事认为两人恋爱的主要责任在杨洁,她用糖衣炮弹诱惑单身男孩王崇秋,是个坏女人。
(杨洁送给王崇秋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这件毛衣)
巨大压力下,杨洁向王崇秋提出分手。王崇秋沉浸在爱情中不能自拔,嘴里反复念叨着这样一句话:这辈子我只爱你。
于是杨洁也变得勇敢起来了,今生非王崇秋不嫁。此后同事再议论她诱惑单身男孩,杨洁理直气壮地与对方展开辩论。
王崇秋与杨洁恋爱的消息传到老家后,母亲(父亲已去世)和哥哥不同意,这主要源于以下3个方面。
(王崇秋工作照)
一是杨洁比王崇秋大14岁,还离过婚。王崇秋娶这样一个妻子,母亲和哥哥觉得没面子。
二是杨洁与前夫有3个孩子,王崇秋一结婚就要当继父,将来日子不好过。
三是王崇秋在农村出生长大,性格朴实,而杨洁是烈士的女儿,两人成长的背景截然不同,母亲和哥哥担心他婚后生活不和谐。
王崇秋连给哥哥写了5封信,表达了自己与杨洁相爱的决心。由于母亲不识字,哥哥将信读给母亲听。王崇秋的执着,最终感动了母亲和哥哥,他们妥协了。
(王崇秋与妻子杨洁)
1969年,王崇秋与杨洁在北京结婚了,这年王崇秋才26岁,杨洁已经40岁了。
王崇秋与杨洁领证前,军代表特意找他谈话:你对杨洁是真心的吗?婚姻是大事,结婚就不要离婚。
王崇秋信誓旦旦地表示:我爱杨洁,不会与她离婚。同事们都认为王崇秋与杨洁不会长久,两人最多生活三五年就会离婚。
王崇秋与杨洁结婚第二天,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大早就来他们家敲门,以为两人是非法同居,要他们去居委会接受批斗。
(王崇秋与杨洁生活照)
王崇秋将结婚证交给对方:我们是办了手续的,是合法夫妻。居委会工作人员这才离去。
王崇秋出身农民家庭,当过兵,根红苗正。杨洁是烈士的女儿,父亲为革命事业做过贡献,因此特殊年代里王崇秋与杨洁没有遭受冲击,夫妻俩能够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王崇秋与杨洁结婚时,杨洁的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跟上妻子成长的步伐,王崇秋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摄像水平。
(王崇秋工作照)
上世纪60年代,北京举办马拉松比赛,王崇秋担任摄像。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京剧院演出样板戏《红灯记》,上海京剧院演出《智取威虎山》,及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红色娘子军》,王崇秋都担任摄像和转播。
王崇秋还与杨洁合作拍摄了京剧《卖水》《香罗帕》,评剧《恩与仇》《小院风波》,夫妻俩珠联璧合,受到广泛好评。
(杨洁在1979年央视春晚的导播台上)
1979年,央视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杨洁与邓在军担任导演,王崇秋担任摄像。
1980年,电视剧《崂山道士》开拍,王崇秋担任独立摄像。
王崇秋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与妻子合作拍摄了老版电视剧《西游记》。该剧拍摄历时4年,辗转全国数百个地方。
王崇秋既是摄像,还要在生活上照顾杨洁。杨洁被切除了4根半肋骨,身体不好;加上经费不足,剧组伙食差,杨洁经常生病。
(杨洁在《西游记》剧组)
(杨洁与“师徒四人”合影)
王崇秋每天会将杨洁的药准备好,提醒她按时吃。杨洁是工作狂,生活上马马虎虎,即便王崇秋将药准备好了,她还经常将药吃错。
有一次,杨洁连续工作了14个小时,导致低血糖晕倒,王崇秋将妻子背上剧组的车,然后火速开往附近的医院急救。
