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坞5》的最新两期可谓精彩纷呈,主要是因为“短剧”与“唱歌”这两种形式给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前,所有人都显得有些无所事事,而短剧竞赛和歌唱评比的加入,让每位参与者都可以展现自己的魅力,确实看点增多了许多。
不过,尽管好看,我总觉得现在的桃花坞跟我心中的那种“理想化”生活有些偏离。我所理解的桃花坞本应该是一个充满幻想和可能性的地方,偶尔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冲突,坞民们也能时不时地冒出奇思妙想,展现不同寻常的“乌托邦”项目,而“短剧”和“唱歌”的形态却似乎让它失去了这种特质。
短剧评比的模式与《演员请就位》《无限超越班》等综艺节目类似,把参与者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创作和拍摄。这一形式是仁科提出来的,由于他们之前拍摄的微电影值得称道,导致当时并没有太多负面声音。
然而,最近几期的“哥哥姐姐好嗓门”比赛,难道不就是把“浪姐”和“好声音”的模式拿来抄袭吗?甚至还新增了说唱小考,完全是把各种综艺元素混搭在一起。尽管这一季请来了不少曾参加过《浪姐》的嘉宾,汪峰也在“好声音”中担任导师,但这样的搞笑比赛乍一看虽有趣,却显得极其缺乏新意。
这一季难道就没有什么新颖的形式吗?新加入的坞民们,要么只是效仿过去的模式,要么是借鉴他人综艺的套路,或者干脆就是在炒冷饭。那么,这档节目还有继续进行的意义吗?
更有甚者,现在的坞民们主动思考新形态的意愿明显不足,大多都是节目组安排的活动和游戏,只要赢了游戏就能获得桃花币的奖励,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的惰性。既然如此,那“桃花坞”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桃花坞”的初衷已经被导演遗忘了吗?
我记忆中的桃花坞是一个具有完整业态链的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脱节。这里的坞民们可以抛去原有的身份,变身为创造者,提出各种大胆的想法。就像仁科想要在桃花坞造飞机那样,虽然现实中飞机屡见不鲜,但在这个世界里,飞行是新奇之物,一旦桃花坞的飞机腾空而起,这个地方也最终能和现实世界并存。
还有蔡文静、辛云来、周翊然、欧阳娣娣等人,他们能够创造出属于桃花坞的独特世界。比如,蔡文静与辛云来“结婚”,周翊然和欧阳娣娣“谈恋爱”,仁科成为公司的总裁,李嘉琦转身成为巨星。只要勇于想象,做出不同于现实的创作,必定会有不少看点。
可惜,曾经那些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坞民已不再,离开了桃花坞。而现在的桃花坞外表繁华,实则宛如一片废墟,早已失去了其最初的意义。李雪琴、李嘉琦与徐志胜等人或许也意识到了“桃花坞”这个小世界已无法挽回,因此干脆选择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也不再提650,而是纷纷宣传自己其他的综艺。
如今的“桃花坞”已不再是昔日的桃花坞,如果节目策划毫无创意,且不停模仿其他综艺,那不如索性停办,实在是对这个优秀IP的浪费。
你认为《五十公里桃花坞5》和前几季有何不同呢?欢迎在文末留言评论哦!本文由娱叹原创,若喜欢我的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并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