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位“佛祖”,真的归位了。
2025年8月2日下午朱龙广老师去世,他安静地走了因病医治无效,享年86岁。
得知消息的网友也是感到十分痛心,童年里的“人物”又走了一位。
从一个兵,到万千信仰中的佛
朱龙广,1939年出生在西安,算起来是一位真正的“西北硬汉”,小时候的他家境并不富裕,但喜欢听戏、看秦腔,常常站在戏台下出神。
他说那时就觉得,舞台上那一甩袖子、一转身,好像就能演出另一个人生,年轻时的朱龙广长得帅,标准的剑眉星目,浓眉大眼也正是这副面孔,在六十年代让《地道战》的导演任旭东一眼相中,说他“英俊、威武、戏好”。
这部电影大家应该都知道吧,红色经典《地道战》,他演的是高传宝,一个敢打敢拼、智勇双全的民兵队长,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不光外形要硬气,连内核也真练了。
他深入冀中老区,和当年真正的游击队员住在一起,学怎么挖地道、怎么设置地雷,连地道里传递暗号的手势都一一揣摩,有个镜头需要他从两丈高的树上往下跳,他坚持亲自上阵,结果右腿骨裂,缝了30多针。
但他咬牙忍痛,继续完成了拍摄那会儿,他才26岁,很多人都说《地道战》里的高传宝成了他们心中第一个英雄形象,而这个英雄,在几十年后,又成了神佛。
1983年,央视版《西游记》筹拍,导演杨洁找了16位演员试演“如来佛祖”,都觉得差点意思说到底,如来不是普通人演的他是神,是佛,是众生敬仰、至高无上的存在。
不能太凡俗,也不能太做作,要能演出一种“神圣感”,却又不脱离人性化妆师王希钟推荐朱龙广,说他五官大气,有种古佛般的深邃,刚开始杨洁导演并不看好,说他面相太硬、气质太像军人,不够慈悲。
但试妆那天,朱龙广披上袈裟,坐在莲台上,只一句话:“孙悟空,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整个剧组瞬间安静了,那不是一句台词那是一种从他气场里透出来的压迫感。
导演点头:“就是他从那一刻起,朱龙广成了荧幕上“最不像演员”的佛。
汗水里塑神,笑容中藏人
拍《西游记》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朱龙广为了上妆每天得提前六小时到场,他的佛祖妆需要贴48块乳胶,用金粉一点点勾勒轮廓那是上世纪80年代,哪有什么空调?
剧组常年奔波在荒山野岭,动不动三四十度高温,他穿着厚厚的袈裟,汗水顺着后背流,整个人像蒸在锅里,他却总说:“好事不怕磨,佛祖流点汗,才更有光。”
在央视《齐天乐》晚会上,朱龙广再次以如来佛祖身份出现,他依旧保持庄严端坐,丝毫不乱仪态,可在后台他摘下沉重的头套,脸上全是胶水印。
时间来到2006年,《武林外传》横空出世,成为喜剧史上的一座高峰,就在这部节奏快、梗密集、笑点密布的轻喜剧中,观众惊讶地看到朱龙广“变身”了。
他饰演佟掌柜的父亲佟伯达,一个操着正宗陕西话的关中老汉,幽默、爱女心切、嘴硬心软,他说“这是额滴女婿”“额滴神呀”时,不少人惊觉这不是《西游记》里那个佛祖吗?
但他演得太自然了,你根本不会出戏,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特地去陕北乡村住了一段时间,观察老汉怎么蹲墙根、怎么抽旱烟、怎么用筷子敲碗喊人吃饭,那些生活的小细节,成了他角色的骨血。
演了半辈子正剧英雄、佛神巨像的朱龙广,居然也能在轻松剧里自由切换,原来老艺术家的可塑性从未减少。
有网友说,小时候家里老人真对着电视磕过头,烧过香,说“佛祖显灵了”,更夸张的是,有一次朱龙广老师去泰国旅游,看到市集上挂着的佛像吊坠,一看咦,这不就是自己?原来,那些海外信众已经默认他就是佛祖。
而最传奇的是尼泊尔。
有尼泊尔的民众给他写信,信封上写着:“释迦牟尼·朱龙广”。信中说,希望他能加入尼泊尔国籍,移居他们国家,他们会为他修庙建像、供奉朝拜。
这件事后来闹大了,他只好把信交给外交部处理毕竟再演得像,他终究是个演员,不是真佛,但你说如果不是演技震撼到“真假难辨”,怎么会有这样的误会呢?
2025年8月2日,朱龙广在北京去世,享年86岁。他的妻子吴惠芳发布讣告“愿他在佛前安宁。”
你看,连家人都用“佛前”来告别因为他不只是朱龙广,也是“佛祖”。
当你在影院重温《地道战》时,会想起那个冲锋在前的队长,当看《西游记》时,仍会在那句“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中起鸡皮疙瘩,当刷《武林外传》笑到肚子疼,心里会忍不住念一句:“这是佟掌柜的爹啊”。
朱龙广老师走了,但他留下的那些角色、那些光影、那些让我们笑过哭过的瞬间,永远都在。
结语
有人说,演员的伟大,不在于光环,而在于塑造。
上一篇:又一个头部平台,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