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9 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 5500 米)联合呈现烟花艺术《升龙》。这场筹备 30 余年的作品通过三幕山脊烟花形成 "盘旋的龙" 景观,却在视频发布后瞬间点燃舆论。
生态脆弱区的冒险之举:燃放点距水体仅 30 米,虽非自然保护区,但高原草甸土层贫瘠,植物生长周期长达数十年。现场四次燃放的千余盆烟花,其爆破震动可能导致鼠兔洞穴坍塌,爆炸声则惊扰越冬前觅食的动物。
环保说辞遭多方质疑:主办方声称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并清理残留物,但植物学家指出,高寒草甸一旦土层松动可能引发滑坡,且烟花释放的化学物质会被冰川与土壤直接吸收,完全回收碎片几乎不可能。更具讽刺的是,该项目此前因环保问题先后被日本富士山、法国圣维克多山拒绝 —— 日本明确提出 "可能激活火山裂隙、干扰朱鹮繁殖",法国则直接驳回申请。
事件在三天内演变为全民热议,形成多维度批判浪潮。以 "拥抱自然" 为卖点的始祖鸟被痛斥 "吃自然饭砸自然碗",其中外道歉信的 "阴阳话术" 更激化矛盾 —— 海外版声明暗指 "中国团队责任",国内版则泛泛承诺补救。这场营销灾难直接导致母公司安踏单日股价蒸发超 125 亿港元。
新华社直指 "艺术不应以净土为代价",人民日报强调 "烟花散去不能只留道歉",央视则披露已成立调查组赴现场核查。日喀则市更启动行政调查,重点核查三级政府审批流程与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现场已开展土壤 pH 值检测、植被记录等科学评估。
作家李娟以《气得编不出标题》发文谴责,称 "伟大作品从不改变大地";艺术家洪晃直言 "不支持不负责任的创作者";中山大学教授杨小彦批评作品 "充满对自然的傲慢"。
蔡国强的个人背景与过往经历进一步加剧舆论怒火。这位 1986 年赴日、1995 年移居纽约的艺术家,其家人均持外籍 —— 妻子定居美国,大女儿生于日本持日美双重国籍,小女儿为美国籍,唯独本人保留中国国籍。网友质疑其 "将国外受限的项目放到国内生态脆弱区",是 "国内实现野心,国外享受生活"。
尽管曾以北京奥运 "大脚印" 烟花奠定地位,但此次事件暴露其创作逻辑的隐患。早在八年前,李娟就曾预警:"对刻意追求规模的艺术应保持警惕",而此次《升龙》恰是将个人艺术抱负凌驾于生态安全之上的典型。
目前双方的致歉与行动仍难消疑虑。蔡国强工作室承诺配合第三方评估、邀请生态专家介入,但网友直指 "不破坏才是最好的修复";始祖鸟宣称将公开评估数据,却无法回答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高原的实际降解周期" 等核心问题。
西藏刚实施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办法明确 "生态保护第一",但该项目仅因申报 "环保材料" 就未开展专门环评,暴露出高原项目审批的漏洞。调查组的最终处理结果,或将成为界定 "艺术自由与生态责任" 边界的关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