王崇秋眼睛不好,经常流泪,加上剧组工作时间长,导致他的眼疾加重,落下了爱流泪的后遗症。
杨洁性格很直,有什么说什么,经常在剧组批评人。有些工作人员想不通,王崇秋便给他们做工作,润滑妻子与同事的关系。
老版《西游记》在杨洁、王崇秋及众多工作人员的通力打造下,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
此后王崇秋又与杨洁合作了《西游记续集》,及《西施》《济公活佛》等电视剧。
拍摄《西施》时,制片方向杨洁提要求:我给你推荐个演员演西施。
杨洁让对方过来试镜,结果女演员的形象、气质与“西施”相差较大,便将她淘汰了。制片人很不满意,与杨洁闹矛盾。
(杨洁与蒋勤勤在《西施》剧组)
杨洁宁愿不导这部戏也不肯妥协,最终制片人做了让步,同意杨洁选择蒋勤勤饰演“西施”。
王崇秋在接受采访时说:杨洁对艺术非常严谨,我亲眼见过她几次换演员,但她没有半点私心,大家都服她。外人都以为杨洁在工作中雷厉风行,其实她也有脆弱的一面,心思细腻柔软,杨洁的脆弱只有我看得见。
早在1969年,王崇秋与杨洁结婚时,他才26岁,没有结过婚,更没有做父亲的经验,与杨洁的3个儿女相处不好。
(王崇秋与杨洁在剧组)
3个孩子不认王崇秋这个小继父,经常与他闹矛盾。一边是丈夫,一边是自己的儿女,杨洁拿他们没办法,急得在家里哭。
有一次,王崇秋给3个孩子做饭,3个孩子为了气他,故意说不好吃,要求王崇秋给他们买面包。王崇秋面包买回后,孩子咬了一口又说快过期了。
王崇秋坐在一旁呼呼生闷气,脸色铁青。不一会,杨洁从外面回来了,看到这一幕,觉得生活太烦人了,又忍不住流泪了。
当晚杨洁对王崇秋说:我3个孩子不懂事,让你受委屈了,你如果觉得日子过不下去,我愿意与你分开,一点也不怪你。
(杨洁)
杨洁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王崇秋:如果因为3个孩子就离婚,王崇秋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责任担当的男人,会被别人看不起。
突然间,王崇秋觉得自己成熟了,他告诉杨洁:我会对孩子们更加包容和迁就。
随后,王崇秋与孩子谈话:我希望与你们做朋友,做大哥哥,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你们可以提意见。
接下来的日子,王崇秋在3个孩子面前,不再将自己当长辈,不再训他们。王崇秋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与他们交心。
(王崇秋与杨洁合影)
3个孩子要去看亲生父亲,王崇秋会坐公共汽车送他们过去,然后再将他们接回家。
王崇秋的爱和包容,感动了3个继子继女,经过两年多的磨合,3个继子继女终于接纳了小继父王崇秋。
王崇秋的父爱和忍辱负重,格外感动杨洁,她与丈夫的感情也更深厚了。
王崇秋与杨洁结婚后,于1970年生下了女儿杨云菲。因为照顾3个继子继女忙不过来,王崇秋夫妇一度将女儿放在保姆家里抚养,直到女儿3岁时才将她接回家。
(杨云菲)
在亲生女儿和继子继女之间,王崇秋做到一碗水端平,继子继女特别佩服他。
《西游记》拍摄期间,杨云菲患上了头疼病,休学在家服药。王崇秋和杨洁将女儿带到剧组,杨云菲还在“偷吃人参果”一集中扮演道童。
3个继子继女很懂事,给王崇秋写信,询问杨云菲的身体状况。
继子继女长大后,两个在国外留学,后在那边定居,一个在国内工作和生活。
(杨云菲工作照)
(杨云菲)
王崇秋与杨洁的亲生女儿杨云菲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化妆师,后来去了美国。
杨洁1989年就从央视退休了,但依然在工作,一直忙碌到2015年。
1997年,杨洁执导的《司马迁》《西游记续集》引起巨大的反响。2008年10月,杨洁获得中国电视剧辉煌30年“最具影响力导演”称号。
王崇秋于2003年正式从央视退休,但依然与妻子一起工作。同年12月,夫妻俩排演了舞台剧《西游记》,然后带领剧组去美国巡演,所到之处广受好评。
