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再不上新,短剧“代餐”就要霸屏了!
创始人
2025-11-11 02:07:38
0

2025年11月10日刊| 总第4146期

开播次日,《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在爱奇艺站内最高热度值达到9962,距离破万仅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同为历史题材的微短剧《冒姓琅琊》于11月4日在红果短剧播出,虽不像短剧IP顶流《太奶奶3》那样空降榜首,但也稳扎稳打,上演热度“5连涨”,从红果日榜的第135名一路上升至第13名。

这般热度与口碑齐涨的气势,让人不禁想到此前的《一品布衣》。

一边是盛唐风韵,一边是魏晋风流,在重磅历史正剧难产的日子里,历史剧代餐似乎愈发活跃。

尤其是《冒姓琅琊》的异军突起,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业界关于微短剧题材局限性的判断。

这部剧由男频口碑短剧《一品布衣》的原班人马打造,摒弃了古装剧中常见的朝代架空设定,以一个现代穿越者的视角切入,将故事落地于真实的历史脉络之中,书写了南北朝时期引人入胜的历史风云。

无独有偶,在不久之前,一部名为《海昏行2》的横屏微短剧在腾讯视频上线,它同样选择扎根史实,以一位现代穿越者为向导,直指汉代第一代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的传奇故事。

这个系列目前已播两部,在豆瓣上均取得了7分以上的成绩。

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历史长剧受困于漫长制作周期、敏感题材难把握、历史粉钻牛角尖的当下,微短剧却在历史题材创作上狂飙突进

历史长剧是应该像其他品类一样,俯身向微短剧取经,还是避其所长,重铸唯有长剧才能承载的历史荣光?

01

在当下,历史剧的创作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历史与观众的关系,即代入感从何而来;

二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即史实和戏剧之间的平衡

三是历史与当代的关系,也就是作品的历史观和当下性。

而《冒姓琅琊》的实践,恰好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

首先是代入感。

这部短剧承袭了同名原著的创作概念——当真实的穿越来临,我们能活多久?是否真会像那些穿越题材的主角一样,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冒姓琅琊》给出的答案是,只是活下去,就能用光你全身的力气。

男主王杨(潘子剑 饰)是现代汉语言文学博士,与几名同伴穿越至南齐永明八年,开局即被疑为谍,生死一线。同伴接连丧命,王扬陷入死局。危急时刻,他凭借深厚的文史知识,冒充“琅琊王氏”子弟,解除性命之忧,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不同于其他穿越题材的种田发育或游戏式叙事,《冒姓琅琊》构建的是一种“沉浸式求生”的代入感,主角所走的每一步,对观众来说都是新奇的,而不是堆叠似曾相识的叙事套路,这就牢牢锁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而王扬的求生之路,即是南北朝时代风貌的展现过程。

比如,和王扬一同穿越的几个同伴,就吃了没文化的亏,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会儿对着兵卒口称“大人”惹来耻笑(大人是明清称呼,在南北朝指的是自己亲爹),一会儿吟出“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后世名句,试图惊艳全场,结果换来了一记闷棍。

王扬的立身之本是对经史子集的掌握,且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与人清谈论辩时引经据典,既符合时代氛围,又紧扣辩题立论,还融入了后人的学术视野。一句一字,都让人不明觉厉。

原著作者东周公子南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时代感很弱,也就是历史背景写得浅薄,那穿越的意义就被大大削减了。时代感体现在方方面面,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写诗作文,都离不开当时的时代氛围。”

“比如说写诗,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学体裁和文学标准,不是随便抄一首名篇都能让古人欣赏赞服,甚至人物的思维模式和行为逻辑都和时代紧密相关。”

在此基础上,短剧版《冒姓琅琊》虽为穿越,但仍遵循了历史真实的基本原则,起码在目前80集的呈现中,王扬只是一个历史的推动者,而非改写者。他虽深度参与了宫廷政治,但巴东王萧子响依然被朝廷缢杀,皇太子亦走在齐武帝之前,皇位传承一波三折,与史记载一般无二。

最后是当下性。

《冒姓琅琊》中有一个名场面,齐武帝去世前,竟陵王发动政变,逼迫皇帝签下传位诏书。弥留之际,齐武帝问王扬,若真是竟陵王即位,能否守住江山?

王扬与他进行了一场后世与历史的面对面对话,不仅剧透了南齐接下来皇帝轮换的混乱局面,还作出了诛心之答:

“这南朝的半壁江山,会有更年轻的英主出现,但是王朝兴替,江山动荡,无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由于原著还在连载之中,这段情节为剧作原创,但创作者无疑是敏感的,他们将无解的历史困局,处理为一种具有广泛共识的价值立场。这既赋予了历史叙事以鲜明的当下性,也因深沉的人文关怀,成功触达了最广泛的观众。

02

即便《冒姓琅琊》很好地解决了历史剧创作的三个根本问题,整体上浓缩出了一种“微史诗”的气质,但受限于成本和体量,它在制作细节上只能步步妥协。

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在原著里,王扬只是一个通读经史子集的现代汉语言文学博士,但南齐这段历史知之不详,只能像普通读者一样,走一步看一步。

