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故事里,陈塘关的危机是哪吒魔丸身份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魔丸本就被视为不祥之物,带着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和难以控制的魔性,这与阐教所秉持的 “正统” 秩序和 “天命” 观念严重相悖。阐教以维护天地正道为名,实则是想在封神大劫中扩充自身势力,他们将哪吒这个 “变数” 视为威胁,试图将其消灭,以确保自己的计划顺利推进。
太乙真人虽为哪吒师父,但在阐教高层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对哪吒的行为加以限制,李靖更是为了陈塘关百姓和自己的 “忠义” 之名,一度想牺牲哪吒。哪吒在这样的困境中,既要对抗外界对他的偏见和追杀,又要面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挣扎,他的每一次反抗,都是对阐教强加于他的 “天命” 的挑战 。
而孙悟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从花果山的石猴诞生,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闯龙宫、闹地府,搅得三界不得安宁。他大闹天宫的举动,更是将他的反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不满天庭的腐朽和不公,不愿被天规束缚,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天庭的权威。但孙悟空并非是一个纯粹的破坏者,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他逐渐展现出了对众生的慈悲和守护之心。他一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和师弟们的安全,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当他看到陈塘关百姓面临阐教的威胁时,以他的性格,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他深知弱小百姓在强权面前的无奈,就如同他曾经看到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被天庭欺压一样,这种相似的经历会激发他内心深处的正义感,驱使他挺身而出。
孙悟空的战斗履历,那可是相当耀眼。
大闹天宫时,他以一人之力硬抗十万天兵天将,在天庭的重重围剿下,犹如战神下凡,打得天兵天将丢盔弃甲,毫无还手之力。与二郎神杨戬的那场巅峰对决,二人斗智斗勇,变化多端,从天上打到地下,直杀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最终还是太上老君用金刚琢偷袭,才让孙悟空暂时被擒。
即便如此,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孙悟空不仅没有被炼化,反而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实力更上一层楼。
后来面对如来佛祖,他虽被镇压在五指山下,但能让如来使出如此手段,也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已达圣人之下的巅峰。
反观阐教十二金仙,在封神之战中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
面对截教三霄娘娘的九曲黄河阵,他们毫无招架之力,被一网打尽,顶上三花被削去,千年修为毁于一旦,沦为凡人。
要知道,顶上三花可是他们实力的象征,失去了三花,就如同失去了根基,实力大打折扣。
在面对截教中游弟子余元时,十二金仙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用捆仙锁抓住了他,却还得依靠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才能将其击杀,这无疑是对他们实力的一种讽刺。
从这些战绩对比来看,孙悟空的实力是靠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他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对自身实力的极限挑战,而阐教十二金仙则在封神之战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他们对法宝的依赖程度过高,自身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明显不足,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缺乏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去应对。
如果孙悟空与阐教十二金仙对上,就如同职业选手与青铜玩家的对决,胜负似乎早已注定。
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他的本命法宝,也是他最强大的武器。
这根棒子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随心变化。在战斗中,金箍棒专破肉身防御,凭借着其巨大的力量和强大的攻击力,往往能给敌人造成重创。在封神时代,修士们大多注重元神的修炼,而轻视肉身的锻炼,因此他们的肉身相对脆弱,一旦被金箍棒击中,后果不堪设想。例如,余元虽然也是一位实力不俗的修士,但在面对金箍棒的攻击时,也难以抵挡,被一击重创。
阐教金仙们的法宝种类繁多,看似强大,但在面对孙悟空时,却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像捆仙绳、遁龙桩这类控制类法宝,对于精通变化之术和解尸法的孙悟空来说,根本无法束缚住他。
孙悟空在面对九灵元圣的擒拿时,就曾多次运用变化之术成功逃脱,可见他对于这类控制类法宝有着很强的免疫能力。
九龙神火罩、五火七禽扇等伤害类法宝,虽然威力巨大,但需要近身释放,而孙悟空可以凭借着筋斗云的速度优势,与敌人保持距离,进行远程消耗,让金仙们的法宝难以近身。至于钉头七箭书这类规则类法宝,需要知晓敌人的生辰八字才能发挥作用,而孙悟空是石猴出身,无父无母,不在五行之中,没有生辰八字,因此天然免疫这类法宝的攻击。
可以说,阐教金仙们的法宝体系虽然庞大,但在面对孙悟空的 “无赖式打法” 时,多数法宝都沦为了摆设。他们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应对孙悟空的速度、变化和强大的肉身防御,唯一可能对孙悟空构成威胁的,或许只有需要圣人出手的规则类杀招,如如来的五指山,但阐教金仙们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是孙悟空镇守陈塘关,本质上是一场「非线性强者」对「体系化教权」的降维打击。
从实力对比来看,孙悟空守住陈塘关、击退阐教,不仅是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实现反推。
阐教十二金仙虽然在封神体系中地位尊崇,但他们的上限也仅仅是「逼出圣人出手」。
然而,在剧情设定中,圣人(如元始天尊)受封神大劫规则限制,无法直接干预凡人战场。这就意味着,金仙们在面对孙悟空时,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来突破他的防御,更无法对他造成实质性的威胁。而孙悟空就像是拥有「免死金牌」一般,在战场上肆意纵横,让金仙们无计可施。
哪吒的故事,是一个在规则内打破规则的过程。他虽然身负魔丸的命运,但始终在阐教所制定的规则框架内挣扎求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孙悟空的存在本身,就是规则的一个巨大漏洞。
他不受任何规则的束缚,无论是天庭的天规,还是阐教的教义,对他来说都如同废纸一般。
当陈塘关的危机从「魔丸的身份认同」转变为「个体对抗系统」时,孙悟空的胜利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战力对比。
他的每一次战斗,每一次反抗,都是对「权威合法性」的一次深刻解构。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凭什么上位者的一句话,凡人就得赔上性命?凭什么那些所谓的神仙可以高高在上,随意决定众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