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那英,凭什么在剧本化综艺里杀出重围?》
谁能想到?在《花儿与少年》这档节目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竟是57岁的那英。开播前,观众的注意力全在那些优雅得体的女星身上,担心她心直口快的性格会惹出风波。可结果呢?她硬是靠着一股子不矫揉造作的劲儿,从备受质疑的“刺头”逆袭成了观众眼里的“宝藏姐姐”。
真实,成了综艺里的“奢侈品”
如今打开电视,明星们不是在镜头前硬拗“独立女性”的人设,就是照着剧本演“模范夫妻”,连吵架都像在背台词。去年某位顶流在慢综艺里假装下地干活,结果被扒出是助理代劳,粉丝还强行解释“只是体验生活”——这种虚假套路,观众早就看腻了。
可那英呢?她蹲在蓝莓丛里大快朵颐,果汁沾到嘴角也毫不在意;分冰棍时二话不说直接动手切,压根不搞“你们先选”的客套戏码。网友直呼:“这种真实感,比那些精修摆拍强一万倍!”
撕掉滤镜,活出“反内耗”人生
有人说她敢这么真实,无非是仗着资历深。但更关键的是,她恰好戳中了当代人的焦虑痛点。当团队为住宿问题纠结时,她一句“有床睡就不错了”瞬间化解拧巴;多少人点个外卖能犹豫半小时,发条朋友圈都要担心没人点赞,而那英这种“懒得琢磨没用的事”的态度,反而让人看得心头一颤。
她的体力更让年轻人自愧不如。白天行程跑下来,同行的年轻嘉宾累得瘫倒,她却还能活力满满地串门聊天;对比某同龄女星走两步就喊累、全程靠助理搀扶,那英简直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多少人未老先衰的状态。
真性情≠低情商,分寸感才是关键
那英的真实从不是莽撞。分冰棍时她主动动手是爽快,但队友犹豫时她又能条理清晰地帮忙分析,不抢风头也不甩锅。这种“该直接时不含糊,该细腻时不越界”的分寸感,恰恰是许多标榜“真性情”的人学不来的——毕竟,把刻薄当直爽,和把真诚当智慧,完全是两回事。
当屏幕里的表演越来越多,那英这种“活人感”反而成了稀缺资源。你说,这样的她,算不算给娱乐圈狠狠撕开了一道透气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