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申明:本文为@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违者必究!】
今年六月,成龙时隔多年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功夫梦:融合之道》引进国内,仅收获了505万票房。扑得如此悄无声息,可见在经历了过去十余年一系列品质堪忧的主演电影后,这位曾征服世界的动作巨星,早不再是一部商业大片的“金牌质保”,而已经变成和当下潮流距离很远的一座神像。
“成龙新片≈烂片”的公式,似乎已经颠扑不破。
但短短两个月过去,反转来了,一部像样的成龙电影,来了。
往回倒几个月,恐怕是乐观的成龙粉丝也没想到,在《功夫梦:融合之道》公映仅仅两个月后问世的《捕风追影》,会为大哥挣回面子,向观众昭示:成龙的生涯并没有进入垃圾时间。
这部翻拍自银河映像港片《跟踪》(2007),由《龙马精神》导演杨子执导,成龙、张子枫、梁家辉、此沙主演的警匪动作片,将于8月16日(本周六)公映。
在公映之前,《捕风追影》进行了长达两周的点映,意外收获超8000万点映票房和压倒性好评,甚至成了某些观众口中“近十年最好的成龙电影”。公映后,影片两天报收超1.3亿,目前累计票房已破2亿,并在豆瓣开出8.1高分。目前,猫淘给出的预测显示,本片票房有望冲击8亿——成龙大哥这次,似乎真的又“成”了。
最爽动作片
《捕风追影》最不应该有争议的,是极其量大管饱、拳拳到肉的动作戏。说是迄今为止的“年度最爽”,丝毫不为过。
纵观全片,武戏形式包含近身肉搏、刀战、场景道具打斗、追逐跑酷、枪战……分布均匀,从头到尾,累计时长几乎接近正片一半,可能是近年来国产院线动作大片中的最高比例。
并且,影片武戏的比重并非完全集中在成龙饰演的跟踪专家黄德忠一人身上,年事已高的反派头目“影子”傅隆生(梁家辉 饰),以年轻警员何秋果(张子枫 饰)、“影子”养子熙旺(此沙 饰)为代表的年轻角色,乃至警察和反派“养子团”中的次要角色,都奉献了或惊险刺激、或利落帅气的高光动作戏。
当然,客观来说,相较以前强调奇巧动作编排和搏命特技的成龙电影,《捕风追影》的武戏风格趋近一种更写实利落、更少喜剧杂耍的当代风格,观感和当代好莱坞或韩国动作片已有几分相似,不算那么“成龙”。
不过这样的微妙转变也可以理解,一方面是影片故事基调还是警匪惊悚正剧,有意和“动作喜剧”定位保持距离;另一方面,成龙和梁家辉的年龄问题,以及部分演员非武术科班出身的背景,都使得这种侧重中近景和特写、强调剪辑和写实打击感的打法,更加具有实操性。
并且在新的赛道上,成家班这回的表现,依旧是相当出色的。如果说今年国内影市始终缺少一部直击肾上腺的燃爽爆米花电影,毫无疑问,就是《捕风追影》了。
剧本难得过关
当然,对于成龙和成家班的身手和设计能力来说,“打得漂亮”不是一条多么高的要求。毕竟即使在许多恶评如潮的成龙电影中,单看动作戏也并不拉跨——悉尼歌剧院内外的两场精妙打斗,能够拯救豆瓣不到5分的《机器之血》吗?剧本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动作。
而这回,观众是真的可以说:《捕风追影》是一部难得剧本过关的成龙电影。
先介绍下影片的故事:一伙天才盗匪劫走数亿资产,却凭借超强反侦察能力全身而退,戏耍警方“天眼”系统。一筹莫展之际,澳门司警局请回了隐退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他培养年轻司警何秋果等人,重组“神秘跟踪队”,最终锁定了盗匪团的幕后狼王傅隆生。
当警方布下天罗地网之时,盗匪团也设下局中局,斗智斗勇斗心眼,一场高端猫鼠局拉开帷幕......
