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何依琼这个名字,很多香港人可能还记得她那张在街头抗议时的照片,或者她社交媒体上那些尖酸刻薄的帖子。1996年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教师家庭,本来前途一片光明,高材生一个,香港大学本科、日内瓦大学硕士,工作还进了红十字会当国际救济服务干事,月薪好几万港元。可惜啊,她偏偏走歪路,从2014年雨伞运动开始,就一头扎进港独那堆浑水里,2019年修例风波时更是冲在前头,发帖煽动、散布谣言,多次公开辱华,攻击国家政策,搞得自己像个小头目似的。
结果呢,2020年国安法一出,她被抓了几天就放出来,赶紧卖房卖车,拿着BNO护照跑英国,以为那是天堂。谁知去了才七个月,2022年11月就吞药自杀了,留下一封遗书交代后事。说实话,这事听着挺解气的,不是因为她死,而是因为她这种背叛祖国的家伙,终于尝到自食恶果的滋味。
先聊聊她的早年吧。何依琼家境不算差,爸妈都是老师,从小教育她要上进。她中考高考都顺利,2013年进了香港大学亚洲及国际事务专业,那可是顶尖学校,学费不低,专业也对口外交啥的。她本科四年,成绩拔尖,2017年毕业时拿到了学士学位。毕业后没闲着,直接申请了瑞士日内瓦大学国际事务硕士,那地方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环境一流。她2019年硕士毕业,还拿了全额奖学金,论文写民主转型啥的,专业对头。
回香港后,她没选国企或大公司,而是进了香港红十字会,从协调员干起,很快就升到国际救济服务干事。工作内容挺实际的,协调救援物资,组织培训,还去过约旦难民营实地评估,帮难民分发援助。月薪据说有三四万港元,住得起独立公寓,开得起车,亲戚朋友都觉得她是天之骄女,前途无量。搁谁看,这姑娘起点高,能力强,本该在国际援助圈混得风生水起。
可问题就出在她脑子里那点歪念头。从小受西方教育影响太深,总觉得香港得“独立”才能好,西方制度才是真民主。她2014年上大学时,正赶上雨伞运动,她没少掺和。那时候她刚满18岁,就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支持占中,上传照片举标语,背景是堵车的金钟街头,配文抨击中央干预选举。运动结束她也没收手,继续在网上活跃。到了2019年修例风波,她彻底放开了。六七月间,她天天发视频直播街头情况,号召年轻人上街,散布港独言论,说什么香港得自治才能自由。
她的帖子转发量大,评论区全是支持者,她地位在圈子里不低,只比黄之锋他们低一档,常协调小型集会,组织分发传单。特别气人的是,她不止一次辱华。比方说,她发帖嘲讽国家防疫政策,配图篡改国旗,文字直指中国是专制;攻击外交,称一带一路是帝国主义扩张;还转发谣言,说国安法是扼杀自由的工具。这些内容她删都没删干净,网上到处是截图。说白了,她不是无知小年轻,而是高学历的“精英”,知道自己在干啥,却偏偏选了条死路。
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生效,风向变了。警方开始抓人,她7月就被捕了。关了几天,她态度还算配合,放出来了。但她早有准备,变卖了公寓和车,钱换成英镑,BNO护照办好了。那BNO是英国1987年搞的玩意儿,本来就是旅行证件,2019年风波后,英国突然改口,说持有人能带家属去英国住五年后转永居。不少港独分子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蜂拥而至。
何依琼也这么想,她觉得自己学历高、经验足,去了英国准能找到好工作,当“人上人”。2022年4月,她登上飞伦敦的航班,落地后直奔里士满区,租了个小房间,900英镑一个月,不带独立卫生间。起初她带了点积蓄,够撑几个月,可英国物价高,生活成本贵,她很快就慌了。
到了英国,何依琼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她投了上百份简历,强调硕士和红十字经验,可英国雇主不认香港资历,尤其是她专业是国际事务,跟中国内地联系不深,对他们没啥用。折腾了好几周,她才在一家宣传女性教育的慈善机构找到助理工作,薪水低得可怜,刚够房租,剩不下啥。办公室在旧楼里,她每天挤公交上班,复印传单、整理文件,忙得脚不沾地。下班回家,还得对付合租室友。
两个本地男人,一个邋遢爱抽烟,一个总放音乐吵闹,卫生间脏乱差,她得自己刷墙擦地。哥哥偶尔视频,她抱怨洗手间味儿大,像霉菌混烟味,可也没辙。钱越来越紧,她开始省吃俭用,超市买最便宜的面包和罐头,月底查银行余额,总剩零头。社交媒体她还刷,但发帖少了,旧的辱华内容看着也刺眼,她删了几条,可那些攻击国家的旧帖早被截屏流传。
经济压力是头号杀手。英国房租水电加起来,一个月得一千多英镑,她工资就九百出头,很快就入不敷出。慈善机构工作不稳,2022年11月她失业了,收拾东西走人。房东催租,她退了房间,搬进更小的阁楼,空间窄到只能放张床。为了省钱,她一天只吃一顿,煮点燕麦或面包就对付。身体也垮了,脱发严重,头发一把一把掉,镜子前梳头都掉一地。失眠成常态,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起来倒水喝,手抖得杯子磕桌。抑郁症找上门,她预约了心理医生,可还没等到,就撑不住了。11月某天,她写下遗书,交代哥哥地址和后事,关掉手机,吞了安眠药。几天后,房东闻到异味开门,发现她躺在床上,已经没了气息。警方确认是自杀,哥哥从香港飞过去,领回遗物,箱子拖出机场时,下着雨,他低头没多说。
这事儿传开后,网上炸锅了。不少人转发她的旧帖,评论区全是“自作自受”“活该”,说她背叛祖国,跑去效忠英国主子,现在落这下场,大快人心。英国政府呢?屁都没放一个,对一个移民的自杀,压根不上心。这不奇怪,BNO持有人去了英国,英国从头认学历,从头认经验,65%的人半年内失业。像她这样高学历的,也得从底层干起。
另一个例子,香港老师Kelly,年薪六万英镑,去了英国当餐厅侍应,一年才两万一千,端盘子擦桌子,热水烫手不说,还得忍客人白眼。还有人露宿街头,乞讨为生,超市推车时身后有人嘀咕“病毒携带者”。咖啡馆借个厕所,店员冲进来喷消毒水,像赶瘟神。移英港人歧视多,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后悔了,想回香港,可国安法在那儿,进退两难。
年轻人别被西方糖衣炮弹骗了,高学历不是护身符,港独路走不通。英国欢迎你时,是要你填劳动力缺口,用完就扔。何依琼的遗书没公开,但据哥哥说,就交代后事,没提后悔。可事实摆着,她七个月从天堂到地狱,值不值?不值。希望那些还迷糊的,看看她,回头是岸。香港是家,祖国是根,离了就凉凉。这事儿结束了,但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