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也是人,但明星的家务事,是不是就该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一番?
就因为分鸡腿这档子事儿,朱丹又双叒叕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还扯出了“重男轻女”、“让女儿留级照顾幼子”这些个话题,这瓜,吃起来有点儿噎人啊。
咱先不站队,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孰是孰非,还真不好一概而论。
这事儿的起因,说白了就是综艺节目里的一些细节。
在《桃花坞》里,鸡腿分给了两位男嘉宾,欧阳娣娣只得了翅尖。
宁静一句玩笑似的“你是不是偏爱男孩”,直接引爆了舆论。
紧接着,早前在《爱的修学旅行》中,朱丹分享的让6岁女儿照顾3岁弟弟的细节也被扒了出来,网友们瞬间炸锅,各种“重男轻女”、“工具人”的标签就贴上去了。
要我说,这事儿得分开看。
先说分鸡腿这事儿,这都能上升到“重男轻女”,是不是有点儿小题大做了?
节目效果咱先不说,就说生活中,给谁多给谁少,也真不一定就是啥大是大非的问题。
谁家还没个偏爱呢?
如果这种“偏爱”成了习惯,甚至伤到了孩子的心,那就另当别论了。
再来说说这个“异性相吸”的理论。
朱丹说“父亲更疼女儿,母亲更爱儿子”,这话说出来,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虽然老话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但难道儿子就不是妈妈的心头肉了吗?
这种说法,感觉把亲情和两性吸引力混为一谈了,难怪网友要吐槽。
至于让6岁女儿照顾3岁弟弟,这事儿就更复杂了。
一方面,咱们得承认,有些家庭确实会存在这种情况,大孩子照顾小孩子,似乎成了理所当然。
但一个6岁的孩子,自己都还是个宝宝,让她去照顾更小的孩子,是不是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把母职转嫁给一个孩子,这操作确实容易引起争议。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女性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育儿责任,甚至把女儿培养成“小帮手”。
这种观念,无疑是对女性的一种压迫。
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有些家庭,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可能是一种互相帮助,孩子们在照顾彼此的过程中,也能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但前提是,这种照顾不能超出大孩子的承受范围,更不能剥夺他们的童年。
育儿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良心活。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儿方式,但底线是,不能伤害孩子,不能让他们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朱丹的回应,其实也挺诚恳的。
她否认了“让女儿留级”的传言,也承认了自己的表达存在问题。
但这种回应,能不能平息网友的怒火,还真不好说。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一旦被打上某种标签,就很难轻易摘掉。
话说回来,明星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
但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接受更多的监督。
明星们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更应该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话说回来,明星也是人,明星的孩子也是人,他们也需要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咱们吃瓜群众,也应该理性看待,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恶意攻击。
谁都不是完美的,给别人留点空间,也是给自己留点余地。
这事儿闹到现在,孰是孰非,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但愿这场风波,能让更多人反思自己的育儿观念,让更多的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健康成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希望朱丹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也希望大家能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