说到本片作为翻拍作品的成败,首先避不开的是,2007年同样由梁家辉饰演反派的银河映像原版,以及2013年由薛景求、郑雨盛、韩孝周主演的韩国翻拍版。
港版的风格冷峻中带着一丝从容、迷幻,对香港城市肌理的展现出色,但本身是纯正的警匪惊悚类型,动作不是重点,人物刻画也更偏向白描;韩版的改编虽然更接近好莱坞商业片的节奏,但整体基调,并未脱离港版的简约低调的影子。
而《捕风追影》的翻拍改编方案,是“加料”:抽取原作中正邪两方“跟踪”和“反跟踪”对抗、警察这边老鸟带新人的主要框架,将其填充成一部塞满了火爆动作,并糅合警队和匪帮两方内部传承/对抗关系、天网系统和人工智能、金融和加密货币等诸多元素的满汉全席式警匪大片。
不说剧本有多么出色,至少本片在动作戏打得爽、情节较为复杂的同时,还能维持住基本的智商底线。另外,还有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正邪对抗一浪盖过一浪、高潮迭起;两边“父子/父女”之间的情感写得有厚度;相比原作格局扩展有度、甚至还带出了一丝“电影宇宙起源”的意味……
作为警方主角的黄德忠和何秋果,在港版和韩版的对应角色中均为中年男性和青年女性的师徒关系,而《捕风追影》则进一步拉大二人年龄差距,添加了何秋果是黄德忠牺牲搭档之女的设定,将港版和韩版中本就已经很出彩的代际关系进一步填充完整,塑造了一对立得住、有泪点的另类“父女”关系,改编不可谓不丰满。
而《捕风追影》对反派集团的改编幅度更大,几乎是形同重写,彻底将那头改写为“影子”傅隆生和养子“狼崽子”们的另类父子关系,纠缠复杂的程度,比起港版和韩版上了一大截,也给观众上了不少“烧脑”的强度。
当然,《捕风追影》的剧本也还是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狼群”内部关系的处理似乎有些过于散乱,一般观众可能产生迷惑;警员们由原版的跟踪小卒改为直接跟踪狼王,过程显得没那么“高智商”;超强AI“S·P·A·I·S”的介入,给警察开了金手指;对狼王的武力设定有些夸张……不过这并不影响影片整体的流畅、精彩。
至少,这些内容已经足以和过去数年间剧本用脚写、情节逻辑和人物塑造大多崩塌的多部成龙烂片,拉开不小距离。
老骥伏枥和薪火相传
早在《捕风追影》的首款预告放出时,观众就已知道这是一个老带新的故事,成龙饰演的黄德忠同时面临“尚能饭否”的质疑,以及和手下年轻队员“传帮带”的问题。
成龙已经71岁,这显然已经不是他首次在电影里通过角色变相坦陈自己的衰老,有时是对自己筋骨已经退化(比如《急先锋》里的“有楼梯还是要走楼梯”)的调侃,有时则是以父亲甚至是祖父的身份出场,向后辈传承经验、交班接棒。
当然这次,在“父女情”完整动人的《捕风追影》中,成龙和角色的此类互文,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罕见地看见成龙输掉了和反派的最后一场打斗对决,让神似动画《成龙历险记》中女孩小玉的张子枫成为最后英雄(当然,这也贴合原版《跟踪》的设定),这样令影迷感悟深长的唏嘘和触动,在最近十年的成龙电影里,还是太少见了。
《捕风追影》同样还原了《成龙历险记》的遛狗名场面
前面也说过,这部《捕风追影》的动作高光并不独属于成龙,刨开老伙计梁家辉不提,年轻演员中,有之前并无动作片参演经历的张子枫,有《封神》系列走出的新晋武打小生此沙,有韩团偶像出身的文俊辉,更有少年习武的林秋楠、王振威、李哲坤……
在观众本以为会“老气横秋”的成龙电影中,居然能出现这么多帅气、明媚、几乎抢走成龙大哥一半风头的“Z世代力量”,让《捕风追影》变得“有老人但没有一丝老人味”,这样的传承和提携,同样值得令人欣慰。
当然,对于包办了影片所有动作场面设计的成家班青年成员们来说,也是如此。
《捕风追影》当然不完美,但它是一部尊重创作规律的好看的商业大片,也是一部面向未来的成龙电影,这就够了。至于是不是“近十年最佳成龙电影”,其实并不重要,成龙最不需要的,就是回顾过去。
看完本片之后,自然也稍微在记忆中回顾了过往十年内那些糟糕的成龙电影:大而无当的跨国阴谋剧情,“弃疗”的人物塑造,基本零分的影调和笑料,甚至还时常出现大幅拉低质感的整容脸女演员……那样的成龙电影,真的不必再有了。
但《捕风追影2》,是真的可以有。
(文/阿拉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