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看似唱歌的节目,其实更像是一场关于权力与关系的展现。
2025年6月,《让我来唱》开播后,立刻引起了观众的热烈讨论,但让节目热度飙升的并非选手们的音乐才华,而是其中一个名字——张可盈。
她并非主角,但每一秒的镜头都离不开她;她虽然站在舞台一隅,却总是掌控全场的节奏;她的身份虽非导师,却能让众多导师哑口无言。
有人批评她情绪过于外露,也有不少人直言不讳:节目的组委会几乎成了她的私人领域。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一开口就把张凯丽女儿这一身份亮出来,仿佛在用行动告诉观众:我背后有靠山,你们得让我过。
然而,这里并非家庭聚会,而是一个选秀舞台,依靠情感发泄、制造矛盾,甚至拿亲戚关系当做砝码,能走多远呢?
张可盈刚上台时,蔡国庆便介绍她是张凯丽的女儿。台上的导师们反应各异:胡彦斌挑了挑眉,萧亚轩脸上露出了尴尬的表情,而郝蕾则低头看着提词器,仿佛想回避什么。
接下来,她直接点名只希望进入胡彦斌的战队,其他三位导师的邀请完全无视,仿佛这场比赛她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此举让蔡国庆脸上的笑容僵住,郝蕾嘴角抽搐,萧亚轩更是沉默不语。现场的气氛瞬间凝重,所有人都清楚,她不是来比赛的,而是为了指定自己的战队。
当胡彦斌没有选择她时,她的情绪爆发了:哭泣、控诉、赌气,情感宣泄一触即发。
“那我去郝蕾那好了。”她的话语如同受伤的孩子,顿时让郝蕾的脸色变得极为沉默,只简单说了句:“我考虑一下。”
接下来的节目中,张可盈再次被导师忽视,她再次落泪。
这一次,蔡国庆忍不住了,他站起来走出了导师席,直奔后台。现场一片寂静,工作人员慌了手脚,制片人紧急出面,经过长达20分钟的协调,蔡国庆才重新回到现场。
回到点评时,蔡国庆已不再微笑,语速极快,明显急于结束这场尴尬的局面。此时,网友的弹幕刷屏:蔡老师已经被气疯了。
节目播出后,社交平台上传出一段疑似张凯丽的录音,声音中平静地说:“她心理比较脆弱,要多照顾。”随即,她还补充了一句令人不快的话:“她不是普通选手。”
这一句话,直接点燃了观众对节目组公平公正性的大疑问。节目组虽然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录音,但他们的声明却是:“每位选手我们都公平对待。”
然而,观众显然不会这么轻易相信。很多选手私下透露,张可盈在节目中的待遇异常优越:她住酒店不扣分,迟到一分钟的其他选手却会被严厉点名;她有专门的化妆间,而其他人则要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节目组原本安排所有选手住统一宿舍,但张可盈仅仅因一眼扫过宿舍、抱怨几句,就在后台痛哭流涕,要求改变安排。节目组临时调整规则,允许她自行选择住宿,而这在表面上看似人性化,实则完全为她量身定制。
虽然其他选手表面接受,但内心却充满了愤慨。一位选手私下直言:“她就像是带着VIP卡来,我们在拼命,她在度假。”
时间推移,导师们的态度也逐渐冷淡。郝蕾不再配合情绪,直接只点评她的唱功:“情绪我们不谈,唱得不稳。”萧亚轩也不再笑,胡彦斌则少言寡语,整个导师席弥漫着冰冷的气氛。
节目最初时,豆瓣评分还在7分以上,但到6月底时,评分已经降到4.8,观众们的批评愈加尖锐:“这不是音乐节目,而是情绪管理课。”
甚至广告商也开始警觉,传言有三家品牌撤资,原本计划上线的纪录片也被搁置。
随着张可盈的种种表现,网友们不禁联想到她的母亲——张凯丽。母亲曾因《花儿与少年》中的换锅事件、《奔跑吧兄弟》上对王祖蓝的举动以及宿舍里忘关煤气等事被热议,展现出的正是那种“我说了算”的态度,而如今张可盈正继承了这一点。
她的情绪波动、说话的语气,无一不让人联想到母亲张凯丽。曾是观众心中的“国民亲情代表”的母女,如今却因一档节目陷入了争议的漩涡。
张可盈的争议远不止一场节目那么简单,它揭示了娱乐圈背后深藏的权力与关系,也让人看到了规则在现实面前的脆弱。
你可以有背景,但不能让它成为你的免死金牌;你可以有情绪,但不能用它来控制一切。观众并非傻子,他们能分辨出谁是在唱歌,谁是在演戏,谁是在搞事。
情绪也许能引起一时的关注,但它无法获得长久的尊重。最终,舞台上能真正打动人心的,永远是作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