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是由艾伦·索金执导的历史题材影片,该片于2020年10月16日在流媒体平台上线。该片改编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了8名反战人士因未经批准举行抗议活动而被捕,随后接受审判的故事。
剧情简介
剧情简介
1968年,美国民主党在芝加哥召开第35届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时,反越战组织申请举行和平抗议集会,申请被拒绝后,反战人士依然于会议当天举行了抗议。抗议活动中,他们与警方发生了大规模冲突,有8人被捕。
其中,黑人组织“黑豹党”的创始人鲍比·西尔先被判了刑;其余受审的七人被称为“芝加哥七君子”。他们在法庭上穿着随意,甚至被怀疑七君子中有人存心捣乱破坏法庭的严肃性,来干扰法官。1970年,判决出炉,七君子中五人被判有罪。他们即刻上诉,1972年判决扭转,七君子全部被释放,免于牢狱之灾和惩罚。
《芝加哥七君子》改编真实历史事件,八名反战人士因未经批准举行抗议活动而被捕,随后接受审判。曾编写《社交网络》的艾伦·索金编导野心巨大,用密集的唇枪舌与藐视法庭细节,加上游行示威、抗议者与警察发生肢体冲突,穿插检察机构、律师和证人的幕后运作,镜头也把法庭戏和室外戏结合,因此戏剧冲突性是很强的。
总统大选前,年轻人组织了示威越战的活动,其中雷尼、汤姆都是学生民主组织的领袖,他们做事一腔热血,却容易愤怒、激进、惹祸。杰瑞、艾比则是两个嬉皮士,喜欢宣扬叛逆,放荡不羁,他们极度痛恨战争的惨无人道。戴维是停止越战全国行动委员会的组织者,凡事追求冷静稳重。李、约翰也是反战主义者,自然要被控告。
使人意外是黑人波比身为黑豹党首领,其实他没有参与反战示威运动,只是是来做黑豹党演讲的,没想到在芝加哥才待了四个小时,就被告上法庭。
因为游行抗议,跟警方有冲突,导致了流血、踩踏、催泪弹袭来,所以作为带头人的“芝加哥七君子”,必然是体制内的黑名单。他们肯定要被集体告上法庭,政府就是想杀一儆百,用他们来挫伤其他示威者的形象。
审判法庭的法官朱丽叶斯·霍夫曼,从审判之初便对“芝加哥七君子”和鲍比·西尔的行为充满不满。他在庭审的过程中,他对八人的审判一直充满着偏见和敌对,多次以“藐视法庭罪”给八人加刑。
新任总检察长还为了以儆效尤,强迫手下的检察官提起公诉。他们早就计划好,用阴谋和强权,把“七君子”送进监狱。受聘于美国政府的理查德·舒尔茨,被要求给八人争取最大刑罚。他把示威活动说成危害社会,把民间组织说成恐怖分子,就是把众人说成阴谋者。
历史上,这段庭审以“荒诞”著称,但“七君子”同样以吊儿郎当的不羁对抗荒诞。
明知道被告黑人波比的律师未到场,依然对其进行审判,法官还在庭上搞种族歧视,甚至把波比带到了小黑屋,进行暴力殴打。最后堵住他的嘴,戴上手铐拉回来示众。对付陪审团,高层用计替换掉了两位对“七君子”流露怜惜的陪审团成员。
影片评价
本片并没有美化抗议游戏,就像游行男子对于一个游行女孩强奸未遂,还有人借机打砸商铺抢夺财物,而游行造成死伤也是很巨大。海登在演讲上说出了极具暴力鼓舞性质的言论,这样的冲动与行为究竟是对是错也很值得让人思考。
荒谬可耻的审判在第151天结束时,男主角汤姆·海登没有理会法官劝告,他毅然起身,大声读出了4752名在越战牺牲的士兵名单,所有听众都诸个起立鼓掌,包括之前对立的公诉人理查德·舒尔茨,向逝者致敬!
本片结尾也在用类似《死亡诗社》煽动性的群众起立,积极调动着观众们的热血情绪,该片的尖锐之处更在于把矛头直接对准美国总统和司法体系,包括游行者抗议时的种种不理智行为,却用“七君子”重获自由的结局,走向光明。
导演艾伦·索金在采访中说道:“这部电影不是历史课,我不想让它成为怀旧的东西。对正义、真相、民主、自由的追问,永不过时。”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凭借特殊的政治背景和高水准的台前幕后阵容,获得高关注度和高口碑。该片既扣人心弦,又具有深邃的启发性。该片对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复原,将重心放在7人和另一名“黑豹党”领袖被诉后的庭审过程上,并穿插检察机构、律师和证人的幕后运作,以及冲突现场的闪回记忆,台词和信息量极大。
片中尼克松政府之所以在芝加哥事件一年后突然起诉7人,不过是想借机打压民权运动和政敌。影片中的台词映射出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在临近美国总统大选前的敏感期上线流媒体显得尤为醒目。此外,该片中的演员们也贡献了出色的演技。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