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热映的《哪吒2》斩获了158亿票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性奇迹!但正所谓“喜马拉雅山有多高,马里亚纳海沟就有多深”,还有一部投资十亿却赔傻了的《蛟龙行动》,创造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票房惨案!
自从《战狼2》冲过五十亿,《红海行动》冲过三十亿,《长津湖》狂扫近百亿,无数人用钞票堆砌战争巨制,偏偏汇集黄轩、于适、王俊凯、张涵予、段奕宏、李晨主演的《蛟龙行动》用惨败票房撕碎资本幻想。
这部曾被博纳影业寄予厚望的《红海行动》续集,从“于冬绝不撤档”的豪言壮语到连夜跑路的狼狈,从“黑水军背锅”到观众没兴趣买票,再到重新剪辑暑期档末期再上映,反而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依旧惨败!
导演林超贤曾凭借《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在军事动作片领域名声大噪,其对大场面的把控,紧张刺激的动作戏呈现能力备受认可!但他近年走了下坡路,《爆裂点》票房惨败后,没吸取教训,就拍了《蛟龙》!
《蛟龙行动》耗费十亿巨资砸在哪里?除了明星们很花钱,按照1:1比例打造了120米长的潜艇,在水下特效制作方面更是投入巨大,美术组近200人参与,最多时1300余人的庞大团队,足见其制作规模的宏大。
于冬为首的博纳影业,以前靠发行中港合拍片起家,近年他们转型拍主旋律大片,《智取威虎山》《中国机长》《长津湖》都没少赚。但自从《中国医生》《无名》起,他们对剧本把握一塌糊涂,就惦记骗钱!
《蛟龙行动》的剧情漏洞多到观众吐槽“侮辱智商”,例如外国反派们没事潜水炸火山,典型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再如潜艇长在生死关头吹口琴煽情,完全违背军事常识和潜艇静音作战原则。
蒋璐霞饰演女性角色佟莉拍摄149天,成片戏份却不足5分钟,从宣传期的“女蛟龙”沦为惨死的工具人。她手被炸烂后,镜头特写她血肉模糊中“吃糖止痛”,只为呼应前作泪点。 观众痛斥:“血腥煽情,侮辱智商! ”
黄轩和于适演的突击队兄弟,为父仇反目成仇。韩骁(于适饰)为“报复”孟闯(黄轩饰),竟在战场对他开枪,最后又强行和解。 观众吐槽:“打仗还玩兄弟狗血互撕,当观众三岁? ”
眼见《蛟龙行动》在春节档票房和口碑失利后,博纳老板于冬不仅归咎于“饭圈恶意差评”,还推出“不满意可退票”措施,被观众嘲讽“输不起”。他路演时高喊“绝不撤档”的豪言壮语,最终灰溜溜撤档,真是惨遭打脸!
春节档上映时仅收获3.93亿票房,意味着十亿成本,血本无归!于冬心有不甘,对影片进行重新剪辑,推出特别版重映,期望能挽回局面。可惜事与愿违,重映三天票房仅1461万,专业平台预测最终落点也仅2800万。
重新剪辑的新版多了什么?原版“核潜艇侦察外星潜航器”被弃,新剧情设定“未来某日”:雇佣兵劫持“深蓝3号”平台抢夺军用潜航器,蛟龙小队深海营救。去掉科幻标签,改称“中国首部深海军事巨制”。
《红海行动》的张译、黄景瑜、海清都不演了,黄轩、于适、王俊凯还没那么强大的号召力,故事和人物也差劲!当十亿投资的《蛟龙》撞上观众冷眼,这场“军事大片”无论是否重新热映,早已埋下崩盘伏笔。
春节档同期,《哪吒2》《唐探1900》《封神2》《熊出没》等多元化题材更符合市场需求,暑期档《捕风追影》《浪浪山》《南京照相馆》霸占大盘,《蛟龙行动》仍试图用爱国标签掩盖内容空洞,同样惨遭市场抛弃。
《蛟龙行动》的撤档重映操作也被视为“捞钱未遂后的战略性撤退”。片方宣布将制作“特别版”择日再映,但观众并不买账。此前,《李雷和韩梅梅》《红毯先生》等片撤档重映均未逆袭,证明市场不会为“回锅肉”买单。
于冬在接受采访时,对《蛟龙行动》的亏损原因做出了解释。他首先提到,严重低估了《哪吒2》的市场统治力是关键因素。
《哪吒2》在春节档犹如一匹超级黑马,占据了近80%的排片和票房,在其强大的虹吸效应下,《蛟龙行动》的排片和票房空间被极大压缩,即使投入再多宣传资源也难以激起大的水花 。
同时,博纳影业行政总裁蒋德富也补充指出,《蛟龙行动》题材特殊,过审速度较慢,导致定档最晚,宣传起跑滞后,后续想要追赶十分困难。
《蛟龙》的惨败标志着新一代观众对资本套路的彻底觉醒。大制作+流量+主旋律的公式已然失效,观众既要火爆爽感,更要故事走心。本片的溃败证明,靠爱国标签当遮羞布的时代已彻底结束,侮辱观众智商必遭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