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料到娱乐圈的友谊竟如此脆弱,仅仅因为旺仔小乔的一句话,张碧晨与汪苏泷的关系就破裂了,多年的友情和面子顿时化为乌有。
事后,汪苏泷一方或许也觉得闹得太难堪,便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纷扰止于今夜”。然而,对于张碧晨来说,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
有一位国外网友发现,在某音乐平台上,张碧晨的《年轮》已经变成灰色状态。这一发现瞬间引发网友热议:张碧晨不是曾声称自己拥有“全球永久演唱权”吗?为何海外区域突然下架?这打脸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业内专家也表达了看法。北京斐普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晓宇指出,一首歌可以存在多重身份——如原唱、翻唱、双原唱等。这只是公众对某位歌手演绎某首作品的认知,并不能代表其拥有相关的所有权益。
业内的声音已非常明确:无论张碧晨是首唱还是原唱,都不能单方面声称拥有这首歌的全部权益。网友们还用《甄嬛传》的剧情比喻这场风波,更是通俗易懂:就像甄嬛为了保护胧月,将其托付敬妃抚养,但敬妃私心作祟,想要成为胧月“唯一的娘”。若甄嬛一怒之下夺回胧月,敬妃就只能哭泣。
现实中,敬妃养了胧月多年,却企图独占,而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年轮》的版权争夺上。有人说,张碧晨的“对手”汪苏泷与之合作多年,早已图谋将这首歌据为己有。结果,汪苏泷动了“收回版权”的念头,而张碧晨对此则一度声称“签署时未被通知”,只认自己是“唯一原唱”。然而,汪苏泷粉丝却反向颠倒时间线,成功占据了舆论的高点。
如果真是这样,网友们不免会吐槽:汪苏泷太计较,小题大做。而张碧晨什么都没说,他仅仅因为旺仔小乔多年前的一句话就“破防”,结果反而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有人更建议汪苏泷应该向前辈张学友学习。回想当年的《离人》,原唱是张学友,林志炫在《我是歌手》中翻唱那首歌大获成功。虽然林志炫的最终版本被广泛认可,但早在80年代末,他便曾将这首歌试唱,并在多次公开演出中演绎,而张学友始终保持包容。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不后悔》:原唱是林志颖,后由郑源翻唱,红遍大江南北。很多人误以为郑源是原唱,但实际上,林志颖从未反对过郑源的演绎——这正体现出成熟的格局与胸怀。
综上所述,娱乐圈的友谊往往因利益纠葛而脆弱不堪。张碧晨与汪苏泷的《年轮》争议只是缩影:在版权归属问题上,所谓“永久演唱权”在海外下架事件中瞬间露出真相——原唱不等于权益拥有者。与张学友对林志炫翻唱的包容、林志颖对郑源的释然相比,当前的风波中,格局和情谊都成为了牺牲品。在舆论攻防的博弈中,体面与友情都遭受了考验,难以两全。
下一篇:郑州怎么成了“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