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出了个观察类综艺《姐姐当家》。第一期我完完整整连加更都看完了,第二期看了一半,忽然之间就觉得不想看了,并非节目不好看。
而是今年我日渐对网络上各种宏大叙事、框架议题失去了热情,因为真实的生活,是非常具体,非常复杂的,根本不是网络上的各种词汇或理论能够解释和指导的,我喜欢和具体的人发生具体的故事。
太关注网络,真的会让我们失常。
《姐姐当家》董璇和王琳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引发网上一堆人吵架,其实不过就是网络放大了人们内心的某种恐惧,然后大家又不把自己当具体的人,直接代入了某个框架里,于是更恐惧了。
先说王琳。
王琳和儿子的一段对话被称为综艺史上最沉默的几分钟。发生了什么呢?
其实也没发生什么,就是王琳的儿子现在到国外读书了,想有点自己的空间,所以一周只想和妈妈通一次电话,并且作为素人,他自己不太愿意让自己和妈妈的对话被录给大众听。
我觉得这事,其实就是没有沟通好,王琳作为明星和综艺常客,大概觉得录个节目,儿子和自己每周一次的视频通话被录进去也没什么,但是他儿子是不知道这个事情的,所以发现有镜头在录制的时候,就表达了一下不那么愿意。
但是王琳伤心了 (其实可能也觉得伤面子了)。说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独居,什么都是一个人,已经很克制自己的想念,给儿子足够的自由了,就一周一次的通话,儿子都不配合。她觉得她爱儿子,但儿子不是真的挂念她。
我坦白讲,其实王琳在意的是:这样一来,大家是不是会觉得我儿子不爱我。
她其实非常渴望被爱,也非常渴望让别人觉得她在被爱。
事实证明,她的担忧有她的道理。
比如倪萍这种老一辈的人,她们就还是很在乎子女对父母的那种哪怕演出来的“配合”,因为她到了那种恐惧孤独和老的年龄了,她完全是站在老人的角度看问题的,所以倪萍直接说感觉他儿子不懂事。
但是现场很多更为年轻的人,包括王子文都觉得其实这个事情里面,王琳其实的确是给了儿子压力的,因为她把所有的情感依赖都给了儿子。
我觉得王子文的观察是准确的,她说王琳非常渴望深度亲密关系。
网上一堆人为这个事儿吵翻了天,我看过相对比较激烈的一段发言是:作为单亲妈妈,所有的情感依赖都给孩子很难理解吗,不正常吗,要求孩子回报情感有那么难理解吗?
也有相当多的人说,妈妈希望孩子很爱自己一点问题也没有,小孩长大了不能这么忘恩负义,就应该对妈妈很好啊。
其实我在这里看到的都是恐惧、期待甚至是要求。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替王琳儿子说话的,说他并没有不理妈妈,只是不希望出镜这很正常,说作为成年人,他有自己的判断,渴望自己的空间也完全可以理解。
是的,其实每一方都可以理解。但是我必须要说,孩子和父母天然不可能一个立场,的确是越来越远的关系,这是时间带来的不可逆。
我和我妈妈算是非常好的母女关系了,但我也做不到天天想和我妈在一起。
其实对父母再好,真的也就那样,所以有时候要对抗人性,刻意偏爱父母一些,不然他们太可怜。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是不可能和父母建立深度亲密关系的。一个刚准备走入人生深水区,一个已经快要搁浅,需要面对的境遇根本就不一样,所以对人生的应答也完全不一样,强行绑定的话确实就是倪萍说的那样,会害死所有人。
因此,所有的争吵背后,说白了就是不同立场的人,在争夺控制权。老去的过程是全方位失权的过程,觉得恐惧并因此试图去控制这很正常,但结果未必如自己所愿,也是事实。
世上确实没有无条件的爱,我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追求无条件的爱,相反恰恰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礼尚往来,遵守着做人朴素的价值观,都不要想着去占更大的便宜,也不要期待过高。
重视自己主体性的同时,也要警惕自我意识过剩。
我最近自己琢磨社会学,看到一句话,说婚姻制度以及家庭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
但弱势群体其实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东西,因此家庭里的事特别复杂。
而关于董璇的争论其实就是她再婚到底对不对。
我觉得没什么对不对,人生到了后半场真的要学会让自己快乐一点,如果结婚很快乐那就结婚。
但是我觉得就不要在董璇身上讨论爱不爱的问题了,我两期节目看下来的感觉是,哪怕她嘴上再怎么说着相信爱情,她都对爱情这种事毫无热情了。甚至我常常在董璇脸上看到“不耐烦”这种状态。
这当然不能怪董璇,因为她本身就处在人生最疲惫的阶段,而爱情是需要燃烧能量的,董璇给不出太多了。更重要的就是她已经体验过了,对爱情失去了好奇心,她现在的状态更像是“配合”。
所以我一直觉得任何形式的有着很大年龄差的“亲密关系”,靠的不是爱这种东西。而是为了某种目的(非贬义)的责任或配合。
深度亲密关系可以建立的基础,我依然认为是踏入人生河流的节奏是相同的。所以当子女成年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深度亲密关系一定会断掉,而成年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同频也很危险。
想来想去,觉得人生最残忍的就是——你必须建立起自己和自己之间的深度关系。这当然很孤独,但这的确是人生在遇到困境时可以活得不那么难受的唯一解法。
祝大家在还拥有深度亲密情感关系的时候,学会珍惜;不得不失去的时候,有能力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