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现在看剧时总有些演员让人忍不住多留意——明明颜值、演技都在线,却总在配角位上发光,白冰就是这样一个。
就像去年的《藏海传》,她演的六初不是主角,戏份不算多,但每次出场都让人挪不开眼。眼波流转间的狠辣与脆弱,把一个复杂角色立得稳稳的,弹幕里好多人说“这配角比主角还让人记住”。其实不光这部,之前和张译搭戏的《以法之名》里,她演的江敏,前一秒在法庭上是逻辑清晰的律师,下一秒回家对着丈夫就成了会撒娇的小女人,两种状态切换得自然又有层次,谁看了不说句“这演技是真扎实”?
但回头看她的路,会发现转折来得挺突然的。当年《神话》电视剧版一播,她演的玉漱公主可是火出圈了。那时候大家都说,她古装一穿,既有金喜善的温婉,又多了点少女的灵动,连成龙都觉得“这姑娘身上有股劲儿”,特意推荐她演这个角色。后来拿华鼎奖时,圈内人都说“这是实至名归”,毕竟能把一个经典角色演出自己的味道,可不是件容易事。
更难得的是,她那会儿资源好得让人羡慕。刚上大三就登了《南都周刊》封面,这待遇连科班出身的演员都未必有;英皇还特意为她改名字,说是请人算过的“好彩头”。按说顺着这条路走,成为顶流的可能性很大,可她偏偏在最该冲的时候停下来了。
其实娱乐圈里,为感情暂停事业的女星不算少,刘敏涛早年也为家庭淡出多年,后来靠《伪装者》《琅琊榜》重新被看到。但白冰的特别之处在于,她停得太彻底了——结婚后几乎完全退到幕后,专心当家庭主妇。那时候外界好多猜测,说她嫁的丁一只是个小模特,两人不太搭,但她自己倒是乐在其中,说“在家的日子挺踏实”。
只是这份踏实没持续太久。没过几年,丁一的各种传闻就冒了出来,从和别人的亲密举动到过往经历,网上议论纷纷。白冰当时还站出来澄清,说“他喜欢的是女生”,可没多久,两人还是离了。等她在《浪姐》上自己说“已经分开几年,是单亲妈妈”时,好多人才知道,那段婚姻早就成了过去。
重新回到镜头前,她的状态其实挺好的。《浪姐》里唱跳时的活力,让人忘了她已经快四十;但唱到某句歌词突然红了眼眶,又让人想起她这些年的不容易。有人说她“可惜”,要是当年没结婚,现在说不定是顶流。可反过来想,那些年的经历,不也让她现在演起复杂角色时,多了份别人没有的通透吗?
就像刘敏涛,中年复出后也没演过多少大女主,可《红色高跟鞋》里的眼神杀,《琅琊榜》里静妃的隐忍,照样成了经典。其实对演员来说,能被记住的从来不是“主角”这个头衔,而是角色本身。白冰现在演的配角,每一个都让人印象深刻,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
当然,资源不如从前是事实。娱乐圈更新太快,几年不露面,再回来时,市场的口味、资源的分配早就变了。她穿高定礼服被质疑“渠道”,说到底还是热度不够时,连穿什么都会被放大讨论。可换个角度看,她没靠炒作博眼球,只是默默演好每一个角色,这种坚持反而更难得。
或许有人觉得她“从顶峰跌落”很遗憾,但比起那些一直站在高处却没留下经典角色的人,她现在这样,靠一个个配角让观众记住,反而更扎实。毕竟,演员的保质期,从来不是靠年龄和头衔定义的,而是靠作品里的那些瞬间——当观众说起“六初”“江敏”时,能想起白冰的脸,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