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旧故麻袋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近几年,“扫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剧没少播。
前有以“反腐”为切入点的《人民的名义》、以“缉毒”为切入点的《破冰行动》,后有大爆出圈的以“悬疑案件”为切入点的《沉默的真相》和以“扫黑”为切入点的《狂飙》。
就目前看,“扫黑”题材,大有“泛滥”趋势,想要再拍出好剧、爆剧,其实挺难的。
所以,当看到《以法之名》被端上来时,说实话,我是不看好的。
没想到真正追剧之后,竟然意外不错,今天就来聊聊它。
以法之名
导演: 傅东育 / 郑世龙
编剧: 傅东育 / 张成功 / 郑世龙/ 傅敏 / 王潮 .
主演: 张译 / 李光洁 / 蒋欣 / 刘佳 / 冯嘉怡
类型: 剧情 / 犯罪
首播: 2025-06-24(中国大陆)
集数: 36
单集片长: 45分钟
*本文有剧透
豆瓣评分7.7,电视剧热门榜第一。
最开始不看好这部剧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想要看懂这部剧,门槛有点高。
与其他“扫黑除恶”题材的切入点不同,它将镜头对准了“公检法”中的“检”,聚焦“司法”,想要看懂里面的门道,还得了解一番司法机关几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二是因为张译.这几年张译主演了太多悬疑、犯罪、扫黑类型的电视剧了,以至于我一看到他,就有些审美疲劳,就好比现在看到雷佳音。
没想到的是,《以法之名》开播即爆。
这部剧首次以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为核心视角,“刀刃向内”,直面政法系统,背后出品方还有最高人民监察院影视中心。
看得出来,野心挺大,绝对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
“检察院第十一部”这个专门调查司法人员犯罪的隐蔽部门,以往极少会在影视作品中被提及,是个神秘的存在,而《以法之名》直接把镜头对准了“十一部”。
如此大的尺度,能过审播出来就值得鼓掌。
剧情也毫不含糊,不藏着掖着,上来就是“重拳出击”。
省检察院第十一部的检察官洪亮(张译饰)向领导提出辞职。
由于十一部情况特殊,专查内部职务犯罪,所以洪亮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十八年,直接把职场人缘干没了。
不仅人见人嫌,还因为“专办自己人”,得罪了不少人。
本想离职后转行国企,赚点钱改善生活,结果倒好,碰到了“硬茬”,检察官这身衣服暂时脱不了了,离职失败,说来就来。
这“硬茬”就是省检察院办了两年才好不容易办下来的“万氏集团涉黑案”(简称:万海案)。
作为特大涉黑案件,东平市人民检察院在开庭这一天还特别请了媒体到现场,公开庭审,以儆效尤。
没想到,被打成“万氏集团黑社会成员”的前万氏集团代理律师张文菁,在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情况下,在法庭上当庭翻供,大声喊冤。
顺着张文菁,庭审现场万海集团的人纷纷站起来喊冤,场面一度失控。
闹这么一出,东平市人民检察院自然是面子上挂不住的,负责“万海案”审查的代理检察长李人骏难辞其咎。
原本以为这个案子结束,他就能把“代理”这两字去掉,转正为检察长,可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
“当庭翻供”引发舆论风险极高,特别是对涉及“扫黑除恶”这类敏感案件,公众会对办案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一旦被媒体大肆报道,势必会影响到检察院的公信力。
对此次事件,东平市政法委书记兰景茗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代理检察长李人骏检讨自己的失误,但说的都是些官话套话,兰书记立马就打断了他,她想听的不是检讨,而且拿出解决方案,她想知道“公检法”三个环节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好戏开场。
东平市公安局局长许言午率先甩锅,说自己这边没有问题,是检察院失职。
东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不愿背下这口锅,强调了开庭前认真研读了案件材料,严格把关,没问题才开庭的,法院不背锅。
那这口锅只能检察院来背了,李人骏不傻,赶紧撇清关系,检察院在这个案子的处理上没有问题。
兰书记一听,好家伙,三方都不复盘追责,都在强调自己的劳苦功高,但问题是为什么最后会会这样?这样下去没有结论,兰书记只好开始总结。
但这个会,可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检讨会,会上谁是狼?谁是人?可真不好说。
而且兰书记问题也很大,虽然她说的都在理,可问题是她先入为主的认定“万海案”里的万海集团就是黑社会,也没让重新审查,只是一味强调要尽快把这个案子坐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万海案”出了岔子,另一边出了更严重的案件,之前负责“万海案”的东平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乔振兴疑似自杀。
张文菁当庭翻供,乔振兴突然自杀,怎么看,这“万海案”背后都不简单。
涉案的李人骏和突然身亡的乔振兴都是洪亮昔日的同学,大学期间三人是室友,拥有同样的抱负,特别要好。
洪亮自认对他们两个非常了解,如今,一个被举报,一个离奇死亡,内心万分挣扎,同样可见“万海案”是一个深潭,越往下,越黑暗。
原本打算离职的洪亮,这一次,可算是彻底走不了了。
由“万海案”牵出东平市检察院的“狼人杀”,可以看出,不仅东平司法体系中有“保护伞”,整个东平市政府班子更是已经黑到没边了,渗透了各个部门……
看《以法之名》,你得提起“十二分”警惕度,每一句台词都是话中有话,每一场群像戏都是“有话要说”的拆解。
此外,这部剧的戏台能搭起来,在剧本好的基础上,演员选的也很棒,演技派扎堆。
不仅有刚刚拿了白玉兰最佳女配的蒋欣,还有张译、李光洁、丁勇岱、杨烁、王劲松、刘佳……还有《狂飙》里的老熟人:郝平、赵梓冲。
总体看下来,张译、蒋欣这次算是在舒适区了,和以往的正向角色一致,正义、重感情。
郝平坏得不像演的,眼神到肢体语言都很到位;李光洁这次亦正亦邪的角色算是被他演活了,没想到李光洁还有这样的一面,角色把控能力很强。
自打2018年启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真实案例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但现实比影视剧可残酷多了,就像张文菁出狱时说的,“迟到的正义不叫正义,那顶多算真相”。
黑恶势力之所以猖獗,是因为他们背后的保护伞可以只手遮天,这些人,难查、难办,吃尽了权力的红利。
剧中律师因履职被打成黑社会、保护伞能安排人进监狱当面威胁、整个司法环节都可能被渗透操控……让人脊背发凉。
《以法之名》的尺度,目前看是国产剧里前所未有的,特别是里面每一个“狼人”,放现实生活中都能让你绝望。
这几个人伸出一只手,都能让普通人这辈子暗无天日,他们捏造冤假错案的手段说不上高明,但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堤坝,“刀刃向内”是守护堤坝的基石,是让司法体系中的每一个人对权力永存警惕与约束。
只有杜绝权力的真空,才能将滋生的恶的火苗掐灭在摇篮里。
在国家、社会这个层面上,《以法之名》存在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电视剧本身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