而在短剧版中,王扬几乎对所有历史人物的命运了如指掌,这固然降低了人物和剧情的理解难度,大大加快了剧集节奏,但同时也让其陷入了“游戏化叙事”窠臼,未能给予观众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由于传播介质、竖屏特点和受众的观看习惯,短剧必须将镜头牢牢锁定在男女主的主线上,导致它不能给到其他角色充足的塑造篇幅,只能要么将几个角色的戏份合于一人,要么给反派角色降智,迅速解锁新人物;要么干脆删除,让隐于幕后的大人物提前亮相。

对短剧而言,这种写法无可厚非,但对于一部有着厚重底本的历史剧来说,格调有些轻佻,权谋变得儿戏,人物走向脸谱,以至于皇帝这个角色在最后的剧情中稍微显露出了一丝复杂性,就被弹幕赞为“全剧最佳”了。

历史题材长剧往往面临人物与权谋的创作瓶颈,注水成为常态。短剧则必须接受因体量和成本限制而带来的叙事妥协。二者其实都暴露了历史题材在影视化过程中,难以解决的“体例”难题。

03

《冒姓琅琊》选择的是南北朝这般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冷门朝代,却在观众层面激活了“历史观看”的欲望,尽管它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小说界的“小帅小美”解说版,所呈现的历史是被简化、被压缩过的速食品,但无论是热度值五连涨,还是在观众间的口口相传,依然体现出了国人对历史题材的独特情感。

因此,与其说短剧借此攻克了长剧的又一题材护城河,不如说它正在启发长剧:观众的兴趣仍在,只是表达方式必须更新。

首先,长剧需要探明历史题材的书写边界。微短剧可以采用“穿越+历史真实”的创作结构,既解决代入感的问题,又不对具有历史定论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推翻,长剧是否可以?

事实上,长剧确实做过类似尝试。《庆余年第二季》虽为架空,但它对朝堂博弈的戏剧化书写,已经接近传统历史正剧的水准。

去年9月,韩国一家电视台播出了改编自作家月关创作的同名小说《锦衣夜行》,使这一积压多时的剧集得见天日。

这部剧采用的便是“我无处不在,却无人知道我在”的创作思路,以明朝为背景,在追求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历史大事件中的未解之谜进行艺术创作,书写了主人公锦衣夜行的传奇人生。

遗憾的是,《锦衣夜行》的女主角为韩国演员朴敏英,受“限韩令”影响,未在国内播出,也就未给业界留下直接的市场样本。

其次,历史题材微短剧固然无法取代长剧的史诗品格,但它却能凭借娱乐化、游戏化、戏说化创作模式,批量满足观众对历史题材最直接的消遣需求。

无论是竖屏的《冒姓琅琊》,还是横屏的《海昏行》,都精准捕捉了观众的“乐子人”心态,形成了鲜明的网感。

如果将那些架空的穿越短剧也纳入统计范畴,那么观众实际上对这类游戏型叙事早已产生了免疫力,倘若同题材长剧还沉浸于这种烂大街的网感幻想中,被市场淘汰也就成了必然。

历史题材短剧的弱点在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长剧的优势恰恰在于,它有能力对历史政治规则、权力结构和人性描摹展开深刻的洞察与呈现,还原本就精彩的历史面貌。

如果说《冒姓琅琊》这样的微短剧证明了“历史题材依然能火”,那么接下来的历史长剧则必须回答的是“历史为何值得再讲、细讲”。

文/许心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广东台主持人陈维聪坐牢快出来... 1990年,陈维聪开始主持节目《万紫千红》,之后逐渐成为广东电视台重要的主持人之一,深受广东居民信任...
王一博今日最新造型出炉,春日清... 王一博今日最新造型出炉,春日清爽条纹穿搭look,法式运动风帅哥,表现力太好了吧!
AI美女,看看谁最漂亮? AI美女,看看谁最漂亮?
原创 &... 今年,一条娱乐圈瓜果爆料狠狠炸开了锅——备受观众喜爱的影视大腕李乃文,竟然在与妻子结婚5周年之际,被...
王鹤棣田曦薇同居了?丁禹兮被前... Part01 王鹤棣田曦薇同居了? 有网友抠细节,发现王鹤棣田曦薇的盛东西的盘子一样,说俩人悄咪咪的...
原创 俞... 俞飞鸿王宝强罕见相拥,陈道明绅士避让! 在娱乐圈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每一次的公开互动都能成为大众热...
原创 电... 曾几何时电视台是无数人眼中的“神坛”。但如今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台不仅收视率直线下降,连那些...
优酷综艺《火星情报局7》即将回... 昨日,优酷秋集一口气官宣36部综艺片单,备受期待的《火星情报局7》强势回归,#火星情报局厂牌大战#官...
原创 杨... 由于各大内衣品牌都需要推广,因此商家经常请来各大当红女星做性感代言。而杨幂、柳岩、李小冉、何穗、程潇...
【2024.12.12】赵樱子... (娱乐爆姐) The first question 1 爆姐,赵樱子说车银优跟她朋友谈恋爱,是真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