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综艺陷入了“创新乏力、口碑滑坡”的怪圈。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升,对内容的要求愈发严苛,而不少节目组却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困境,要么翻炒旧梗,要么堆砌流量,导致一批经典IP逐渐消耗掉老粉的情怀。从《花儿与少年》的时好时坏,到《喜人奇妙夜2》的饭圈化严重,综艺市场的“疲态”肉眼可见。《奔跑吧》作为国民级综艺,曾凭借第一季《奔跑吧兄弟》的新鲜玩法和原班人马的默契互动,创下万人空巷的收视盛况。如今十几年过去,原班人马仅剩李晨坚守,节目衍生内容虽多,却难再现当年的破圈热度。“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奔跑吧·天路篇》首播即被差评淹没时,人们不禁想问:这档曾经的王牌综艺,难道真的走到了该停办的边缘?

《奔跑吧·天路篇》的首播,堪称一场大型“翻车现场”,豆瓣评论区的差评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条都精准戳中节目痛点。按理说,“天路”主题本是绝佳的创作素材,既能展现祖国大好河山,又能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可节目组却硬生生把它做成了一场毫无灵魂的团建旅游。节目环节设计敷衍到令人发指,全程靠无聊的小游戏撑时长,毫无新意可言。常驻嘉宾阵容为白鹿、宋雨琦、李晨、沙溢和张真源,笑点担当范丞丞首期缺席,直接让节目少了大半趣味。三位飞行嘉宾中,敖瑞鹏还算放得开,可翟子路和王楚然全程紧绷,宛如“局外人”,完全融入不了游戏氛围,让人看得如坐针毡。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开场游戏——背《天路》歌词。这首歌家喻户晓,就连小学生都能哼上几句,可现场的明星们却连开头几句都记不住,还找借口说是海拔高影响记忆力,这般敷衍简直离谱。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游戏,硬生生磨叽了十多分钟,明眼人都能看出节目组是“没活硬整”,为了水时长不择手段。本以为后面的内容会有所好转,没想到越看越让人失望。综艺节目最忌讳的就是嘉宾偶像包袱太重,可张真源在塞棉花糖说话的环节,全程用纸巾挡脸,生怕露出不帅的样子,最后还是女嘉宾王楚然主动换位置解围,这般扭捏让观众大跌眼镜。宋雨琦也不遑多让,不仅吃棉花糖时藏藏掖掖,还借口“嘴巴太小”,反观白鹿,恨不得把整颗棉花糖塞进嘴里,胜负欲拉满,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更尴尬的是,节目试图靠李晨和沙溢撑场面,可两位年近五十的前辈,为了节目效果互相喊“哥哥”,油腻感溢出屏幕,让观众鸡皮疙瘩掉一地。在需要谨慎发言的游戏环节,张真源和王楚然更是“卧龙凤雏”附体,直接把关键的“心愿”二字说出口,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看懂了游戏规则。整场节目下来,游戏与“天路”主题毫无关联,室内小游戏原封不动搬到室外,介绍当地文化的时长寥寥无几,完全浪费了绝佳的主题资源。反观同类型综艺《现在就出发》,每个游戏都结合当地特色设计规则,既有趣又能传递文化知识,这才是旅行综艺的正确打开方式。如今的《奔跑吧·天路篇》,更像是一档给粉丝量身定做的“偶像打卡节目”,内容单薄无趣,完全无法吸引普通观众。首播的糟糕表现,让不少老粉直言“追不动了”,甚至有人调侃:“节目组与其硬撑,不如停办沉淀几年,总比消耗IP强。”

综艺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流量明星的堆砌,而是内容的创新与真诚。《奔跑吧·天路篇》的翻车,本质上是节目组对观众的敷衍,对内容的轻视。他们以为靠流量就能留住观众,却忘了观众早已不吃这一套——如今的观众,想要的是有新意的玩法、有共鸣的情感、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东拼西凑的小游戏和放不开的嘉宾。

一档综艺的长寿,靠的是不断自我革新,而非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奔跑吧》从巅峰到低谷的历程,给所有综艺节目组敲响了警钟:情怀不能当饭吃,流量不能遮百丑。就像一杯好酒,需要时间沉淀和用心酿造,综艺也需要静下心来打磨内容,结合主题创新玩法,让嘉宾真正融入其中,才能产出有温度、有质感的作品。

希望《奔跑吧》节目组能正视首播的差评,不要一味地敷衍了事。要么彻底革新,用诚意赢回观众;要么坦然停办,保留曾经的美好回忆。毕竟,观众的情怀有限,消耗殆尽之日,便是IP落幕之时。而整个综艺市场也该以此为戒,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匠心,才能真正产出让观众满意的好作品。
我可以帮你整理这档综艺的槽点清单,用幽默调侃的语气做成短视频文案,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