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11年那会儿的网络热事,很多老网民肯定还记得“五道杠少年”黄艺博和他的同学孙童吧。那时候微博刚火起来,一张照片就把这两个小孩推到风口浪尖。黄艺博因为肩上那五道杠标志和一身“官味”被推上热搜,孙童则因为镜头里一个不经意的表情成了“不屑弟”。现在2025年了,十年多过去,这俩人的人生轨迹完全不一样,有人说黄艺博输了,孙童赢了,但真要这么简单分胜负吗?
先说说这事儿怎么起的。2011年4月,黄艺博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他当时13岁,出生在1998年2月12日,武汉一个干部家庭。爸是公安局政工处的副处长,妈在警备区干政委。这孩子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两岁开始看央视新闻,七岁每天读报纸,十一岁就当上武汉市少先队副总队长,那五道杠就是市级标志。媒体一宣传,他的照片到处传,里面有他看报纸、探望病人的样子。网友一看,这小孩表情严肃,姿势像大人,马上就炸锅了。有人觉得他太早熟,像小官僚,吐槽声一片。武汉市少先队后来解释,五道杠是市副总队长的标志,四道杠是区级,三道杠是校级,但这没止住网上的议论。
就在这时候,5月4日,东方卫视播了个新闻,采访黄艺博。镜头扫过教室,孙童坐在后排,听到黄艺博发言时,表情有点不对劲,嘴角一撇,眼睛斜了斜,就这么个瞬间被抓拍下来。视频一上网,孙童的表情瞬间火了,大家觉得这才是普通小孩的反应,对黄艺博那种“完美”形象不买账。网友们开始做表情包,孙童成了“不屑弟”,代表了大众对那种刻意包装的抵触。黄艺博那边呢,舆论压力大,家里人一度关门不出,媒体围堵,生活乱套。孙童倒低调,没出来蹭热度,继续上学。
这事儿闹大后,五道杠标志在2012年被全国少工委叫停,说不符合规定。黄艺博的博客开通了,只发了点前言和图片,引用古语表达志向。他爸妈接受采访,说孩子上网只看新闻,不玩游戏。但网友还是质疑照片摆拍,觉得太假。整个事件反映出当时大家对教育的看法,一边是羡慕“别人家孩子”,一边又讨厌过度包装。这俩小孩无意中成了镜子,照出社会对小孩成长的纠结。
时间拉到中学阶段。黄艺博2013年中考,本来报考湖北省水果湖高级中学,分数没够上,后来通过调整被录取。他在高中当团委副书记,组织活动,继续保持活跃。孙童呢,中学成绩中等,不太突出,但也没啥负面新闻。两人同班那会儿,孙童就是普通学生,喜欢物理,调皮点,但没像黄艺博那么光环满身。
到了2016年高考,黄艺博的分数是477,没过湖北一本线。他通过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招生面试,本来有机会进武大,但分数不够,最终去了武汉学院,一所民办大学,读英语专业。在大学,他还是活跃,主持活动,当团委干部。孙童那边,高考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一所985高校。他高中后期发力,成绩上来了。
毕业后,两人路子更分明。黄艺博大概2020年从武汉学院毕业,进了武汉饿了么公司,做团组织管理工作。2025年现在,他还在那儿,负责公司内部团委事务。网上有些说法说他2021年被特招当公务员,升正科级,但查了最新消息,还是在饿了么干着。孙童从华中科大毕业后,出国深造,进了哈佛大学,继续物理研究。现在他应该在国外搞学术,具体细节不多,但路径是往科研走。
看到这儿,有人肯定想说,黄艺博从小荣誉一大堆,结果高考失利,进民办学校,工作也一般;孙童当年“不屑”,现在哈佛高材生,这不是明摆着谁赢谁输吗?但话说回来,人生真就看学校和工作定输赢?黄艺博的经历确实有点遗憾,早年被媒体捧上天,压力大,网友嘲讽多,可能影响了学习。但他也没垮掉,在大学和职场继续发挥组织能力,那“官味”说不定帮他适应管理工作。饿了么是阿里系,公司团委工作稳定,收入不差,在武汉过日子够用。他没去体制内,可能因为分数限制,但也没闲着。
孙童呢,从普通小孩到哈佛,确实励志。他没被光环裹挟,高中发力,大学选物理,毕业出国。这路子稳扎稳打,但也得承认,他家庭普通,没黄艺博那种资源压力。哈佛是牛,但学术路苦,未来搞研究不一定轻松。网上有些人怀疑孙童上哈佛是编的,因为太完美,但多方消息都这么说,应该是真的。
话说回来,这事儿也提醒家长和学校,别急着给小孩套光环。教育不是比谁杠多,而是帮他们找准方向。黄艺博的五道杠没了,但他人还在努力;孙童的不屑表情成了梗,但他用行动证明自己。十年后看,谁也没彻底输掉,只是人生阶段不一样。或许黄艺博未来升职,孙童回国创业,谁知道呢?生活本就没标准答案,别总盯着谁上哈佛谁进民办。
最后,真的有输家吗?黄艺博没进名校,但职场稳;孙童哈佛牛,但学术压力大。人生马拉松,十年才起点。或许他们自己都不觉得输赢,就在过日子。咱们旁观者别急着下结论,多想想自己的人生,别总比别人。教育目标是让每个人找到位置,黄艺博在管理,孙童在科研,都在贡献力量。谁知道再过十年,又啥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