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后称《花少7》)在幽默这一块, 已经拉满了。
嘉宾一起做饭,花字破天荒写上了每个人分工。
谁切洋葱,谁剥蒜都标注得明明白白,好一个工作留痕。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不仅如此,还预判了观众的预判。
刚见面时,陈数给大家做西红柿炒蛋,装盘时用手撒了一把香菜,花字贴心打上:已洗手。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后来旅游时,张晚意蹲在地上擦地,生怕被误会,特别对着摄影机反复解释:
“这是地巾,不是酒店的毛巾。”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真是时过境迁,“撕X综艺”鼻祖《花少2》播出十年之际,该节目竟然也开始有了求生欲。
这是内娱综艺在畏手畏脚里逐渐无聊的缩影?还是真心换真心的综艺神作前兆?
聊聊。
“原来《花少》的行李,是可以不超重的啊。”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上一季《花少6》出发时摆满了30多个箱子,超重费付出去1.4万多元,后续还有4次转机。
接连超重,不仅扣了团队经费,还差点误机。
《花儿与少年6》
行李超重几乎是旅行综艺的“传统艺能”。隔壁《一路繁花》中也出现过超重150公斤的场面。
付了超重费后,团队吃饭经费紧张,才有了全网讨伐的“石锅鱼之战”。
刘晓庆和李小冉因吃鱼有所分歧/《一路繁花》
争议固然带来流量,但到了《花少7〉似乎无人想要这种热度了。
于是,大家主动取舍衣服、缩减装备,出发前把行李反复称重,最终达成史上首次“零超重”。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每个人都像是刘涛附体一样,令人安心。
刘涛出发前在家评估行李箱重量/《花儿与少年》
集体似乎下定决心远离纷争,也不只是行李问题。
过往的单人采访,仿佛综艺界的囚徒困境——情景真空的后采,让嘉宾可以私下表达,方便节目组蒙太奇剪辑。
如周雨彤“不喜欢别人教做事,那也没意思”,开启了被观众拿放大镜审视的序章,随便几句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花儿与少年6》
到这季,颇有点齐心协力整顿节目组的架势——
开拍前,导演问:房车3个床位,帐篷4个床位,你怎么分?
任谁都能看出是在阴阳《花少2》里的名场面。
龚俊无奈叹气:哎哟,哪有这么多勾心斗角的,你演宫廷戏呢。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超前聚会,经费有限,买的冰棍不够分。
那英劈开冰棍分给张晚意,节目组没话找话:“你不觉得大家刚认识就吃同一条冰棍,不太合适吗?”
张晚意无语回怼: “我们是同分一条冰棍,不是一起嗦了一条冰棍,好吧!”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最小的妹妹张雅琪后采时,节目组的提问颇有引导性。
路过的那英护娃大喊:“这纯属洗脑,人家就是一个小少女,根本不懂这些!”
行李不超重了,情绪也不超载了。
《花少》不“撕”了,开始和和美美了。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第一站最艰难的导游工作没能爆雷,由龚俊主动领下。
没有硬找苦吃,也没有大肆消费,卡得紧紧的预算居然被省下20%-30%——
因为不再交高昂的行李超重费,不再随便买天价纪念品。
连飞机餐、快餐店的番茄酱,都要打包带走,都是宝贝。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旅行中,一起该省省该花花。
下了综艺还能相聚,看片氛围其乐融融。
节目组甚至还放出了“母带”。
他们走的好像不是“花学”路线,而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图源:小红书
如此和谐,又不免被观众猜测是 “计划中的一环”。
毕竟去年《花少6》“花学复兴”,争议不断,豆瓣评分跌到3.9分,刷新系列历史最低。
口碑崩盘,观众骂声一片,嘉宾惹了一身非议。
最后导演不得不站出来公开致歉,表示:“花少团队会好好沉淀,总结经验,等准备好了再推出下一季。”
《花儿与少年》李超导演表示反思
到了这一季,就连大名都成了“同心季”,显然想要复制第五季的温暖高分路线,OS:《花少·逆风翻盘的决心》。
顶着同心二字,确实友好得令人难以置信。
也有人疑惑:这一切到底是真和谐,还是面对着镜头,一起演起来了呢?
