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刊| 总第4100期
9月23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共同主办的网络微短剧《请回答1937》研讨会在京举行。
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专家学者、主创代表、制作播出机构代表、媒体代表等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
《请回答1937》剧情以现代大学生陈念初在上海张园游览时丢失手机,被1937年的富家公子张彦卿捡到为开篇,通过一部手机连接两段相隔近90年的时空,将宏大历史转化为了个体命运叙事。
此外,这部微短剧在上海拥有百年历史街区的张园取景,让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这让它既在叙事上实现了主流价值与年轻化表达的巧妙融合,又以“微短剧+文旅”的形式完成了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某种程度上取得了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双丰收。
研讨会上,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二级巡视员游海洋表示,《请回答1937》是以青春化的视角触碰厚重的历史主题,创作团队最初也对是否使用“手机穿越”的设定有所犹疑,但最终认为应该敢于用属于微短剧的想象力,以及更具有现代感的方式实现表达上的突破,让历史和当下完成时空对话,由此形成了主流价值引领与市场审美之间的有机统一。
爱奇艺微剧中心总经理孙晨阳认为,《请回答1937》的成功在于它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让观众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并深刻感受到蕴含于其中的家国情怀。
爱奇艺将继续加大对优质微剧的投入与扶持,并在近期把原有的精品微剧千部计划进行了全面升级,分别在剧本、制作、演员等方面进行了加码。
上海福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饶俊透露,《请回答1937》缘起于上海张园的宣传所需和自己入局微短剧所愿,他希望将长剧的叙事功底与制作经验注入微短剧,在美学和制作场景上提质升级,为微短剧精品化做出贡献。
接下来,他还将制作一系列带有社会价值的微短剧项目,既有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故事,也会围绕上海张园再次进行微短剧的创作。
上海硕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丽君坦言,作为一家文旅公司,最初选择以微短剧这一新兴形式来演绎海派文化、讲述上海张园的故事,内心曾存有一份疑虑。但剧集播出后引发的热烈讨论与打卡潮,无疑为这一创新尝试提供了最有力的市场验证,也让她对“文旅+微短剧”的融合路径充满了信心。
上海硕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监蔡梦娣也认为,剧中出现的诸多地标性建筑已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这充分证明优质内容能够有效激活文化遗产的当代魅力。
本剧编剧逍遥红尘认为,如何在微短剧有限的篇幅内,凝练地展现正剧应有的故事内核与思想深度,同时避免生硬的说教感,是身为长剧编剧对自我的一次重要挑战。因此她的破题之法是始终坚持从普通人视角出发,着力刻画历史危难中自然流露的家国情怀、亲情与友情,以此实现与观众的深度共情。
本剧演员杜亚飞表示,演绎剧中角色的过程也是对抗战历史的一次深刻重温和学习,这部剧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关照,更是与当下时代的一次有力对话,旨在引导当代青年反思如何更好地传承这份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
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王兆楠认为,“请回答”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它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场双向的对话。主创团队将宏大的家国历史溶解在两个年轻人跨越时空的私人化的交流当中。让观众看到的不是抽象的民族命运,而是个体的坚韧和希望。历史在剧中不再是8年、3500万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成为了有血有肉的形象,成为了几代人共同守护的记忆,这种叙事策略成功唤起了年轻人对家国历史的集体共鸣。
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蓉表示,最好的主旋律传播不是让年轻人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要让年轻人相信过去“与我有关”。
《请回答1937》通过女主在2025年的探索,逐步解码1937年的人物命运,让现实和过往成为了奇妙的互文,最终达成对民族记忆、革命烙印和家族情感的定格。这样的设计让故事正具真实感,而不是穿越的爽文。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院长吴曼芳认为,《请回答1937》在美学呈现上反映了微短剧的创作优势。
比如人物聚焦,竖屏的画幅特点使得镜头更加聚焦人物,它通过男女主角呈现的整个历史故事,都紧紧围绕着人物。
再如视觉美学的环境虚化,竖屏所承载的空间有限,而这部剧巧妙采取了环境失焦,背景模糊的技巧,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学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何天平认为,《请回答1937》既延承了传统影视制作创作对剧作文化审美旨趣的挖掘,又积极探索了微短剧独有的叙事节奏、情感密度和竖屏美学语言,这种延承性和探索性的结合,推动了微短剧完成了流量消耗品到价值建构者角色的转变。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资料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京盛表示,《请回答1937》的成功表明,微短剧可以有多种样式,多种功能,多种表达,而不是只有一种定义。
在这个意义上,微短剧目前还处在一个题材与表达上没有被充分挖掘的阶段。所以创作者不要自我封闭,多创造一些能够体现其品类优势的作品,供市场和业界讨论,这是我们面对微短剧发展应该采取的一种态度。
【文/许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