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这话,最近在岳云鹏身上算是应验了。
最近在一个厨艺节目里,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被淘汰了,按理说选手被评委淘汰,本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谁也没想到,后来岳云鹏的一句点评,却直接让网友炸了锅,直接骂他“德不配位”,甚至连他的评论区都沦陷了...
先来说说中国选手全进华,他是广东湛江农村的,今年四十出头,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流动席厨师,他能上节目,多少沾了妹妹全红婵的光。
节目组一开始想把他包装成“冠军背后的哥哥”,可他自己挺实在,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工装,操着一口带雷州口音的普通话,就想凭着手里的手艺说话,他要做的,是最地道的广东白切鸡,为了这道菜,他真下了功夫。
鸡是自家院子养了半年的走地鸡,每天喂五谷杂粮,不是那种几十天就出栏的速成鸡,就连蘸料都有讲究,就想着把老家最正宗的味道带到舞台上,毕竟这也是妹妹全红婵最爱吃的菜。
比赛那天,全进华端着刚蒸好的白切鸡上台,鸡皮黄澄澄的,看着就紧实,可评委们一尝,脸色就变了,有评委直接说“这鸡太老了,嚼着费劲,跟啃树皮似的”,还有人说“不够嫩滑,一般人吃不惯”。
全进华当场就愣了,站在那有些手足无措,好半天才小声解释,在广东当地,白切鸡就讲究这个紧实劲,养半年的鸡才有“鸡味”,那些养三四十天的速成鸡,肉是嫩,可没什么味道,本地人根本不买账,可评委们没接话,最后打分下来,他还是被淘汰了。
下台后他倒挺坦然,说自己把能做的都做到了,用的是最好的鸡,按最老的法子做,结果怎么样,只能看大家的口味,强求不来,可谁想到,这事还没算完,因为评委岳云鹏的一句话,风波突然就变大了。
岳云鹏是节目组请来的“大众评委”,本来是想靠他的幽默带动气氛,他尝完鸡,半开玩笑地说“确实有点硬,可能是当地的味道”,这话听着像是想打个圆场,可一播出,网友立马炸了锅。
广东的网友最先不乐意,跑到岳云鹏的评论区留言,说他一个说相声的,不懂白切鸡就别瞎点评,老广吃白切鸡就认养半年的走地鸡,这才是正宗的味道。
还有人觉得他这话太圆滑,两边都想讨好,结果两边都没落到好,没几天,岳云鹏的评论区就被骂声盖满了,连带着节目官微的评论区都不得不关掉。
其实当时还有个专业评委周晓燕,是做淮扬菜的老手艺人,她点评的时候说全进华火候控制得挺好,白切鸡讲究的“三浸三提”都做到了,还说粤菜对鸡龄的讲究,其实就是为了那股 “鸡味”,可这话没多少人注意,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岳云鹏身上了。
随着岳云鹏被骂,大家慢慢聊开了,发现这事说到底,还是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闹的,广东人吃白切鸡,讲究的是鸡本身的味道和肉质的嚼劲,鸡养的时间越长,“鸡味”越足,市面上那些养一两个月的速成鸡,在他们眼里根本算不上“正经鸡”。
可北方和江浙一带的人,吃鸡肉更偏爱嫩滑的口感,觉得嚼着费劲的肉不好吃,评委里有不少不是广东的,按自己的口味评判,觉得全进华的鸡老,也在情理之中。
说白了,饮食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真没什么对错可言,全进华后来在网上分享做白切鸡的视频,也提到了这一点,说饮食这东西,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舒服顺口才是最重要的。
吵着吵着,大家又把目光放到了节目评委的配置上,这档节目请的评委分两类,一类是周晓燕、邱琼这样的专业厨师,懂做菜的门道;另一类是岳云鹏、潘玮柏这样的明星,说是“大众评委”,代表普通观众的口味。
节目组这么安排,估计是想兼顾专业性和观赏性,既有行家讲门道,又有明星吸引眼球,让不同的观众都能看得进去。
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之前有一期,潘玮柏因为觉得一道扬州炒饭卖相不好就给淘汰了,被网友骂“外行指导内行”,这次岳云鹏又因为点评白切鸡被围攻,说到底,还是明星评委和专业评判之间没找到平衡点。
美食节目其实一直面临这个难题,要是全请专业评委,讲的都是火候、刀工这些专业术语,普通观众可能听不懂,觉得没意思。
可要是请太多明星评委,又容易因为不专业被吐槽,毕竟做菜和唱歌、说相声不一样,不是凭着“爱吃”就能评得明白的,看来想让美食节目让所有人满意,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虽然全进华在节目里淘汰了,可他的人气反倒涨了不少,他开始做三农主播,帮着村里卖农产品,自家养的走地鸡、种的蔬菜,每次直播都卖得挺好。
全红婵一家子都是这样实在的人,妹妹拿了奥运冠军,也没飘,照样踏踏实实训练,全进华不管是做流动席厨师,还是上节目、做主播,都本本分分,从没想着靠名气走捷径。
一道白切鸡引发的风波,闹了一阵也就过去了,可回头想想,这事还挺耐人寻味的。
饮食这东西,从来都跟家乡的味道、从小的习惯绑在一起,没有绝对的好坏,不过是各有所爱罢了。
美食节目要是能多懂点这个道理,少用一套标准评判所有味道,多给不同地方的特色留点空间,或许就能少些争议。
而全进华这样的实在人,不管是做菜还是做人,都透着一股让人舒服的真诚,这大概就是他淘汰了还能圈粉的原因吧,说到底,不管是吃饭还是做事,实实在在的,总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