要说《花少7》没有爆发矛盾的土壤,那是不客观的。
以“淡”为题眼的本季的难度其实很大。
前往马达加斯的地狱式交通,是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加上三四个小时的颠簸路况。
特种兵式的行程安排,几乎每天都是疯狂早起。
图源:小红书
意外也不少。
民宿电压问题突然停电,张晚意洗澡洗一半。
马思纯护照找不到,龚俊护照落飞机上。
有人晕车晕船,那英和陈数相继生病……每一天都在地狱开局。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而如此情况,还能有一种顺利、淡然的观感,那确实要归功于选角的搭配——他们全员淡人。
靠着在网上看营销号消息,也能提前把花少旅行攻略做足的龚俊。
拿着一块三合一香皂,就可以走天下的“老式”男明星,张晚意。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优雅养生,行事果断的陈数。
情绪稳定,挑选礼物数一数二用心的李沁。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挂着海绵宝宝笑,吃着情绪管理药,有亲和力的马思纯。
芒果加进去主持人小妹,张雅琪,也是高能量的类型。
出去浮潜以为快要遇上座头鲸的那刻,马思纯赶紧涂起了口红/《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唯一有“真性情”隐患的,只有小品天后,那英。
但实际,上了年纪的英子,脾气非常好,还凭借搞笑天赋盘活了场子,没她不行。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他们碰撞在一起是舒服的,自身不同的需求可以大方表达,同时也被稳稳托住。
马思纯坦白自己在吃抗抑郁的药,每天需要保持 8-10 小时的睡眠,她提前说明——早上起来可能会有点懵,这是药物反应。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第一站导游龚俊不仅听了,还记在心上。
在马达加斯加的国家公园游玩时,龚俊主动照顾她的作息,行程上特意留出休息的空间。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他们虽然个性迥然,但可以求同存异,彼此帮扶,
年长的两位姐姐,简直是水火两端。
“低能量人”陈数在长途飞行,户外游玩之后,电量一路狂掉,几乎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高能量五旬少女”那英,则生龙活虎,别人中途休息,她还要载歌载舞,结束后仍兴致盎然,称自己“没玩够”。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偏偏两个人还常被安排住在一起。陈数生病后,畏风畏寒,想要清净,她关掉了房间里的空调,制止了那英的音乐。
英子只能暂停播放嗨歌,前往弟弟的房间避暑。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性格差异的碰撞,也让一些观众开始感到紧张不适,“低能量”“矫情、难搞”,陈数成为本季遭吐槽最多的人。
图源:小红书
但在节目里,这并没有成为她们之间的隔阂。如那英说: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能互相包容才最重要。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面对意外,他们也没有在问题上过多纠缠,而是选择享受旅行中的体验。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民宿突发海水倒灌,淹进了房间里。
龚俊找前台反映问题,意外被有条不紊的解决。
而那英干脆跟工作人员跳起舞,把一场不得不进行的清理,变成了“临时派对”。
各干各的,气氛轻盈。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约好了浮潜活动,那英和陈数身体还未痊愈,于是变成分头行动。
留守的人去买菜做饭,出门“鬼混”的浮潜回来,发现家里的人准备好食材,等着他们开火吃饭。
陈数看到他们身上湿漉漉的,还提醒他们快去换衣服、别着凉,送上了贴心的姜茶。
没有以集体之名捆绑行走,反而有了意料之外的温情。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说到底,与花学背道而驰的“同心”,核心不过就是两点:
尊重不同、接纳意外。
观众笑称《花少7》集结了讨好型人,这里的所谓“讨好”,不是网上流行的内耗表达,而是想要“你好、我好、大家好”。
“花学”,并非是一个贬义词,它成于时代。
在真人秀刚刚兴起的年代,明星还没有被社交网络无限放大,他们更自然地选择“做自己”。
《花少》以有限的经费,特种兵式的打卡旅游为出发点,冲突也自然随之而来,吵架、分歧、情绪崩盘,都被镜头毫无遮掩地捕捉下来。
如《花少2》的经典名场面,许晴曾被同伴问起:“为什么上一季更开心?”
