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着》
整个片子很安静,不需要BGM,安静得很到位,更显凄苦。 葛大爷还是可以的,无论纨绔子弟还是兢兢小农,演得很传神了。尤其是这小身板儿,完美融入剧情。有点儿记不清原著的细节了,电影应该改得很大。和原著比,福贵不再是孤独的,也终究有了新的希望,相比小说,显得有些俗套了,少了一种无尽却不凄苦的孤独。那个夕阳下的老牛,孑然一身平静凝望着的老福贵,不再有希望的种子,也依然静静地活着,像极了时光列车驶过的旧农村和老农民。总而言之,真是国产电影的巅峰之作,看得人不得不感慨时代和命运,日子还得过,要活着。
2、《鬼子来了》
如果一个人只需要看一部战争片的话,那我愿意选择这一部。黑色喜剧就是地地道道的给你揭开来看看什么tm的叫中国人,那种耕作式逆来顺受的、村坊间流言蜜语的、心底里老实善良的、大事前自私推搡的、无知而又可怜的、追求简单生活而又缺乏格局的国人心态。真正家国情怀顿悟不是在反生理的战场大片中,而是这种看着心疼而又无能为力的黑色幽默中。追求和平,前提是要有一个强硬的姿态力量。最喜欢中间村民对峙马大三没杀人那段,村民与前面对比反复横跳的态度拍的太精髓了。所以总的来说,真的是神作,姜文不愧是最有风格的导演。
3、《盲山》
影片中刚毕业的白雪梅为寻找工作而被骗拐卖到一个偏僻的山村,开始了她的逃离生活。她两次翻过大山后,一次走在公路上,一次已经坐在离开小镇的车子里,但都被人抓了回来。直到后来生了孩子,在戛纳,她一刀砍向“丈夫”;在中国,她被公安救了出去。万事互相效力,叫一个人的命运行走在哪一件事上,大概是人不可知的,就像我不知道为什么在众人中,就是白雪梅碰上这样的事。总而言之,真实到震惊,最后一刀只能是无奈之举,在我看来每个人的变量都很大,能不能直击他内心深处的东西,就代表能不能把变量朝向自己发展。
4、《盲井》
讲真演员们的演技都好得可怕…… 以前都是在文字里看犯罪分子如何泯灭人性,电影将他们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让人遍体生寒。王宝强真是天才演员,首作如此出色,看不出任何表演痕迹,银幕忠实地记录了宝强从少年到中年的样子,我竟然有种看他长大的错觉。而且导演比原著作者更懂得人性,原著里宋杀了唐而后自杀,凤鸣坚持不要抚恤金,让老板通知真正的家属。 原著太理想化了,我更喜欢导演的处理,我扪心自问如果我是凤鸣,我会坚持不要抚恤金吗?我不会,我会做出和电影里凤鸣一样的选择,沉默地签名,带着六万块钱回家。
5、《可可西里》
天和地之间,生死都变渺小,可可西里就是这样的地方。 藏人的虔诚与他们红黑色庄重的面庞,之所以如此深刻,我想,是因为,他们把每一个生命看得同样重。离别时,每个人相拥着流下泪,愿神保佑你,其实,是我不愿离开,不愿离开你的身旁。 马占林为首的剥皮者好像天真而邪恶的影子,投在这沙雪厚的土地上,一瞬间,变苍老。走得出去或走不出去都是你的命数,这句话,不是说给他们听,是说给踏上过可可西里的所有人讲。所以整部影片看我后,给我一种特别真实的感受,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有一种看巨人中团长带领队员进行冲锋的感觉。
6、《驴得水》
挺好的讽刺喜剧电影,每个人都改变了内心很挣扎。为了得到那份空饷,钱带来了人心的异化,每个人都变了,或者说内心的阴暗被放了出来。铜匠变成了吕老师,裴奎山披上了熊皮,铁男死在了开枪的那一刻,接着再活动的仅剩权力的附庸,校长虚伪的用教育理想,裹挟一曼让她妥协,剔去了她一头秀发。仅有处分,不痛不痒,作为施暴者或者施暴者的帮凶,他们仨仍旧喊着口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一声枪声,宣告了一曼的结局…所以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笑点泪点并具的影片,甚至可以说真的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喜剧了。
大陆禁播过的6部限制级电影,尺度都比较大,你看过哪几部?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