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孙怡在离婚后的首次常驻综艺里,把“独居女明星的B面人生”赤裸裸地摆到了镜头前。节目一开播,弹幕就刷满了“楚楚可怜”四个字:她红着眼眶回忆上一段婚姻,提到与董子健从2016年高调官宣到2022年黯然收场,情绪失控落泪;搬出北京五环外那栋带花园的别墅后,她住进不足80㎡的两居室,客厅只放得下一张转角沙发和一只猫爬架。镜头扫过厨房,干净得像样板间——因为她几乎不开火。
“我不吃外卖我吃啥?我真的不会做饭。”孙怡对着跟拍导演耸耸肩,语气里带着自嘲。冰箱里除了矿泉水、面膜和半盒速食螺蛳粉,再没别的;灶台上贴着物业的停气通知,原来天然气早欠费断供,她懒得去补缴。朋友吴优按门铃时,她正窝在沙发里一边喂鹦鹉一边刷短视频。节目组提前一天告知有嘉宾到访,可孙怡依旧“零准备”。吴优饿得前胸贴后背,她只能把给鸟吃的原味瓜子倒一碗递过去,场面一度尴尬到摄影师都笑出声。最后那锅救命螺蛳粉,还是吴优自己煮的。
这段播出后,#孙怡生活能力为零#冲上热搜。网友分两派:一派心疼她“婚姻里被宠坏,离婚后连照顾自己都不会”;另一派痛批“32岁当妈的人,连厨房纸都不认识,这不是傻白甜,是巨婴”。更犀利的评论直指核心:“普通家庭出身,却养成公主病,婆家当年嫌弃不是没有道理。”
确实,回看孙怡的成长轨迹,父母的“无条件宠爱”留下了双刃剑般的痕迹。电话连线里,孙妈妈哽咽:“女儿在那段婚姻里没有主动权,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一句话让孙怡当场泪崩。可镜头外的观众却听出了另一层潜台词——正因为一直被父母包办,她才在需要独当一面的婚姻里乱了阵脚。生孩子后,她大部分时间住在公婆的豪宅,育儿嫂、营养师、司机一应俱全,她连冲奶粉都插不上手;如今独自带娃,女儿多数时间仍跟爷爷奶奶生活,偶尔才来她的小公寓“做客”。这种“断档式成长”,让她在32岁这一年,突然被迫补考“生活自理”这门基础课。
而“补考”成绩并不理想。节目跟拍48小时,她的三餐全部由外卖解决:早上星巴克可颂,中午轻食沙拉,晚上泰国冬阴功。镜头捕捉到她对着手机纠结“要不要加5块钱换大杯”,弹幕飘过一句“她好像真的不富裕”。事实上,离婚时孙怡并未分走董家产业,网传她“净身出户”虽夸张,却也侧面印证了她经济上的被动。如今收入主要靠零星综艺和过气片酬,与当年“京圈太子妃”的待遇落差巨大。
更扎心的是,她似乎还没找到“重启人生”的按钮。同期嘉宾里,同样离异的阿娇坚持每天健身、学烘焙,状态回春;孙怡却连煎蛋都怕油溅,尝试用空气炸锅做半成品薯条,结果忘记垫纸,机器糊成黑炭。节目组请来生活老师教她三样家常菜:番茄炒蛋、蒜蓉西兰花、玉米排骨汤。她切番茄时把手指当食材,差点见血,最后老师只能把半成品打包让她“回家复习”。镜头外的观察室里,心理学专家叹气:“她不是学不会,而是潜意识里在抗拒‘变成一个要靠自己的人’。”
网友骂归骂,数据却透露了残酷现实:中国独居成年人已超9200万,其中近60%不会做饭,外卖年消费突破7000亿元。孙怡只是被镜头放大的“样本”。只是当她把“不会做饭”与“我很可怜”划上等号时,舆论就不再温柔——“普通人没工作会饿死,女明星没工作还有脸卖惨?”
或许正如孙妈妈在电话里那句欲言又止的提醒:“你总得有点拿得出手的本事。”婚姻的城堡坍塌后,留给孙怡的,除了需要学会的厨艺,还有如何把“董子健前妻”的标签,换成“孙怡本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