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京官方披露,3名机关干部用公家的充电桩给自己的私家小车充电,被批评,还补齐了电费。
1999年春晚赵本山、宋丹丹表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宋丹丹回忆困难时期,利用给生产队放养的机会,从羊身上薅羊毛,给赵本山织了一件毛衣,一度“薅社会主义羊毛”成了热词。
说白了,都是薅单位的羊毛,这在小县城体制内,并不是才出现的事,一直来薅单位羊毛的事都存在。
大家都认为是小事,大家都在薅,习以为常,大家都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事,领导见了也睁只眼闭只眼,谁也不说,谁也不管,因为谁都可以薅单位的羊毛。
那个体制内人员敢打保票,自己从来没有薅过一点单位的羊毛?
今天,咱就细数一下那些薅单位羊毛的事,看你有没有。
0 1
给孩子打印作业
孩子上学,老师会布置一些需要打印后才做的作业,打印作业是家长都做过的事。
在单位上班,桌前都有电脑,都有打印机,看到群里老师发的作业,毫不犹豫就在办公桌前的电脑上打印了。
还有,家长想给孩子多布置点作业,练习练习学过的内容,那么网友搜索,把好的资料和试题,就在办公桌前的电脑上打印了。
可以说,有中小学的家长,一半以上的都会利用公家的电脑和打印机给孩子打印过作业。
你有过吗?
0 2
拿过单位的笔墨纸砚
体制内,办公用的笔墨纸砚基本都是充足的,也是不计数的,你用多少是多少,只要缺,给会计喊一声就给你配置到位。
那么,体制内人员就可以随便把单位的笔墨纸砚拿回家,是顺手牵羊的事。拿回家备上点,万一哪一天用上呢。
有学生的更不要说了,打印纸拿回家,供学生画画、写手抄报、叠手工用,比也拿回家让孩子平时用用。
还有,那盒别针、订书针、刀片、抽杆夹、卫生纸、稿纸等等这些家里用得上的小东西,都会有。
反正自己单位都有,不拿白不拿。
0 3
公电私用没得说
充电桩太大了,而且不是本单位的,是好多单位都用的,所以被发现了,所以被处理了,要是只私用一下本单位的电,没人会说。
年纪大的人,早上有熬茶喝的习惯,很多人把电炉子拿到单位,每天早早来到单位,用单位的电熬茶喝。甚至,把单位里喝茶的人都约在一起,慢慢熬茶,慢慢喝,边聊天边喝茶,不亦乐乎。
充电更是理所当然的事,给手机充电没得说,上班也需要手机,成功点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为了工作,但还有充电宝、电须刀、耳机,但凡小的充电东西,都可以拿到单位去充电。
0 4
用办公室的电话聊天
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话,你可以用办公室里的电话给父母打电话,给同学打电话,给朋友打电话,想聊多长天就聊多长,打电话没有限制对象,没有限制时长。
有的单位还好,长途电话费钱,就把长途锁死了,短途电话随便打,打长途要向办公室申请。
现在微信用的多,电话少了,用公家的电话聊天的也少了,但依然存在。
0 5
更有甚者,胆子大一点的,脸皮厚一点的,把单位的花搬回家了,把单位的字画拿回家了,把单位的插座拿回家了,把单位的笔记本电脑拿回家了。
但凡能拿的东西都可以拿回家。
以前,薅羊毛最大的是公车私用,经过几年治理,公车私用现在基本没有了。
0 6
人都有占点小便宜的心态,薅单位羊毛就是占公家的便宜,是一种微腐败,这是秃子头上的疤痕明摆的事。
但这点小事,也没个制度管理,也没人去制止,就这样理所当然地发生着。
南京处理了3名用公家充电桩给自己的私家小车充电的公职人员,一下子,大伙儿都感觉不平衡了,有人说,自己的电话办公怎么没人说,开自家的车去上班怎么没人说,还有人说,这点小事就处理人,寒了公职人员的心。
你可知道,大家都薅单位的羊毛,一年就会多少额外支出?
首先,形成制度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哪些事不能做,做了怎么处理,按照制度管理,才会赢得民心。
其次,加强监督检查。都因为小事,没人去说,没人去管,单位不管,当然大家心中形成习惯。有人管了,都会明白,公家的羊毛不能薅,谁还会去因为这么点小事去违背纪律呢。
第三,形成公私分明的共识。公私分明,都知道这事,但具体执行起来,也难,有时候会用私家的东西去办公事,像开私家车去办公事,有时候拿公家的东西办私事,公私没有明确的认知分明,就会出现薅单位羊毛的事。
你薅过单位的哪些羊毛?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