(晚年的王崇秋与杨洁)
王崇秋与杨洁都靠工资生活,事业辉煌时没赚到什么大钱。夫妻俩住在北京西郊一个普通小区里,房子是一套两居室,装修也很普通。
王崇秋在工作中是妻子的黄金搭档,在生活在是杨洁的贴身助理、司机兼保姆。
王崇秋夫妇拍摄《西游记》有太多的故事,2011年,王崇秋鼓励妻子将拍摄故事写下来,这激起了杨洁的兴趣。
杨洁不会汉语拼音,用五笔输入法打字,她每天一早就坐在电脑前写作,王崇秋负责打理她的生活,包揽了一切家务。
杨洁有些往事忘了,王崇秋帮她回忆,然后向当年的剧组同事求证。
杨洁每天写作完毕,王崇秋都是第一读者,帮她进行校对。
2013年,杨洁创作的《敢问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84岁高龄的杨洁首次出书,引起了媒体和影迷的广泛关注。
她与出版签了版税合同,不过问书籍的销售情况,很多人都说杨洁在经济上吃亏了。
杨洁(右)与著名作曲家许镜清
由于年事渐高,杨洁患上了高血糖、高血压等老年病,王崇秋将妻子的生活打理得很好,杨洁有信心活到100岁。
哪知灾难突然降临了。2017年4月3日上午,杨洁在电脑上看新闻,突然晕倒昏迷不醒。王崇秋赶紧拨打110急救电话,救护车赶来将杨洁送往医院。
王崇秋惊慌地挂号、缴费,大脑一片空白。杨洁被抬上CT机时,突然睁开眼睛看了王崇秋一眼,与丈夫做最后的告别。
随后杨洁的眼睛闭上了,再也没有睁开过。院方全力施救,但还是没能保住杨洁的生命。
杨洁(1929年4月7日—2017年4月15日)
2017年4月15日,杨洁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8岁。
送别杨洁,王崇秋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女儿杨云菲从美国回来,在北京陪伴父亲,直到半年后父亲状态好转,开始主动出门了,女儿才回美国。
这些年来,王崇秋一直在网上与“西游迷”保持联系,很多“西游迷”劝王崇秋将他与杨洁的故事写成文字出版。
2018年,王崇秋的新书《敢问路在何方:我们的西游记》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左起:刘大刚、王崇秋、六小龄童、马德华
为了怀念天堂里的妻子,王崇秋注册了公众号,写了很多怀念杨洁的文章,及拍摄《西游记》的故事。
每年的清明节,王崇秋都会去给杨洁扫墓,讲述《西游记》剧组成员的近况。
2023年清明节,王崇秋给妻子扫墓时,告诉天堂里的杨洁:《西游记》的艺术顾问郑榕老爷子走了,编剧戴英禄走了,化妆师王希钟也走了。你在天堂里还好吗?以后我去天堂里找你,你还认识我吗?
(王崇秋为妻子杨洁扫墓)
(王崇秋与歌唱家李光羲)
王崇秋还告诉天堂里的杨洁:李扬、六小龄童、马德华、仇永力等人,与我一起参加了央视的《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我们一起回忆了你的艺术人生。
王崇秋将这一切写到了公众号里,边写边流泪,文章也感动了无数读者。
2024年清明节,王崇秋去给杨洁扫墓,惊喜地告诉她:我的眼睛在吴大夫的治疗下,视力有了明显恢复,也很少流泪了。我现在也不焦虑了,一个人在北京养老,心情很愉快。我现在每天都要看《西游记》的资料和电视剧,想起我们走过的路。今天我开车出去了,给你买了一束花。
2025年6月,王崇秋已经82岁了,一个人在北京养老。虽然杨洁已经离世8年了,但在王崇秋的心目中,妻子从来没有远离,一直活在他的心里。
王崇秋经常在心里与妻子对话,向她讲述《西游记》剧组成员的情况,讲述自己的生活近况,在公众号里写怀念她的文章。
王崇秋以这种特殊方式,怀念天堂里的爱妻。今生,王崇秋与杨洁还没有爱够,来生他还愿与杨洁做夫妻。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