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和他的朋友》第二季开播后,几乎没有引起太多关注。明明第一季还算有点热度,怎么到这一季,连讨论的人都少了?是观众的口味变了,还是节目本身的问题?其实,这档综艺的“凉”并非偶然,而是三大硬伤叠加的结果。
### 没有新鲜感,开局就注定失利
《喜剧之王》为什么能大火?答案很简单:周星驰的喜剧神话和经典IP的加持,让观众自然“买账”。反观《脱口秀和ta的朋友》,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李诞。可惜,李诞因为一些争议事件几乎隐退,结果节目连自己的“招牌”都没能保住。
李诞是笑果文化的核心人物,也是《脱口秀大会》的灵魂。他的幽默风格和控场能力本是节目的一大亮点,但在这档新综艺里,他几乎没怎么出镜。而且,像王建国等老牌选手纷纷转投竞品节目,直接导致《脱口秀和ta的朋友》变成了无主之地。
脱口秀市场的观众本就有限,再加上《喜剧之王》挖走了一批核心演员,《脱口秀和ta的朋友》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就像是一家餐馆,招牌菜被别人拿走了,剩下的菜既不惊艳,顾客自然也不愿再光顾。
罗永浩也曾说过:“这一季的舞台确实更酷了,看起来更有钱了,但却失去了原本的感觉!”
### 老面孔走了,新人不出彩
庞博、王建国、呼兰这些“老面孔”是节目曾经的支柱,也是观众追看节目的理由。可是第二季里,他们的身影要么减少,要么直接去了别的节目。剩下的何广智、徐志胜虽然还在,但光靠他们几个人,根本撑不起整季的看点。
脱口秀最重要的是新鲜感,但第二季的新人表现平平。段子不够炸,表演也没那么流畅,观众看完后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记不住。相比之下,《喜剧之王》的新人至少能给观众带来几分惊喜,而这边的新人,真的是连及格线都勉强。
一档综艺如果要长久发展,就得不断培养新人。但《脱口秀和ta的朋友》第二季依旧依赖老面孔撑场,新人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结果就是,一旦老选手状态不佳,整期节目就会“崩塌”,观众也开始失去耐心。
### 领笑员点评太干
鲁豫的点评专业吗?确实专业。但观众看脱口秀是为了笑,而不是为了听一场语言艺术课。每次她一本正经地拆解段子,反而让现场气氛变得冷场。而其他领笑员只能附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点评环节常常显得尴尬无比。
李宇春在领笑员席上的存在感几乎为零,点评也毫无亮点。大张伟倒是想搞笑,但他的无厘头风格和脱口秀节奏完全不搭,经常和观众尬聊到让人直想“掩面而笑”。即便他在多届脱口秀节目中担任嘉宾,依然显得非常勉强。
罗永浩算是领笑员里唯一合格的,他本身有脱口秀经验,点评时也能带点幽默感。但其他几位的表现实在太差,导致整个点评环节变成了节目最大的“拖后腿”环节。归根结底,李诞的缺席,缺少了笑点的保障,使得节目更显“尴尬”。
### 没有核心人物,阵容再强也显得零散
没有核心人物的镇场,再强的阵容也容易显得松散。老选手纷纷离开,新人又不够出彩,最终让节目陷入了老梗反复用的局面。观众看久了,肯定也会觉得乏味。没有噱头、没有人才、没有笑点,三无产品,观众怎么可能愿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