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山小妖怪》可真厉害!
一举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第1名。
继饺子导演的《哪吒》系列之后,中国动画电影又要大火一场了。
两年前,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的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一炮而红。
里面那个想要离开“浪浪山”,去外面闯一闯的小猪妖,引发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
象征着家乡、现状、困境等意义的“浪浪山”,也在一夜之间成为热梗。
如今,跟原作短片平行展开的《浪浪山小妖怪》,终于被搬上大银幕。
影片以平凡的视角,重构了经典神话《西游记》,里面充斥着温情、挣扎和黑色幽默,算是把普通打工人的生存状态给讲透了。
怪不得很多观众都说,观影的时候,嘴角会上扬、鼻子也会发酸。
这次,咱们就来盘点一下,《浪浪山小妖怪》中的8大细节。
看看这部为普通人而拍的电影,是如何用戳人扎心的小细节,让我们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话不多说,咱们先从第一个开始说起——
细节1 :四个小妖都没有名字
假冒唐僧师徒的四只小妖怪,一直都在用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称呼彼此。
直到被打回原形之前,他们都没有来得及说出自己的名字。
导演於水在采访中表示,他也想过为小妖怪们取名字,但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说:“我们的名字,最终可能不会有人记得,小妖怪们也是,他们代表着芸芸众生。”
这个设定,也跟影片的英文片名“Nobody”,也就是“无名之辈”,精准呼应。
而且,为了让几个主角的身份,更加贴合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光环的普通人。
导演力求找出“最草根”的动物,最终确定了小野猪、蛤蟆、黄鼠狼和猩猩。
这几种动物,无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都很少被注意到。
细节2:大王洞的腰牌
小猪妖去大王洞工作以后,猪妈妈一直为儿子骄傲。
现实却是,小猪妖考了三年大王洞,都没有考上。
这个细节,暗指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考试焦虑。
因为没有考过,小猪妖一直没有拿到,他心心念念的正式工“腰牌”。
平日的工作,也是跑腿、刷锅、干杂活,任由领导差遣使唤。
至于拿到腰牌的乌鸦怪和蛤蟆精,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蛤蟆精的腰牌编号是9981,暗指打工人也有自己的九九八十一难。
乌鸦怪的腰牌编号是9527。
《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
他卖身为奴,混入华府当苦工以后,得到的终身代号就是这串数字。
另外,村民们送给小妖们的锦旗中,有一面是“盖世英雄”。
此处,也致敬了《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说的那句: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
细节3:公鸡画师
影片中,公鸡画师的设定很有意思。
他有能力、有才华,也有想法,却为了“五斗米折腰”。
相信很多打工人,都能在他身上,看到被现实所迫、不得不妥协的自己。
另外,公鸡画师也是一个画功了得的乙方。
他只是听甲方说了几个字,就能还原出唐僧师徒的不同模样,把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致敬了一个遍。
他的废稿中,有上美影厂自己的《铁扇公主》《猪八戒吃瓜》《金猴降妖》。
也有86年的电视剧版,还有《中国奇谭》中,说书人描绘的唐僧师徒。
就连中国古代的壁画版本、毕加索的版本,赛博朋克的版本,他都画出来了。
但这些经典的画稿,身为甲方的四只小妖都不喜欢。
他们最终选择了蛤蟆精胡乱修改的方案,也就是所有画稿中,最抽象的那个版本。
这个情节,精准讽刺了职场中,那些不懂装懂、却很爱挑剔的甲方。
细节4:权力的游戏
“孙悟空500年前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转世、皇帝的哥们儿,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
除了这句直白的拷问,小雷音寺中还有很多细节,都在揭露“权力的游戏”。
比如,黄眉怪是弥勒佛的座下童子,他是奉命下凡,“成全”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
这说明,唐僧的取经之路,是高层安排好的剧本,只是他自己不知道。
再比如,黄眉怪误入歧途,为祸一方。
可讽刺的是,弥勒佛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觉得他法力太弱,又赐给他另外两件更加厉害的法宝。
《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就是因为这两件法宝,受尽了折磨。
细节5:小猪妖和黄眉怪
电影中的小猪妖和黄眉怪,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黄眉怪看上去高大魁梧,现回原形以后,却是一个小童子。
但细思极恐的是,他原本就是一个童子,但是变成黄眉大王以后,竟然还要吃别的童子。
这种同类相残的设定,暗示现实中,弱肉强食的残酷规则。
小猪妖看上去弱不禁风,而且从小身体不好。
可他亮出大招之后,却是一个战斗力爆棚的大力士。
所以,永远不要被那些看似厉害的人唬住,也永远要相信,自己远比想象中要更强大。
另外,《西游记》原著中,黄眉怪也想假冒身份,去西天取经。
而且在影片中,黄眉怪跟小猪妖一样,头都特别硬!
细节6:四只小妖的性格
原版《西游记》中,前往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个个性格鲜明。
唐僧坚守初心,孙悟空无所畏惧,猪八戒憨厚松弛,沙僧老实话少。
但影片中,假冒唐僧师徒的四只小妖,性格刚好跟他们相反。
冒充唐僧的蛤蟆精犹豫不决,扮演孙悟空的猩猩怪社恐胆小,反倒伪装成猪八戒和沙僧的两只小妖,各有各的好。
小猪妖扮演的猪八戒,终于做了一回顶天立地的主角,事事亲力亲为,从来都不划水。
黄鼠狼精扮演的沙僧,也唠唠叨叨的可爱了不少。
而且,在前行的路上,他们最终都打破了自己的性格枷锁,活出了更精彩的自己。
这说明,性格不是天生的限制,而是可以被重新塑造的选择。
虽然四只小妖,没有像唐僧师徒那样取得真经,但他们也走出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就像98版《西游记》中,唐僧说的那样:取经真正的意义是人生的经历,纵未成佛,心中却早已成佛。
细节7:最后的彩蛋
影片最后的彩蛋里,双狗洞的二当家,在大哥的坟前哭诉。
他坚信,如果大哥跟他一样,喝了唐僧肉汤,就能逃过一劫,长生不老。
实际上,他是因为喝了有毒的蛤蟆汤,到外面拉肚子,才躲过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捡回一条命。
二当家的思维,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这也间接说明,很多时候,普通人都会用幻想来修补心里的裂缝。
这种自欺欺人的错误逻辑,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的无力和悲伤,继而逃避现实中的痛苦。
细节8:村民供奉四小妖
影片最后,四只小妖并没有取得真经,修炼成佛。
但他们都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也得到了村民们的供奉。
而且,村民们为他们建筑的小庙,也有很多温暖人心的细节。
比如,四个小妖都有红色的披风。
这里的披风,跟小猪妖对战黄眉怪时,穿的“斩妖除魔”披风遥相呼应。
而且,小猪妖非常珍惜的水葫芦,也被当成神仙的法器,供了起来。
贡品中还有很多新鲜的瓜果,黄鼠狼精再也不用躲在后面,装成神仙偷偷拿了。
另外,燃烧的香,有长有短,暗示供奉的人络绎不绝。
只露出一半的“大恩大德”,看上去也像“人心人心”。
这说明,四只小妖虽然没有取得世俗上的成功,但“公道自在人心”!(撰文:斯特不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