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厂推出的《一饭封神》自播出之日起,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仿佛一场浩大的风暴,将人们的视线牢牢吸引。而这一切的源头,正是韩剧粉丝的质疑声,他们指责《一饭封神》抄袭了韩国综艺《黑白大厨》。这样的争议,从“究竟是抄袭还是购买了版权”的讨论,最终演变成奈飞韩国的官方声明:“未曾售出版权”,一纸声明如同一根钉子,将《一饭封神》的名声钉在了耻辱柱上。
若说《一饭封神》真的抄袭,那么受害最深的,恐怕便是谢霆锋。作为节目中的评委,谢霆锋与“抄袭”本无太大关系,但他身为节目中的“流量担当”,却无可避免地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谢霆锋的金字招牌,其他嘉宾如李诞等人都显得渺小无力,大家都清楚——这档节目的名号本就是靠着谢霆锋的光芒才得以闪耀。而更让人心生疑虑的,是他长期以来自诩为“食神”,不仅经营私房菜,制作《锋味》,更拍摄了无数以美食为主题的节目。谢霆锋那身“会做会吃”的食神形象,早已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
可笑的是,谢霆锋曾言:“我讨厌抄袭,无论是美食还是作品,我只研究原创。”他口口声声的原创精神,怎能与《黑白大厨》这档风靡一时的美食综艺脱离?在这档节目里,谢霆锋身为评委,他怎能对“黑白大厨”的镜头设计和赛制设置视而不见?他怎可能没有察觉到,这一切与《黑白大厨》的高度相似?镜头语言、赛制设计、背景板的布置,无一不在仿照那档综艺节目。如此“高仿”的方式,谢霆锋若完全不知情,那便是不可能的。
然而问题来了,《一饭封神》真的是“翻车”了吗?若真要追问其中的“高仿”,不妨看看它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诚然,《一饭封神》的赛制、场景、镜头语言与《黑白大厨》几乎一致,但节目中呈现的却是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它借用了形式,却在内容上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在《一饭封神》中的厨艺之精彩,简直可以用“百花缭乱”来形容。无论是北京豆汁配皖南风味,还是广西沙虫与川菜的结合,亦或是云南菌菇与法式烹饪的碰撞,每一道菜肴都充满了脑洞与创意,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厨师们将这些地方特色、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结合得淋漓尽致,仿佛每一道菜肴都在讲述着中国美食的“封神”之路。
其中尤为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魏桂荣,她把陕西面食带到了伦敦,成为了“油泼面女王”。她的面馆里,不懂筷子的英国人常常会被同行取笑。更有年轻一代的厨师们,将陕西的胡辣风味塞进黄鱼肚子里,创造出了“陕西版乾坤四宝黄鱼”,每道菜背后都蕴藏着故事与历史。而其中,俞涛的“九转大肠”,更是那种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梗”,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令人会心一笑。
谢霆锋曾说过:“摆盘再美,食物冷了就是原罪。”这句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人们对于美食的虚假认知,也让人不禁想起他在《决战食神》中的经典形象。此时此刻,谢霆锋品尝着薛师傅的“香辣蟹”,这盘饱含40年心血的美食,凭借着手法与技巧征服了他。谢霆锋此时甚至停不下手中的筷子,彻底忘记了那些之前的争议。
不可否认,近些年中国综艺节目确实存在大量借鉴韩国综艺的现象,甚至一度成为了“顽疾”。五年来,18部韩综在中国遭遇了20次抄袭。然而,《一饭封神》所带来的思考,却并非仅仅是对“抄袭”的指责,而是揭示了国产综艺的迷茫与拧巴。形式可以借鉴,但文化的根脉却无法复制。中餐的生命力,早已突破了国界,它那浓厚的烟火气,早已深入每一位中国观众的心中。刀、锅可以借,五千年的滋味,却依然是独一无二的。
面对争议,面对抄袭指责,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外在的形式和争议,真的能抹去中华美食的光芒吗?显然不能。正如这场风波所展现的,《一饭封神》带来了中国传统美食与创新的碰撞,让我们看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封神之路”。愿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保持创新的勇气,传承美食的文化,让中国的味道在世界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
上一篇:原创 李乃文新综让人尴尬的3位嘉宾,无趣、抓马、惹人厌,快别再来了
下一篇:【2025.8.1】梓渝和田栩宁私下关系?张杰和张碧晨?张新成《待我醒来时》?齐思钧算比较出彩的?王青他拍杂志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