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豆瓣开分8.6,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确实触动了许多人。它不仅在艺术上致敬了许多经典,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许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影子。下面我来为你梳理一下: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央视86版《西游记》,《浪浪山小妖怪》可以说是《西游记》的番外篇。影片以《西游记》为背景,但将叙事焦点从“天选之子”唐僧师徒转向无名小妖,填补了原著的叙事空白。小猪妖、蛤蟆精等角色虽未在《西游记》原著中出现,却通过“假扮取经团队”的设定,与原著形成互文。
例如,小雷音寺的情节直接呼应《西游记》中孙悟空与黄眉怪的经典对决,但以小妖的视角重构,赋予传统故事新的解读空间。这种手法与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的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注重本土文化的表达。《浪浪山小妖怪》对美学的探索,是对中国动画学派“民族性”的当代诠释。
根据吴承恩小说《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动画片、书籍、漫画等各种形态的艺术作品有很多,不仅仅是央视86版《西游记》,还有1941年的动画片《铁扇公主》和1958年的剪纸作品《猪八戒吃瓜》,《浪浪山小妖怪》一并致敬了。
《浪浪山小妖怪》继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传统,如《大闹天宫》《哪吒传奇》的东方美学,但创新性地融入现代动画技术。导演於水提出“笔墨入镜”理念,将泼墨山峦与工笔溪流结合,光影流动如湿墨渲染,既保留传统水墨画的写意,又符合现代视听语言。
《浪浪山小妖怪》通过“神话现实主义”手法,将传统神话与现实故事结合。例如,小妖们假扮取经团队的设定,既是对《西游记》中“精英取经”叙事的解构,也映射了现实中普通人通过“模仿”寻求突破的心理。
《浪浪山小妖怪》致敬的诸多经典中,很特别的一部是《我为歌狂》。因为这部动画片是2001年出品的,距离此时此刻最近。这部作品以音乐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角色塑造,展现了青少年对音乐和梦想的追求。
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公鸡画师,被小猪妖扮演的“甲方”逼得反复修改唐僧师徒画像,从经典版改到抽象简约风,刚要反抗却被撒点米就低头认怂。这生动刻画了创意工作者在甲方压力下的无奈和妥协,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诸多经典。
乌鸦在大王洞工作时,工号是9527。而“9527”是周星驰电影里常见的编号,往往用于小人物身上。最早出现在电影《逃学威龙》中,周星驰饰演的交警编号就是9527。在《唐伯虎点秋香》中,它也是唐伯虎潜入华府为奴、成为“华安”时的代号。后来,这串经典数字常被借鉴,在《浪浪山小妖怪》印证了小妖怪的无力与心酸。
村民们送给小妖们的锦旗中,有一面是“盖世英雄”,此处也致敬了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紫霞仙子说的那句: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浪浪山小妖怪》的片尾彩蛋也致敬了《大话西游》,至于具体是什么,我就不说了,你们看完电影,千万不要离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