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从特朗普上台就开始闹腾,到2025年还越演越烈。不少人觉得加关税是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的好招,但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却直言不讳,说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美国自己才是最大的输家。
沃尔夫分析得挺透彻,他说关税本质上是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买单。举个例子,美国制造商依赖中国零部件,关税一加,成本直线上升。工厂里的生产链中断,订单减少,企业利润下滑。美联储数据显示,关税导致核心商品通胀率涨了0.33%,这不是小数目,直接推高了美国国内物价。
沃尔夫在4月的一次回应视频里提到,亚马逊对中国货的价格涨幅达5%,远超美国整体通胀率。这不光是关税的锅,还有企业趁机多赚的成分。消费者在超市或网上购物时,多掏的钱就是实打实的负担。沃尔夫还指出,农业出口也遭殃,中国反制措施让美国农民的作物堆在仓库卖不出去,损失惨重。
更深层的问题是,沃尔夫认为这反映了美国帝国的衰落。他在9月的一次访谈中说,美国巅峰期在12到15年前就过去了,现在金砖国家GDP超过G7,中国和金砖贸易额刚过1万亿美元。沃尔夫用它说明俄罗斯绕过美欧制裁、中国绕过关税的路径。
金砖内部贸易激增,标志着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在变天。美国还想靠关税维持霸权,但中国已经在建平行体系,比如零关税对非洲53国出口。这让美国看起来像个“流氓国家”,沃尔夫在新闻室文章里这么说,关税破坏了自由贸易基础,进一步孤立美国。
沃尔夫不光批评政策,还分析背后的原因。他说,美国领导层不愿面对现实,总以为加关税就能让制造业岗位回流。但事实是,岗位没回来,反而流向印度、巴西这些地方。中国出口到这些国家的增长抵消了对美损失。
沃尔夫在6月的Current Affairs文章里解释,特朗普的关税让全球供应链重塑,但受益的不是美国。欧洲、日本这些伙伴也面临更高关税,总计达54%,这让盟友关系紧张。沃尔夫警告,如果继续这样,美国会加速衰落,就像英国当年从帝国滑落一样。
到2025年下半年,情况更明显。特朗普政府在8月推动更多关税调整,电动车市场价格上涨,消费者犹豫购买,工厂产量下降。沃尔夫在7月的在线讨论中重申,关税加剧通胀,企业高管忙着转移生产基地到亚洲其他地方。
9月,美中谈判在日内瓦举行,但没啥大协议。沃尔夫继续在纽约新学院教书,出书分析全球经济转变,并在播客评论政策影响。他保持活跃,到晚年还参与辩论。
沃尔夫的观点在X平台上也流传广。有人分享他的视频,说中国报复关税的方式聪明,美国农业和制造业吃亏。还有帖子提到,中国把对美出口转向金砖,贸易额破纪录。沃尔夫本人在X上发帖,说亚马逊价格涨得快,关税加上企业贪利双重打击消费者。另一个帖子引用他,说美国不再是头号经济体,金砖超过G7,这改变一切。
沃尔夫还谈及电动车具体例子。他说,美国挡住中国优越电动车如比亚迪,却保护特斯拉和通用这些本土企业,但岗位没回来,都在国外创造。关税政策让美国市场价格高企,消费者买不起好东西。沃尔夫在YouTube短视频里说,中国出口到世界其他地方的增长,让特朗普关税成空谈。
更广的视角,沃尔夫认为关税是美国应对全球转变的错误方式。中国构建竞争体系,美国却用老套路。他在9月访谈中说,来美国建厂风险高、成本贵,企业不愿从中国、印度搬走。关税政策不可预测,让企业头疼。
总之,沃尔夫的分析让人清醒。加关税本想赢,结果美国企业成本升、消费者多花钱、盟友不满、中国绕道成功。美国衰落迹象明显,金砖崛起不可挡。但美国还在自欺,以为老办法管用。沃尔夫呼吁面对现实,调整策略,否则输得更惨。这观点虽激进,但数据和趋势都摆在那,值得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