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本该早就举办网红选秀了。
当我第一次看优酷热播的《我赞红人》时,最让我惊讶的是,居然是在2025年才推出这样一档节目。细看节目里的老牌网红们,不禁让人怀疑,怎么这些“神兽”级别的网红们,像代古拉K、张全蛋、毒角SHOW、克拉拉等,居然还会再度回归?仿佛是好久不见的亲戚突然来串门,让人既惊讶又感慨。
想不到,直到2025年中国娱乐圈才开始给这几代网红办选秀节目,实话说,这个节目的出现,多少让人反思国内综艺的发展。毕竟,过去几年里,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博等平台的红人层出不穷,虽然更替频繁,但为何直到今天,才有这样一场集结各大平台红人的跨平台网红竞技呢?
当然,正如中国的古话所说,“好饭不怕晚”,那这档《我赞红人》在首播后的表现如何呢?它又能否助力长视频平台开辟新的短视频红人赛道?今天,就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一下。
几代网红的巅峰对决
这是一场来得有点晚,但却格外热烈的网红对决。
《我赞红人》从一开始就营造出一股火热的氛围。69组网红在长视频综艺中首次同台竞技,仿佛暗流涌动,预示着即将展开一场激烈的较量,竞争的气氛浓得让人几乎能感受到电闪雷鸣。
这场比拼,不仅是新老网红的“对决”,更是一次关于“关注度”的生死较量。对于老网红来说,他们的最大优势无疑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庞大粉丝基础和国民度。虽然有时他们被“过气”标签所困扰,但每当他们一出现,粉丝们的欢呼声依旧不绝于耳——“哦,原来是他/她!”
但这些老牌网红依然需要像《我赞红人》这样的曝光机会。比如,曾经的“抖音顶流”代古拉K,凭借一支摇摆舞红遍全网,然而随着短视频行业快速迭代,她也逐渐被遗忘。另一个“互联网OG”毒角SHOW,虽然他的街头采访系列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尤其是在推广中国美食方面,但无可否认,许多曾依赖固定形象的网红也在时代的变迁中显得有些过时。
相比之下,新兴的网红则凭借创新与独特性吸引了大量关注。短视频时代变化迅速,稍有不慎,网红就会被新的内容形式取代。而像听泉赏宝、王铁柱雪饼猴、高雨田大魔王、慕容云磊这样的创作者,凭借着与当下潮流接轨的内容和创意,成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场节目不仅是网红们的竞技,也是平台之间的颜面之争。特别是在《我赞红人》第一期的“行业关注赛”环节,不同平台的网红们都选择了抱团取暖。这不仅是为了增加生存机会,也是不同平台网红之间的“结盟策略”。
例如,B站的“变形兄弟”超级大猩猩与毒角SHOW等老炮级人物自然要结成联盟;小红书的博主们则通过“girls help girls”的合作精神互相扶持;而抖音和快手的大V们则因平台用户过于集中,导致首次登场时便形成了几大抱团阵营。可以看出,参与者不仅需要展现实力,还需要智慧、情商与策略,在复杂的竞技环境中脱颖而出。
因此,《我赞红人》成功地将多代网红从不同平台汇聚一堂,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看点十足的竞技秀。这个节目的创意本身,就能为短视频红人开辟一个新赛道,突破了长视频平台的传统界限。
网红们真的需要长综艺吗?
说到节目本身,虽然《我赞红人》有诸多亮点,但还是存在一些疑问。比如,这些短视频网红,真的需要通过长综艺来为自己加持流量吗?
从目前的反馈来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相比于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网红们每天吸引的海量流量,综艺节目带来的流量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节目本身的关注度也较为有限。有些观众甚至感到,这些网红上综艺似乎只是为了完成一次“流量任务”,而非真正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此外,网红的形象是否得到正面提升也是个问题。尽管《我赞红人》试图通过推广助农、乡村振兴、国风等正能量内容,来打破外界对网红职业的偏见,但观众对这些过于刻意的“价值引导”反馈并不热烈。有些人觉得,节目过于严肃,反而削弱了它的娱乐性。
不过,我能理解节目组为什么要走这一正向路线。毕竟,韩国的《激赞网红》曾在短视频时代的某些“牛鬼蛇神”混战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它的群魔乱舞风格显然不适合内娱的环境。而《我赞红人》在正能量方面的引导,至少为这个节目找到了一条较为稳妥的路。
当然,节目中的国风创作者、乡村振兴创作者等,确实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但若想更好地吸引观众,节目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网红们的独特故事,去展示他们从草根到网红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自媒体改变世界。这样的内容才是最能打动观众的。
综上所述,如果《我赞红人》能够摆脱单一、同质化的故事,去讲述更具多样性的网红成长历程,展示他们如何用创意赢得尊重,相信它将能够真正成为网红综艺中的一颗璀璨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