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先生离世,虽已是九十四高龄,但此刻,他的离去,让人感到一阵剧痛,仿佛是拧紧了心弦。安葬仪式按照古老而庄重的传统进行,莫名地增加了这种离别的神秘感。天津的居民们皆眼见着那浩浩荡荡的送别队伍,临近出殡,依旧遵循着在当地流传的习俗,向已逝者默默送行。
送别的队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杨议手持鲜花,捧着祭品,低头沉浸在悲痛之中,表情满是哀伤。而其妻子梦真则静静地来到现场,却并未与杨议一同并肩同行。人们不得不感叹,尽管身处重大的时刻,梦真始终在为杨议维护着形象。当网友们指责杨议的兄弟们对老人的过度消费时,梦真毫不犹豫地捍卫着他,言语坚定至极:“老杨并非恶人。”
或许是相声界的传统,不仅延续着戏曲的风采,还难免保留了那些江湖的规矩。追悼会上场面热闹,仿佛置身于一场如梦似幻的真人秀,热潮澎湃。老爷子的壮丽告别中,儿子们请来僧人诵经超度。然而,那些神秘的高僧,个个手腕上名表闪烁,头上发丝飞舞,让人不禁对他们的专业素养产生疑问。在灵前,杨少华慈祥的遗像旁,小儿子杨议带着众人敲锣打鼓,将父亲送往最后的旅途。
围观的人群中,杨议却似乎无悲无喜。或许是因伤感过度,灵堂内的他在瞬间几乎晕厥,被几位健壮的朋友抬了出去。然而,尽管被人托举,杨议的脖子却如杨柳般笔挺,昂首阔步,鬓发不乱。这一幕,笼罩着一丝荒诞与滑稽。
与此同时,妻子梦真则戴着墨镜抵达,旁边的妯娌们汇聚一堂,有说有笑,仿佛是在举行一场欢聚的庆典。义子杨进明也参与其中,尽管曾与杨少华和杨议关系紧张,二十年未见,终于在父亲去世之后,旧怨似乎烟消云散。看到杨进明与杨议并肩坐在一起,杨老爷子在天之灵,或许应感欣慰。
与杨少华交情深厚的汪洋,已知此君五十载,百感交集,灵前泪流满面。“你走那天,我定会痛哭一场。”他带着无尽的怀念,感慨万千,“杨爷,下辈子可不要再说相声了!”汪洋抓住李家老大的手,双目含泪,言道:“忍辱负重,辛苦养活你们一家子。”他总结杨少华一生的两句话铿锵有力:负重养家一辈子,忍辱欢笑一生情。老大附和道,有了您这一句话,我父亲这辈子也算值得了。
汪洋刚抵达灵堂,见老友遗像便不由自主地哽咽出声:“受苦了一辈子,下辈子可要过得更好!”然而,理应是喜丧的杨老爷子,这样的场面,无论是谁见了,内心都难免不适。
人生如戏,戏更如人生。然生活中的一切,不应被过度演绎,而应铭记那份真实的情感。让我们在这追悼的时刻,怀念杨少华的才华与人品,愿他的灵魂在冥冥中得到安息,并愿我们都能在未来的人生中,塑造出更加真诚和善的自己,为生活的每个细节注入更多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