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8月25日傍晚,一群“男鹅”出现在黄浦江畔的一艘游船上。这是马修·伯恩《天鹅湖》舞者们,他们身着天鹅羽翼裤装起舞,身后是陆家嘴的天际线。
有100多年历史的《天鹅湖》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芭蕾舞剧之一。马修·伯恩的版本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和情节梗概,但他将传统的女性天鹅角色改由男性舞者演绎,因此业内人士也常简称它为“男版天鹅湖”。这一极具颠覆性的改编,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芭蕾,对现场演出、流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1995年在伦敦萨德勒之井剧院首演以来,“男版天鹅湖”曾在英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以色列、新加坡和中国演出,荣获40余项国际大奖。2014年、2019年两度来沪后,马修·伯恩《天鹅湖》将于8月27日至31日再次回归,连演5场。这部诞生30年的作品,在今天为何依然先锋,依然震撼人心?
马修·伯恩《天鹅湖》演员亮相黄浦江上的游船 董天晔 摄
力与美的结合
在8月25日的演员见面会上,6位来自新冒险舞团的男舞者与观众面对面,分享了角色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部极具挑战性的作品,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角色。”扮演“头鹅”的罗里·麦克劳德说,“这个角色一开始看起来相当凶猛,但后来又变得善良,关心朋友,演员必须演出其中的变化。马修·伯恩的作品对演员总是有双重要求,既要有体力和舞蹈技巧,更要有用肢体讲故事的能力,全身心投入角色,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马修·伯恩《天鹅湖》剧照 上海文化广场提供
“王子”这个角色同样充满挑战。扮演王子的哈里·昂德拉科-莱特说:“在故事里,王子经历了巨大的情感起伏,他坠入爱河,心碎,再次坠入爱河,变得疯狂,并走向死亡,每次上台演这个角色总是让我感到筋疲力尽又无比尽兴。”
马修·伯恩《天鹅湖》剧照,“头鹅”和“王子” 上海文化广场提供
同样扮演“王子”的詹姆斯·洛韦尔说,演绎马修·伯恩的《天鹅湖》,就好像一场最漫长、最颠簸的巴士旅程。“总有人在不同的站点上车、下车,但王子是那个从头到尾一直在台上的人,他必须完成整个旅途,很有成就感,但很艰难,有时也很孤独。”
问世30年来,马修·伯恩《天鹅湖》见证了许多顶尖舞者的成长,它也持续激励着新一代舞者。新冒险舞团还设立了“天鹅学院”,专注于发掘和培养那些此前并未将舞蹈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年轻人,迄今已有30余名“天鹅学院”毕业生在舞团登台演出。而本轮演出的最新一批“天鹅”舞者中,多数都通过该项目获得了启蒙与成长。
马修·伯恩《天鹅湖》剧照 上海文化广场提供
经典的另一种可能
作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托尼奖“最佳编舞奖”和“最佳导演奖”的英国现象级艺术家,马修•伯恩与其团队的创作、改编和颠覆,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诠释经典的可能。
2014年,马修·伯恩携男版《天鹅湖》首次登陆上海文化广场,连演13场,创下海外舞剧在中国舞台的连演纪录。2016年及2018年,这位英国鬼才编舞又携经典巨作《睡美人》《灰姑娘》而来,赋予古老的童话故事全新的生命力。2019年,男版《天鹅湖》再次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13场。2024年,马修·伯恩携最新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来到上海文化广场。
马修·伯恩《天鹅湖》在伦敦地标 上海文化广场提供
过去十年,上海文化广场持续引进马修·伯恩舞剧,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观众。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元洪说:“男版《天鹅湖》在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上横空出世,马修·伯恩声名鹊起,他的每一部舞剧都延续了同一个创作理念——沿袭经典音乐,颠覆传统故事,彰显当代审美与价值观。马修·伯恩为世界舞蹈界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和视角。”
在演员见面会上,记者遇到马修•伯恩的忠实观众林女士,她即将第三次踏入文化广场观看《天鹅湖》。她说:“马修·伯恩总能从古老的故事中提炼和建构出一个新的故事,充满戏剧性、浪漫和激情,期待在剧场再次遇见这部独一无二的作品。”
马修·伯恩说:“《天鹅湖》的每次重演都标志着一段特别旅程的开始——无论是对舞者的个人发展还是对观众的意义而言。我们的天鹅即将再度展翅,它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每一次启程都让人心潮澎湃,因为它又将为更多观众带来亲身体验这部作品的机会。”
原标题:《黄浦江上惊现“男鹅”!这部改写舞蹈史的作品来了》
栏目主编:施晨露
来源:作者:吴桐 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