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2》上映后不久,观众的评价就出现明显下滑。虽然这部电影在2025年国庆期间票房突破3000万,在同期新片里只逊色于一部,但整体观感却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
许多观众走出影院后都在社交网络上表达了失望,尤其是针对剧情节奏和演员表现两点,讨论非常多。
这部续集在阵容上有较大变动,雷佳音变成了特别出演,杨幂也没有再出现,主演换成邓超和董子健,并引入了辛芷蕾、张震以及丁程鑫等新面孔。
主创或许是希望用更多流量和实力派演员吸引不同观众群体,预售成绩因此还不错。不过到了正片上映,很多人的观感直指剧情太拖,节奏缓慢,甚至有观众觉得比第一部还难看懂。
剧情问题集中在叙事方式上。电影按照原著设定设置现实与小说两个平行世界,不断切换视角,并且不同人物还有双重身份,这样一来内容显得混乱,不少观众跟着看着觉得信息量太大,很容易串台。
有书粉觉得,这样的叙事明明可以更灵活,结果反而把故事拍的琐碎又啰嗦,缺少爆点。现实世界的情感线推动缓慢,小说世界也只是在照搬游戏打怪的套路,缺乏新意。
导演为避免气氛低迷,还加入了一些让小说人物插科打诨的片段,但整体基调严肃,这类设定反而没起到调剂效果,看下来显得尴尬。有网友说,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其实只有视觉特效,场景构建和打斗画面看起来还挺有观赏性,但很难靠这个支撑全片。
除了剧本遭到质疑,董子健的表现成了二次讨论的焦点。虽然戏份比上一部的雷佳音还多,但呈现出来的气场却没有撑住主角应有的重量。
对比下来,雷佳音的人物更容易让人入戏。邓超虽然角色有些记忆点,但出场时间太短,在整体故事里难有发挥空间,让部分观众觉得被宣传“溢价”引诱进场。
早在电影上映前,就有人预测剧情不会有太多好转。这不仅因为前作口碑一般,还有编剧更换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有部分观众愿意为了特效买单,大家普遍认为,视觉冲击确实做得不错,但回味起来却没什么印象深刻的情节。
整体来看,《刺杀小说家2》虽然账面上各方面“堆料”丰富,实际出来的成品却没能满足多数观众对故事和演员的期待。相关讨论还在持续,未来如何挽回口碑还有待主创团队的进一步回应。可能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制作影片“有声势、无内核”现象的一种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