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喊·山》的时候,不少观众都记住了那个演韩冲的男演员,蓬头垢面却眼里有戏,有人说这演员看着眼熟,后来才扒出来,他是巍子的儿子王紫逸。这一下,大家突然明白过来,难怪外形俊朗,演技还这么稳,原来是老戏骨的孩子。
说起巍子,在影视圈里可是出了名的“较真”。早年演话剧《桑树坪纪事》,为了角色磨了好几个月,最后拿了戏剧界很有分量的梅花奖和文华奖,圈里人都说,这奖拿得实至名归。后来拍电视剧,他的脾气也是出了名的直——年轻演员迟到,他能当场罢演;有人忘词用数字糊弄,他能直接发火。
拍《打狗棍》时,因为剧情细节跟导演吵到剧组停拍两个月,当时不少人觉得他“戏霸”,但细想下来,这不正是对表演的较劲吗?他演的岳不群,表面温和内里阴狠,至今还是《笑傲江湖》里让人忘不掉的角色,这背后,都是这种较真劲儿在撑着。
王紫逸小时候可没想过当演员。父母离婚后,他跟着妈妈过,跟巍子有过十多年的冷战。那时候巍子把他送出国留学,本想让他好好读书,结果发现他总买奢侈品,干脆断了经济来源。
这事当时让王紫逸怨了好久,可也正是这样,他才开始自己打工——发传单、当收银员,什么苦活都干过,第一次知道赚钱不容易。回国后,他瞒着父亲考了中戏,毕业后跑剧组试镜,从《对攻》里的小游击队员起步,谁也不知道他是巍子的儿子。
直到拍《禁区》,父子俩同台,王紫逸一口一个“巍子老师”,保持着距离,后来身份曝光,大家才惊觉两人眉眼多像——都是高个子,眼神里那股劲儿如出一辙。但他没借着父亲的名气,《毒战》里演毒贩,《我11》里演愣头青,全是自己试镜争取来的角色。有导演说,他演戏那股投入劲儿,跟巍子当年一模一样。
其实圈里星二代不少,有的一出道就占着好资源,可观众不买账;有的像王紫逸这样,从底层角色磨起,反而慢慢攒下了口碑。就像张国立的儿子张默,早年也想靠自己打拼,虽然走了些弯路,但能看出星二代想摆脱父辈光环的不容易。
王紫逸更幸运些,《喊·山》让他提名金鸡奖,《第四面墙》还拿了国际奖项,这些成绩里,没多少“巍子儿子”的影子,更多是他自己一场场戏磨出来的。
后来父子关系缓和了,巍子会偷偷去看儿子拍戏,偶尔指点几句剧本;王紫逸也慢慢懂了,当年父亲的严格不是狠心,是怕他走弯路。有次采访,王紫逸说:“现在看他以前的戏,才明白他对表演的要求有多高。” 巍子也在节目里提过,儿子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他这当爹的,只有自豪的份。
说到底,“虎父无犬子”这话,不光是说基因。巍子的较真劲儿,王紫逸没丢;但更重要的是,他没躺在父亲的名气上,而是自己一步步踩出了路。就像他演的那些角色,不管是特种兵还是邋遢村民,都带着股扎实的劲儿,这大概就是比遗传更珍贵的东西——靠自己挣来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