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在内娱的地位,似乎在这七八年间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脱口秀大会》到《吐槽大会》,再到《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以及《喜剧之王单口季》,它究竟是成了某些人进入娱乐圈的跳板,还是为他们积累财富的源泉?呼兰的一句话或许揭示了其中的玄机。
他巧妙地将现状比喻成了《浪姐》与《披哥》这类节目。每一季办完,都会帮助一些艺人迅速提升名气,带来一波影视资源和通告。然而,对于脱口秀出身的演员而言,即便历经重重考验最终站上冠军领奖台,归来依然如同素人。这一番话深刻道出了脱口秀行业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呼兰便是这一点的活生生例子。当年,他凭借《脱口秀大会5》的冠军,曾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达到了顶峰,接下来资源和通告将如潮水般涌来。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如今脱口秀已办到第八年,呼兰依旧在第一轮突围赛中与毛豆拼得不可开交。说到这一点,他自己都不禁觉得荒谬可笑。
提到从脱口秀平台成功实现阶级跨越的演员,庞博、王勉、周奇墨和呼兰显然并不在列。真正能从《脱口秀大会》这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反倒是一些名次并不突出、但凭借持续努力和独特魅力打破天花板的演员。比如,第三季和第四季分别获得第四名的李雪琴和徐志胜,他们的星途可谓是后发制人。
李雪琴的资源,不得不说非常抢眼。首先,她常驻的综艺节目就有三个,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芒果台的《你好!星期六》。节目有何炅老师坐镇,稳固的主持阵容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背书,而李雪琴也凭借其独特的才华和高智商,在节目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她和毛不易合作的鹅厂真人秀《毛雪汪》也大获成功。节目的影响力逐年上升,嘉宾阵容越来越强大,赞助商也越来越有分量,可见李雪琴在综艺圈的分量非同一般。
除此之外,《五十公里桃花坞》也是她的常驻节目。尽管节目早期因热度飙升而引发热议,但在经历过一些跌宕起伏后,李雪琴依旧稳居常驻嘉宾位置,并未被节目的波动所影响。
在其他女性类综艺方面,李雪琴的出镜率也非常高。像《女子推理社第二季》以及即将播出的《姐姐妹妹抓娃娃》等节目,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这些节目涵盖了不同的领域和风格,进一步拓宽了李雪琴的职业版图。
影视资源方面,虽然李雪琴并非科班出身,但她依然凭借几部作品获得了广泛关注。例如,在贾玲导演的《热辣滚烫》中,李雪琴与乔杉饰演的情侣角色成了经典爆笑名场面。而在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中,李雪琴与任素汐的搭档也获得了好评,甚至拿下了“年度新锐演员”奖项。
如果你去搜索李雪琴的作品页面,除了可以看到已经播出的节目,待播的新综艺和影视剧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从这些资源的分布来看,李雪琴的“阶级跨越”几乎可以说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相比之下,徐志胜的星途显得较为平淡。虽然他常驻的综艺节目包括《萌探探探案》和《五十公里桃花坞》,但与李雪琴不同的是,他的这些节目并没有带来显著的突破。除了这些,徐志胜的综艺资源几乎全是飞行嘉宾的身份,而且也未曾在某些节目中引起足够的轰动效应。
当年在《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徐志胜凭借其特有的山东口音以及与鹿晗有关的梗“吾与鹿晗孰美”迅速在娱乐圈掀起了一阵风波。那时,徐志胜的“逗号刘海”成了他的标志性符号,曾一度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之而来的综艺发展并不如意。即便与黄子韬、汪苏泷等人合作,鹅厂也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团建不能停》这样的真人秀,但这类节目相比《五十公里桃花坞》,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观众反响,都显得乏善可陈。说白了,这不过是《桃花坞》的低配版,受众群体十分有限。
在影视方面,虽然徐志胜也有参与过《庆余年2》,但这个角色仅仅是群演,几句台词也没能改变观众的看法。剧集本身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而徐志胜由于口音问题与台词不清,导致许多观众对他产生了反感,认为他“戏不行,长得更不行”。
更令人尴尬的是,徐志胜主演的《侠客行不通》被评论为“台词功底太差,毫无人物情感”,不少网友直言这部剧完全是“捞流量”。也正因为如此,徐志胜的影视资源几乎没有后续,未来的作品在观众中也难以找到存在感。
在这样的境地下,徐志胜甚至重新回到了《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这类节目,重新以选手身份登场。这是因为他的影视资源几乎已经走到尽头,参加脱口秀节目既能增加曝光度,又能延续他在综艺中的存在感。
相较之下,李雪琴则显得更加高效和聪明。从一开始就通过公关团队精准操作,利用脱口秀为自己打开了更大的资源之门,迅速跳出脱口秀圈,进入更高级别的资源合作。事实证明,这种规划非常明智。相比之下,那些如王勉、庞博、杨笠和王建国等人,逐渐淡出观众视线的例子,也揭示了脱口秀圈的瓶颈。
总的来说,脱口秀的未来,若仍停留在如今“对立拉踩”“吐槽家庭”的低级别套路上,恐怕很难在内娱中立足。希望这个行业能够更注重内容的打磨,才不至于在娱乐圈中逐渐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