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对于朦胧离世的第一反应,竟会在网络上掀起如此大的风波
9月11日,当“青年演员于朦胧坠亡”的消息开始在网络上传播时,和许多人一样,邢菲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希望是假的,一定是假的”,
这原本是种本能的情感反应,却意外地把她推向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不少人质疑她为什么不先私下求证,而是选择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声
甚至有人直言她是在“蹭热度”、“博眼球”
明明是一份真挚的友情,却被解读得如此不堪,这让人不禁想问:我们的网络环境怎么了?
说起来,邢菲和于朦胧的友谊可不是什么塑料情
2020年他们合作《明月曾照江东寒》时,于朦胧已经凭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了一定知名度,而邢菲还是个新人
有场淋雨戏,邢菲冻得直发抖,于朦胧悄悄把自己的保暖毯披给她,还暖心安慰说:“别感冒,戏重要,身体更重要。”
这种细心和温柔,让邢菲一直记在心里
后来邢菲走红后还说:“朦胧哥教会我,温柔比流量更重要。”
2023年邢菲生日时,还收到了于朦胧手写的《小王子》绘本,扉页上题着“你比玫瑰更懂驯服”
这些点滴细节,远比那些表面热闹实则空洞的娱乐圈友情真实得多
了解这份背景后,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邢菲的第一反应是在网上表达不信任这一消息
那是一种拒绝接受残酷事实的本能,是希望好友突然现身辟谣的迫切期待
而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精心计算的炒作
不得不说,邢菲的演艺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她出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6岁就被体校选中学习杂技
17岁那年,杂技团散了,她揣着几百块钱就开始了北漂生活
不是科班出身的她,从小角色演起,参加了《一年级》、《演员请就位》等综艺,也出演了《旋风少女第二季》《恶魔少爷别吻我》等剧,但一直没什么水花
2019年与林一合作的《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让剧火了,但她本人仍然不温不火
直到《生万物》里的“宁苏苏”一角,才真正让她迎来了事业转折点
有意思的是,起初这个角色并不是找她的,而是导演找不到合适人选时,老戏骨迟蓬推荐了她:“我看邢菲这姑娘挺合适的,她平日里大大咧咧的。”
宁苏苏这个角色确实很有挑战性,既要演出地主家女儿从小养尊处优的天真烂漫,又要演绎被封建婚姻压迫后的绝望
很多来试镜的演员,不是演成了傻白甜,就是表演痕迹过重
直到邢菲试演“替姐姐出嫁”那场戏——当得知姐姐回来了但婚姻无法改变时,她的眼泪连成串地滚落下来
那一刻,导演就知道宁苏苏非她莫属
拍摄过程中,秦海璐曾感叹被邢菲的表演震撼,倪大红也称赞她演戏不端架子,敢把脸挤成抹布,认为她以后的戏路一定会很宽
杨幂同样对邢菲小小身体爆发出的能量感到不可思议
从一个北漂杂技演员到备受认可的影视新星,邢菲走了整整十年
正因为这份来之不易,她此次的遭遇更让人感慨
一个努力了十年才看到曙光的演员,却因为表达对好友的悼念而遭到网络暴力,这确实令人心痛
于朦胧的离去让所有人都感到难过
合作过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温柔善良、很谦逊的人
我们怀念他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保护那些真心悼念他的人?
在真假难辨的娱乐圈,那份笨拙而直接的关心,或许才是最该被珍惜的
这件事情也让我们思考:在网络时代,我们是否对公众人物过于苛刻了?
当他们保持沉默时,我们批评他们冷漠;当他们表达情感时,我们又质疑他们动机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对最基本人性的信任?
邢菲后来删除了最初那条“希望是假的”的发文,重新发了“愿于朦胧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但那些攻击她的言论已经传播开来,对她刚刚有起色的事业造成了影响
在这个人人都是评论家的时代,我们敲打键盘的同时,或许应该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死亡本身已经足够沉重,何必让生者还要承受额外的伤害?
真情实感不应该成为攻击的靶子,愿我们都能以更善良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