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超新鲜》高开低走,龚俊的嫌弃与陈赫的不耐烦,揭开了综艺“无效社交”的尴尬真相……
近期综艺市场竞争激烈,老牌IP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在一片“综N代”的包围中,芒果TV推出的全新综艺《地球超新鲜》凭借新颖的旅行探索概念和亮眼的嘉宾阵容,曾一度被观众寄予厚望。
这档节目集结了孙红雷、李乃文、陈赫、陈星旭、龚俊、刘宇宁、王玉雯、欧阳娣娣等横跨实力派演员与流量明星的阵容。
开播之前,话题度便持续攀升,尤其是多年未常驻综艺的孙红雷的回归,以及刚刚凭借《五哈》展现出惊人综艺感的“五旬老汉”李乃文的加入,都让这档节目未播先火。
节目首播确实没有让观众失望——初次见面环节,李乃文与师弟陈星旭之间的互动贡献了首期最大亮点。
一个是沉浸话剧舞台数十年的“老戏骨”,一个是年轻一代的演技小生,二人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句句是梗,笑点密集而不刻意,让不少观众直呼“笑到捶床”。
李乃文,这位此前几乎与综艺绝缘的实力派演员,在《五哈》中意外被激活了“综艺魂”。
他那种浑然天成、不带雕饰的幽默感,与当下流行的综艺套路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而收获奇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节目效果盲盒”。
也正因如此,观众对他勇闯“综艺圈”的后续表现充满了超高期待。
孙红雷则在节目中频频提及《极限挑战》时期的男人帮兄弟,无形中为节目注入了一波强劲的“情怀杀”,成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驻足观看。
强大的嘉宾阵容与轻松有趣的初见面氛围,使得《地球超新鲜》开局便打出了一手好牌,口碑与热度双双走高。
然而,好景不长,节目行进至第三期,口碑便出现了明显的“高开低走”态势。
许多观众反馈,除了第一期令人眼前一亮外,后续内容一期比一期乏味,最初的惊喜感荡然无存。
问题的核心,在最新一期的“舞蹈猜词”游戏中暴露无遗——这个环节的设置本身并无新意,甚至是多数综艺玩剩下的老游戏。
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却成了照出嘉宾之间巨大隔阂的“照妖镜”。
当抽签分组结果公布,龚俊与李乃文被分到同一组时,龚俊脸上难以掩饰的嫌弃表情几乎要溢出屏幕。
这种情绪并非毫无来由!
李乃文作为常年深耕传统影视领域、对网络流行文化近乎绝缘的“老派艺人”,在面对“小拳拳捶你胸口”这类对年轻人来说已是“远古梗”的词汇时,完全处于茫然状态。
他的每一次困惑、每一次需要旁人费力解释,都无形中拖慢了游戏节奏,也消磨着同队年轻人的耐心。
陈赫在看到李乃文对基础网络梗都一无所知时,忍不住脱口而出:“你回家看正片吧!”
这句话虽然以玩笑口吻说出,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年轻嘉宾对于反复“科普”和“迁就”的疲惫与不耐烦。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节目定位的模糊与迷失:《地球超新鲜》打着“旅行探索”的旗号,宣传初期让观众误以为将看到嘉宾们深入世界各地,体验异域风情,碰撞出文化差异的火花。
然而实际播出内容,尤其是出国后的几期,大量篇幅仍被禁锢在室内进行着老套的游戏任务。
这造成了一种极其割裂的观感——节目既没有展现出旅行真人秀应有的壮丽风光和人文深度,也无法提供游戏类综艺那种紧张刺激、笑料百出的竞技乐趣。
观众不禁要问:既然核心还是关起门来做游戏,何必大动干戈远赴海外?昂贵的制作成本,究竟花在了哪里?
这种“四不像”的定位,让节目陷入了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境地:渴望看世界的观众觉得失望,偏爱游戏环节的观众又觉得这些游戏陈旧乏味,缺乏创新。
《地球超新鲜》的困境,给所有综艺制作者提了一个醒:不是把一群有咖位、有流量的明星简单拼凑在一起,就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嘉宾之间的代际差异、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乃至性格特点,都需要在节目前期进行精心的适配考量。
李乃文的“梗”在于他传统语境下的意外反差萌,但当把他强行塞进一个完全由互联网梗架构的游戏框架中时,他的长处无法发挥,短板却被无限放大。
这种“错位”对嘉宾本人和节目效果都是一种伤害。
同时,一档成功的综艺必须要有清晰且坚定的核心模式,是想做《花儿与少年》式的真实旅行纪实录?还是想做《王牌对王牌》式的棚内游戏大观?
摇摆不定、贪多求全,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全面溃败。
同为旅行综艺,《五哈》虽然也有大量游戏,但其游戏设计通常与当地风土人情紧密结合,且常以“折腾明星”为核心笑点,模式自洽,逻辑自成一派。
而这,正是《地球超新鲜》所欠缺的——一个能让所有嘉宾优势最大化、并且让所有环节都为之服务的灵魂。
结语
《地球超新鲜》的高开低走,看似是嘉宾互动上的偶然失利,实则是节目组在策划初期对“嘉宾适配度”和“模式清晰度”两大核心要素评估不足的必然结果。
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真相:在竞争已呈红海态的综艺市场,仅靠阵容堆砌和概念炒作再也无法轻易俘获观众。
内容为王,体验至上,缺乏真诚的构思与精准的定位,再华丽的阵容也只会成为一场“无效社交”的尴尬表演。
对于这档节目而言,及时调整方向,找回“旅行”的初心,或许是挽回口碑的唯一途径。
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