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人享受着国内发展的红利,却转头吹嘘国外“空气香甜”。
就在7月15日,有一位知名女导演发布的视频,引发了热议。
她在欧洲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因为在这里她才看到年轻人最该有的青春模样。
而中国大学生却不懂生活,对比太鲜明。
这位女导演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她是太清醒还是太崇洋媚外吗?
社会上有一种很奇异的现象,在国内有一些喜欢各种批评。
但是只要他们到了国外就会彻底改变,不仅不批评了还学会的赞扬。
外国不管什么都好,就连空气都十分新鲜……
网友管这种人叫“大殖子”,借此讽刺这些人崇洋媚外。
这些人其实非常可恨,在祖国出生和成长,结果只会吹嘘国外。
就有这么一位著名女导演去欧洲之后,提出自己在那里洲受刺激了。
这位知名女导演名叫王潮歌,她主要是导演一些舞台剧和实景剧。
比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只有爱·戏剧幻城》等等。
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她也导演之一,在业界非常有名气。
6月末的时候,王潮歌前往德国,去参观了当地的不少景点。
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来到欧洲,曾在90年代的时候来过一次。
但是到现在这里还很能触动她,让她感觉很激动。
而且她还提出一个观点:“去欧洲,不能叫度假,而只能是采风和学习”。
随后她讲述了当时参观的经历,那次看了卢浮宫、艾尔非铁塔等等。
这些景点都没能刺激到她的内向,直到夜幕降临她看到一个居民楼。
瞬间让她泪流满面,因为她感觉陌生、感到手足无措,要学习。
看来一个从事和艺术有关的人,心思总是比较细腻,更爱感触。
然而这次欧洲之行刺激到王朝歌导演的,可不是因为这些。
而是她在路上看到欧洲年轻人的模样,感觉那是“最该有的青春模样”。
王潮歌导演表示她看到这里的年轻人。
最先感受的是一股青春,一股热浪。
为了证明这一点,她还举了两个亲眼所见的例子。
一个是欧洲姑娘穿得很少,比如清凉吊带裙。
她们毫不吝啬地展示着自己健康的小麦色肌肤。
还不介意自己的皮肤被太阳晒到。
阳光洒在她们的身上,让毫毛都散发着光。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们走在街上还很自信,敢放声大笑。
她们笑得时候会露出嘴里的牙齿,不会考虑到好不好看。
更不会考虑这会不会让自己的脸上长皱纹。
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只是走在她们身边都能感受到。
欧洲女孩子们十分青春自信,男孩们却是另一幅模样。
欧洲男生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他们拥有高大的身材和健壮的体格。
然而当他们与人交谈时,却常常表现出令人意外的羞涩。
说话时会不自觉地脸红,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未经世事的纯真。
王朝歌这样评价欧洲年轻人,认为他们“青春干净而向上”;
他们的性格通常比较直率,说话做事都直来直去。
总是充满活力,很少表现出忧郁或沉闷的状态。
最让王朝歌感慨的是“他们又能力低头看书,也有能力抬头微笑”。
然而这种能力在中国的年轻人身上看不到,尤其是大学生。
在她看来中国的大学生把空余时间用来打工赚钱了。
但是欧洲大学生却不会这样,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的确国内的压力很大,小的时候要努力学习,大的时候努力奋斗。
似乎在我们的一身中,无时无刻地都在卷。
其实这么做很累,但是为了生活又不敢停下。
然而欧洲人真的这么轻松,而我们的年轻人就没活力吗?
从网友的评论来看,大家对王潮歌的说法并不是买账。
王潮歌导演发出去之后,引来不少网友的评论。
有少部分支持她的这种说法,觉得她说的内容是现实。
现在的学业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都看不到学生脸上的笑脸。
但是也有不认同的,认为王导演说的太片面。
这些人认为我们的年轻人有压力,但是也不缺乏朝气。
王导演只看到了一些人是这样样子,就以偏概全。
比如前一段贵州发生水灾,不少年轻人都加入到了救灾行列。
一位年轻不大的小女孩,拿着铁锹清理借到,毫不顾忌泥土。
而参与救灾的人民子弟兵们,他们有的也才刚成年。
但是为了不敢流血流汗,坚持为人民服务。
还有今年的那张“最特殊的毕业照”。
一个初中班级的学生,为了让生重病的同学拍上毕业照。
大家不惜从学校搬着凳子走到医院,不给同学留遗憾。
面对这些年轻人,怎么忍心说出他们没青春活力?
而且有网友提出我们和欧洲的情况不一样。
他们已经发展几百年,我们才70多年。
王导演是只看看人家吃肉,却不问肉从哪里来。
欧洲靠着大航海以及殖民侵略积攒了财富资本。
这才有了他们的之后的发展,高福利让欧洲人生活轻松。
然而高福利现在带给欧洲的已经是危机了。
有的国家财政负担大,陷入了到了财政危机,被迫延迟退休等等。
而且欧洲国家的年轻人素质也没多高。
比如英国人就当街大小便,街上垃圾成片,臭味冲天。
还有现在的欧洲小偷遍地,有的国家还大麻合法化。
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不深入就做出如此的总结。
反观我们从一无所有到今天走在世界前沿,靠得就是“卷”。
如果老一辈不“卷”的话,我们如今的生活环境可能还很落后。
而新一辈的年轻人只会享乐的话,未来不会长久。
有一位家长说的非常好,在他看来现在的小孩子很有国家自信。
他有一次给女儿吃进口的西梅,说“进口的西梅很甜”。
结果女儿反驳他,说不是因为进口才甜,而因为它甜才进口。
这让这位父亲如醍醐灌顶,老一辈的人还有“外国好”的想法。
的确在以前外国货就代表品质好,新一代的小孩就没有这种想法。
他们会称赞外国的东西好,但是也会肯定我们自己的东西也好。
这才是我们看世界该有的态度,看到国外好的我们可以赞扬。
看我们不好的可以批评,但是也要夸赞我们好的地方。
不能老用放大镜找自己的缺点,要对自己的国家有自信。
王导演说这番话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鼓励现在年轻人更阳光一些。
因为她建议年轻人去享受青春和生活。
但是不能在夸奖欧洲年轻人的同时,就踩本国年轻人一脚。
现在再查看她的账号,这条视频已经被删除。
大家觉得王导演说的有道理吗?欧洲年轻人真的最有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