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首《年轮》,张碧晨与汪苏泷闹翻了,双方粉丝在网上互撕,场面变得不太体面。
不过从舆论趋势来看,大多数声音是在吐槽张碧晨的双商太低:明明汪苏泷只是正常回应,她非要插一脚,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尴尬。更糟糕的是,汪苏泷直接收回了《年轮》的版权,使得张碧晨彻底失去了翻唱的机会。
随后,张碧晨工作室发文宣布“告别《年轮》”,引发群嘲。有网友调侃她这是“争不过就要挽尊”,与“我能上清华,却不去”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人戏称她这是“惯用‘去父留子’的套路”,一时间口碑一片低迷。
反观汪苏泷则获得了“体面”标签,事后他还在演唱会上献唱《年轮》,并借谐音梗“身正不怕影子歪”巧妙回应,成为这场风波的最大赢家。
但娱乐圈的风向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就在事件发酵后,有网友扒出了具体的时间线,认为张碧晨其实很无辜,而汪苏泷则显得“阴谋”味十足。
事情的起因可追溯到四年前一段旺仔小乔的评论,她曾表示“只承认张碧晨是唯一的原创”。随后,汪苏泷方面在午夜时分收回了《年轮》的版权,经查询确认这是双原创。而张碧晨在次日凌晨2点回应,坚称自己签约时只说过“唯一原唱”,没有提及多版演唱。事后,汪苏泷方面又宣称“是双原唱”。
站在张碧晨的立场,她的理解是签约时曾明确说过自己是唯一原唱,也凭借这首歌走红。她曾感谢汪苏泷让自己唱出这首歌,表现出感恩之心。而旺仔小乔的一番话引发争议,汪苏泷突然收回版权,自然让张碧晨不得不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然而,部分汪苏泷粉丝篡改时间线,声称“张碧晨回应后,汪苏泷才收回版权”,这导致舆论一边倒,张碧晨的口碑受到重挫,汪苏泷则被塑造成“体面人”。
如今,张碧晨的评论区已沦陷,事件甚至牵扯到华晨宇。很多粉丝开始同情华晨宇,觉得他被告知有个孩子后,愿意承担责任,却最终“被卖惨”,显得无辜。与此同时,一部分黑粉也在大肆攻击张碧晨,要求还她青史——“还清白给华晨宇”。
随着时间线逐渐被扒出,许多人纷纷斥责汪苏泷太“阴险”,善于利用舆论操控。相反,张碧晨这次“被倒置黑白”,令人倍感冤枉。
其实,娱乐圈的风波常常是“罗生门”:真相在被舆论裹挟的漩涡中反复被扭曲。一瞬间还是“体面赢家”,下一秒可能就变成“操纵舆论的幕后黑手”;曾被人群嘲低智商的“受害者”,转瞬又成了“无辜蒙冤”的受害者。粉丝的互撕、时间线的纷争,甚至连一些往事旧事都被翻出来拉扯,无辜者陷入尘埃。
最终,谁是谁非已难辨别,只剩一片鸡毛。也再一次证明了娱乐圈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不停歇的流量争夺与舆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