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九三阅兵”现场采访时,清唱《我的中国心》,一开口就让全场沸腾。
几十年前的旋律,响彻在最庄严的场合,引发巨大关注。
张明敏走下观礼台那一刻,声音不高,却很坚定:“那年28岁第一次来北京,我唱了《我的中国心》,现在69岁,我又唱一遍。”
1983年,他登上央视春晚,第一次在大陆舞台唱起这首歌。
当时的电视还不高清,观众却一眼记住了那个有些紧张、穿着西装、带着香港口音的青年。
歌词是黄霑写的,旋律抓耳,唱词扎心。
香港回归还没开始谈,普通人听到这首歌,就已经热泪盈眶。
张明敏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在香港本职是老师。
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被引荐去灌录爱国题材的歌曲。
唱完《我的中国心》后,收到上百封来自内地的信,有老师的,有工人的,也有学生的,都说“听了这首歌,就觉得自己也想做点什么”。
当时的他被定义成“第一代港人歌手进京”。这种标签不轻。他自己也说,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唱歌,腿是抖的。
但他唱完之后,没有后悔。
这次他再登北京的观礼台,是因为收到“九三阅兵”观礼邀请,他毫不犹豫地接了。
他穿了正式上装,没有造型设计团队,也没有宣传视频。
有人用手机录了视频,上传网络后,播放量爆了。
评论区清一色说:几十年了,还是他唱得最动情。
阅兵结束后,张明敏接受了简单采访。
他没说太多口号,只说:“今天看阅兵,心情跟小时候看父亲穿军装一样激动。”
提到自己父亲是国民党背景,后来留在香港开学校,教中文,他小时候就听父亲说过,“不管我们在哪里,心不能丢。”
张明敏说,这句话后来变成了他唱歌的信条。
他不求红,也不争名利,他觉得一首好歌能留几十年,已经足够。
他还讲自己以前来北京,语言不太通,怕路也怕问人。现在坐高铁、刷健康码,一切都方便多了。
张明敏这次没有接受商业演出邀请。
特意说清楚:“来这趟,只是为了看祖国。”他的词很少,情绪很多。
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和“流量”没关系,和“热搜”更没关系,站在那,就是一个来自香港的普通老歌手,在几十年后还记得歌词,在几十年后还愿意唱给祖国听。
张明敏这次来北京,没有任何商业赞助,拎着双肩包,出关入关全是自己办手续,还特意叮嘱“不要安排欢迎仪式”。
他说自己已经69岁,不想再折腾排场了。
没有让人安排专访,但愿意和媒体聊几句,他聊得不多,句句都是心里话。
他说自己这一辈子没赚大钱,也没混进什么圈子。
当年唱完《我的中国心》,确实风光过几年,后来淡出,是因为他不想重复一首歌混吃一生。
他没有骄傲,说,歌曲的火,是因为当时大家需要那个情绪,只是“恰好成了那个通道”。
张明敏曾经做过一阵教育工作,带学生唱歌、学普通话。
不喜欢包装,不会营销。
说起“粉丝”这个词,他笑了一下,说:“我那个年代,大家都是听众,不讲追星。”
现在再听他说这些,格外真实。没有情绪煽动,也没有文艺腔。
他没有掉泪,也没有说“热泪盈眶”,话讲出来,比喊口号更动人。
讲到香港的变化,说自己小时候读的是中华文化,唱的是唐诗宋词,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接触祖国的渠道更多了,情感却变淡了。
说自己理解这种“淡”,时代不一样,生活节奏快,信息太多,人容易浮躁。
还说:“我当年唱歌,是因为觉得心里有东西憋着,不唱难受。现在的人,可能都在忙着证明自己,也没错。”
语气不急不缓,语调也没有起伏,每一句,都像是写信,不是讲演。
说,这次来北京,不打算录新歌,也不会接节目邀约。
他已经答应太太,回香港后要养狗种花,去图书馆看书。
但如果还有人愿意听他唱歌,他说,还是会唱,就算唱不动了,也会讲一句:“祖国进步了,我看见了。”
这话没人教他,也没人让他说。他愿意讲,说明心里认了。
《我的中国心》是张明敏和黄霑合作的经典。
那时候,香港电影火到东南亚,国语歌却还没走出香港小圈子。
张明敏这首歌,第一次把“港人情怀”唱进内地。
歌里那句“虽然身在他乡,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成了很多游子心里的台词。
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认同,也是无数人对祖国的寄望。
张明敏也因为这首歌,在1980年代被很多内地人视为“自己人”。
哪怕他说话有港腔,哪怕他不住在内地,大家都觉得他靠得住。
这首歌在春晚上唱响后,被反复重播。那年,录像机还是奢侈品,很多人甚至用录音机反复放。
他那种清澈、硬气、没有任何拖腔的唱法,给那个年代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大中国》《中华儿女》《万里长城永不倒》等歌曲也流传开来,《我的中国心》成了第一道情绪洪流的闸门。
张明敏不喜欢讲“代表香港”这种词。
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唱歌的人,音乐能传递的东西,不用标签就能传达。
这次他在现场清唱的,不只是歌词,而是一种文化认同。
阅兵当天,不止张明敏一个人被邀请,还有内地老艺术家、海外留学生代表、抗战老兵后代等。但他这个身份,意义特殊。
他代表了一种老一代港人的情感方式——克制但坚定、含蓄却清晰。
这种安静,比任何掌声都更真。
音乐的力量,就是这样,不用炒作,也不用流量。它自己走路。
张明敏这次返京,没有官方大肆宣传。
当他的身影出现,当那首歌唱响,人们就知道,这不是怀旧,这是连接。
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香港与祖国,连接一个歌手与亿万人心里的共鸣。
他没有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北京”,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他用最朴素的方式,对祖国说了一句告别,也是告白。
参考信息
《张明敏69岁返京观礼阅兵,清唱〈我的中国心〉全场动容》·腾讯新闻·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