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手握优渥资源,作为星二代,却遭遇全网抵制,引发众怒,连不少女明星都对她敬而远之,网友纷纷感叹:明明一手好牌,竟然打得一塌糊涂!
如今娱乐圈中,星二代已成常见现象。有些星二代凭借自身实力和职业素养,成功扭转了外界的偏见;但也有一部分,却把缺乏教养当成“个性”,不断挑战公众的底线,结果被群嘲无数。
这档名为《让我来唱》的节目,按理说,舞台的主角应是歌声,但当张可盈一出现,观众的注意力却迅速从音乐转移到了她身上。
评委蔡国庆像个热情的主持人,兴奋地向大家介绍:“各位,这是凯丽姐的女儿!”话音未落,胡彦斌和萧亚轩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且客套,而与张凯丽同龄的女明星们,更是流露出几分“看在老友份上”的温柔。这一身份,等于拿到了一张隐形的VIP通行证。
聪明人都明白,这意味着她会获得更多宽容,但遗憾的是,她却把这份宽容当成了理所当然。蔡国庆刚刚语重心长地提醒她:“作为星二代,你将被放大镜般审视,一定要争气。”然而,她却迅速把这番良言抛之脑后,毫无行动。
比赛里,为了营造“同甘共苦”的氛围,节目组安排了集体宿舍。条件朴素,几张铁架床,白墙水泥地,宛如大学宿舍一般。
其他选手对此习以为常,有人还自备床单,乐意融入集体生活。可一旦镜头转到张可盈,情景陡变——她瞪大眼睛,宛若误入贫民窟的公主,不停向导演确认:“我们就住这里?”得到肯定答案后,她的“娇气神经”彻底崩溃。
当场嚎啕大哭,泪水和鼻涕混在一起,嘴里不断念叨“受不了”“这怎么住”,那种委屈仿佛节目组不是请她比赛,而是逼她体验苦难。
这一哭不仅让其他选手的淡定显得尴尬,也令屏幕前的观众炸开了锅。观众看到的已不再是励志选秀,而是一场“公主变形记”。最终,导演组妥协,允许她自行解决住宿问题,这样的特权硬生生被她以眼泪争取而来,而观众对她的好感也随之消散。
如果说住宿风波暴露了她的娇惯,那接下来的导师选择则是彻底的情商灾难。
她目标明确,第一时间锁定了严苛著称的音乐才子胡彦斌。胡彦斌审视她片刻,冷淡地一句“第一轮不考虑”,直接断了她的念头。
被拒后的张可盈面露难以置信,她不甘心,站在原地一再追问,仿佛这个结果违背常理。
旁边的女明星见状,或许是出于对前辈的尊重,或许只是想帮她解围,主动提出:“要不,你来我这边?”
这简直是救场的台阶,任何明智人都会顺势接受,体面地结束尴尬。但张可盈的反应却异于常人——她连看都没看那位女明星一眼,转身对胡彦斌甩出一句堪称娱乐圈“低情商语录”:“你不要我的话,我就去她那了啊!”
空气凝固。她把女明星的好意当成逼迫,仿佛威胁:“你不要我,我就随便找别人。”这份轻蔑和不尊重,明显写在脸上。
女明星脸色急速变冷,收回善意,冷静回应:“既然你没那么积极,我也得重新考虑了。”双重拒绝下,张可盈彻底崩溃,再次当场掩面痛哭,但这一次,没有人同情她。
其实张可盈的履历不差,中戏科班出身,从小在央视艺术团领唱,拿过声乐奖项,还因参演剧集入围金鹰奖。
可这些光环在真人秀的聚光灯下,成了反讽。她的种种表现,让“关系户”的质疑声愈加响亮。
第二轮导师选择时,导师席上沉默无声,无人再敢主动伸手。唯有萧亚轩心软,试探性地建议:“要不要试试唱跳?”张可盈却立即摇头,理由是“气短”,挑三拣四,戏码重演。
连一直庇护她的蔡国庆都忍不住站起来,恨铁不成钢地劝道:“机会给你了,要珍惜!年轻人应该挑战自己。”
女明星补上一句犀利话:“你是演员,拿到任何角色都得演,对吧?那为什么当歌手,就不能试试摇滚?”
这话直击痛点,戳破她所有借口的底牌——她不是不能,而是不愿,只想待在舒适区,被人捧着。最终,这场闹剧以张可盈灰溜溜加入女明星战队收场。
风波过后,张可盈在直播中回应自己的失态,坦言“脑子进水了”,自嘲自己是“泪失停体质”,算是坦诚认错。
这种接地气的态度,让她岌岌可危的路人缘稍稍回暖。有网友感叹,比起那些永远滴水不漏的“完美人设”,会犯错、会道歉的真实感反而更讨喜。
或许,她过于发达的泪腺,对演员来说并非坏事,那是共情力和感受力的体现;但在真人秀里,情商的考验远比演技残酷。
这里没有重来机会,没有预设剧本,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最终拼凑成最真实的你。
张可盈用亲身经历再次证明:活在母亲光环下的“星二代”,想赢得真正尊重,终究得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毕竟,当情商的短板掩盖不了才华的光芒时,再多曝光也只会加速一场华丽坠落。
随着时间推移,这场风波逐渐平息,网络上关于张可盈是否退出节目的讨论仍在,但网友们的立场非常明确——没有真本事,光靠家世背景无法长久立足。
如果张凯丽真心关爱女儿,就应让她沉下心来,踏实学专业,夯实基本功,等实力足够,再重新回到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