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厅9》目前已经播出了两期,第一期的观感令人颇感压抑。节目组安排合伙人们前往非洲当地的一家餐厅打工,辛勤劳作了一整天,却一分钱报酬都没拿到。作为店长的黄晓明虽然心里不舒服,却也不好意思去向老板讨要工资,反而是林大厨和丁禹兮相对靠谱,经过一番反复交涉,最终才从老板那里讨到一个碗作为“报酬”。
原本以为第二期的情况会有所好转,结果依然令人闷闷不乐。事实上,他们的启动资金并不算少,总计有96500迪拉姆,餐具大部分是从一位中国朋友那里借来的,锅碗瓢盆等基本用具花费也不多。然而,团队成员的情绪却异常低落,而这种消极氛围的根源,似乎都与沈月密不可分。她频频抱怨,给整个团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沈月在节目中的表现充满了负能量。她被推选为财务负责人后,便开始严控开支。以往几季的财务通常懂得如何合理控制成本,但沈月管理财务时却显得愁眉苦脸,缺乏对具体物价的计算,只是机械地要求大家节省开支。
以他们在餐馆内的用餐为例,所有人都欢天喜地地点了丰盛的菜肴。这家餐厅是由一位中国朋友经营,也因此借来了不少餐具,花费稍微多点其实无妨。然而,沈月却对大家点的菜觉得有些“超标”,立即叫停自己不再点菜,显得格外节俭,仿佛别人都在挥霍,而她自己才是节省的典范。
录制综艺节目讲究的是效果和话题,黄晓明当然清楚这些菜肴未必都能吃完,但为了节目效果,制造一些亮点和讨论点是必不可少的。
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黄晓明对资金问题并不担忧,反倒是沈月的过度忧虑带来了一丝扫兴。更何况,这些支出最终都会在餐厅正式营业时通过经营收入得到回补,提前焦虑实属多余。
再说超市购买餐具的情景。林大厨直接奔向厨具区,沈月担心他会花光预算,便拉着丁禹兮一起“监工”。丁禹兮作为中间人,尽力劝说林大厨少买些东西。在是否购买四个汤锅的问题上,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妥协买了三个。
作为财务负责人,沈月本应是成本控制的核心人物,但她似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她没有对物价进行比较,脑中也没有明确预算,反而把所有具体采购任务都交给了丁禹兮。后续采购基本由丁禹兮和林大厨主导,沈月则多半在一旁坐着。
此外,沈月经常抱怨疲惫和辛苦。开餐厅本就不易,特别是在异国他乡经营中餐馆,心理压力更大。但即便内心不满,也不该把消极情绪带给团队。黄晓明、林大厨和姜妍年龄都比她大,虽然同样劳累,却依旧积极忙碌,而沈月的持续抱怨无疑给团队增添了负能量。黄晓明和姜妍多次尝试安慰她,却收效甚微。
作为《中餐厅》的忠实观众,我看过许多季,历届节目初期总有波折和困难,非洲季的挑战尤为严峻,但绝不能因此气馁。餐厅还未正式开张就满脸愁容,若心态就此崩塌,后续想要成功几乎不可能。
克服困难,首先要保持积极心态。困难刚刚开始,心态若垮了,任何事都难以顺利推进。这一季的《中餐厅》似乎缺少一位能活跃气氛的人。相比之下,沈月在其他综艺中显得活泼开朗,但在《中餐厅9》里,她传递出的负面情绪让观众感到忧心。综艺的本质是带给观众欢乐,沈月应当向前几季的杨紫、虞书欣、赵丽颖等人学习,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样才能让节目和观众都更加愉快。
你觉得沈月在《中餐厅9》中的表现如何?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本文由娱叹原创,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并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