她给出的回答是:“上一季的人都正常。”
《花儿与少年2》
《花少2》被奉为名著,可谓初代“参考文献”,自此之后所有一半的爆款都像它。随着解读的深入,里面的“恶人”从许晴变为毛阿敏,到如今网友开始表示理解:“让我那么累,我也得发疯。”
花学成于时代,但时代也在变。
曾经它是一颗惊雷,让人们得以窥探明星的性情,增添情绪的燃料,
但如今,科技发展了,想要生气,不需要看综艺就能轻松达到。
刷社交平台,能看到八千公里外的糟心事,评论区则遍布撕扯争斗,观点与观点之间,越来越不可调和、难以理解。
当现实已是如此,情绪还稀缺吗?
答案,其实已经写在口碑里。
《花少》系列,第三季“无年龄差的朋友关系”,轻松自然;第五季高开9分,被认为是系列的巅峰;第七季延续温柔治愈路线,开分也在8分以上。
图源:豆瓣
戏剧审美当然多元,慢综艺和冲突型综艺各有受众。但平静的愉悦感,确实越来越显现出珍贵之处,
搭子、断亲成为流行语,人类开始和ai恋爱,社交降级成为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原子化的人类世界里,不是不需要关系,而是需要一种更舒适、更有边界感的关系。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剧照
综艺也在顺应这种转向。
无论是《花少》《桃花坞》《一路繁花》还是《再见爱人》,本质上都是一场场关系实验。只是有的节目还在用旧剧本,有的节目在试探新可能。
这些实验时而失败,时而成功,但它们始终在和观众一起尝试,去理解关系的复杂性,去寻找新的连接方式。
《五十公里桃花坞4》
《花少6》里,赵昭仪在为说错话而懊恼时,姐姐秦岚安慰她,真诚做自己,最重要的是沟通:
“每个人都会有错的时候,也有情绪,这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你的底色,如果底色是好的,大家都能包容和原谅。要不然人与人之间没有办法相处,也没有办法共同做一件事情。所以不要把事情复杂化,真诚地做自己。”
《花儿与少年·丝路季》
同样,本季争议最大的陈数,有人骂她“低能量”“矫情”,说她不该来综艺。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和嘉宾之间的感情。
相反,她在旅途中逐渐敞开:原本更习惯独处和自我消化的她,当一次次收到同伴的细微关照时,内心慢慢被触动。
“有些时候必须承认,如果有人关心你,那真的是很幸福和美好的。”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回看《花少7》,动人的都是类似的人与人的连接,这些片刻无法排练、无法矫饰。
几人凌晨在马达加斯加仰望星空,看见铺天盖地的银河;清晨在猴面包树下冲咖啡,看日出一点点跃出地平线。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在马达加斯加的菜市场,他们用手比划着同摊贩讨价还价;在埃及的舞会上,即兴和外国人跳舞。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马达加斯加收拾行李前往下一站时,再一次发现大家的行李没超重,女孩开心得蹦蹦跳跳抱在一起。
陈数刚进来,不知道大家在欢呼什么,但是先加入再说。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在大巴车上,因为大家在车上欢乐地合唱一首歌,那英唱着唱着就哭了。
马思纯看到那英哭了后,也忍不住受到感染而落泪,于是两人一边笑,一边哭,一边唱。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这些场景里,感性的、疯癫的、脆弱的、温柔的,都碰撞在了一起。
旅行带来的,不只是疲惫和摩擦,更有彼此之间新的理解和温度。
节目结束后,马思纯分享自己的转变,《花少7》之后,她的药剂开始减量了,她说,“你们都是我的‘医生’”。
《花儿与少年·同心季》
拥有个性与棱角的人和人的关系,并不只有互相吞噬这样一种结局。
另一种可能是:“我允许你做你,也请你允许我做我自己,但我们要彼此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