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院线方面最重磅的新片是拿下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特别奖的《狂野时代》,剧集方面从选角开始就备受关注的《枭起青壤》也终于开播,主要聊这两部。
《狂野时代》
11.22上映 院线电影
由毕赣自编自导,易烊千玺、舒淇等领衔主演,艺术电影《狂野时代》。
虽然确凿无误属于艺术电影,但本片应该是毕赣电影里对普通观众门槛最低的一部,同时尽管它是一部元电影,但哪怕你不是影迷,对本片中各种致敬影史经典的镜头毫无察觉,倒也不影响大家理解这个故事。

我在观影前特意重温了《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结果进入影厅后发现对前作的观赏经验并非必要,只方便我找回记忆排个序:个人观影感受上它显然无法与惊艳的《路边野餐》相比,但略好过我始终无法进入的《地夜》。
片中的六个章节非常工整,对应佛教中的眼、耳、舌、鼻、身、意六种感知能力,前五章为易烊千玺饰演“迷魂者”意识逐一潜入五个梦境,最终章由舒淇饰演的“大她者”处理“迷魂者”的场景串起所有。
时间上也非常规整,前五章差不多以二三十年为一个间隔顺序排列:默片时代的上世纪二十年代、民国时期的三四十年代、建国后的六十年代、特异功能浪潮的八十年代和千禧跨年夜。
就连情节也是由虚逐步落到实,不过之所以说它是毕赣最好懂得一集,就是因为哪怕最意识流的第一章,结合仿默片字幕也完全能理解浅表意义上的情节,意象也不难懂,当舒淇打开第一章里“迷魂者”的驼背,把胶卷放置进去时,迷魂者的意象已呼之欲出。
他沉入一层又一层梦境中不断生不断死:他是黑色电影里的危险美丽狡猾,也是麦高芬;他是空荡禅院的破坏者遗留者,也是轮回者;他是小镇车站里的骗子,也是父亲;终于,他成为爱情片里无所事事终为爱情赴死的少年,在天亮的一刹那堕入黑暗。

直到梦的尽头肉体被投入无限的虚空,余下那场观众点亮影院又逐一熄灭,到底是造物的慈悲还是残酷。电影之死,死的是造梦的形式还是梦境本身?一场场幻梦,对抗的是真实还是虚无?对我本人而言,这一场观影能把我代入多重类型与媒介的电影片段里,能让我在灯亮起时脑中还盘旋着这些问题,已基本值回票价。
但确有很多干扰项打断做梦般体验。首先这几年真是看了太多太多元电影,除了顺便元电影的强类型片外,大多都是花样“给电影写情书”,情感虽真挚,实在不宜一年好几封。而毕赣到自己的第三部公映长片就开始写情书,是不是早了点呢?
其次,若以六感来进入这几个章节,越往后在媒介形式上就越离题,但若作为普通观众以情节进入这几个章节,前两章又委实虚幻,调性始终不统一。

最后,如果以顶尖艺术片的角度审视,第二章太过类型化的枪击,第三章调性不符的几处笑点,第五章过多的ktv和最后非要用台词点吸血鬼甚至还要配獠牙,都无必要,都很影响评分。尤其是,从《路边野餐》到这一部,毕赣的台词水平怎么大幅度退化了呢。
其实,无论是浅显的复述剧情,还是细致独特的解读剖析,其实都很难向观众传达这类电影到底在讲什么又值不值得去看,哪怕《狂野时代》是毕赣最容易看懂的电影,它也依然是标准的艺术电影,“懂”是情节意义上的理解,而隐喻层面的解读可深可浅可左可右,无标准答案,却严重决定着你的评价。
最后说一下演技。易烊千玺在六个章节五个角色上展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尤其第四章,他饰演一个中年盲流,用很明显不同于本人的肢体语言呈现出角色应该有的气质。李庚希在第五章的长镜头里也有亮眼表现,不过这个角色也正正好好落在她的舒适区。
豆瓣评分:7w+ 人给出6.5 分
个人评分:6.5
适合人群:毕赣爱好者、元电影欣赏者、骨灰级迷影人、i易烊千玺、i李庚希
不适合人群:艺术电影拒绝者、《地夜》宣传受害者
结论:并非大众电影,慎入
《枭起青壤》
11.22上线,鹅独播
由田里、何坦执导,田里、刘馨丹、陆子轩、陈思旖编剧,迪丽热巴、陈星旭领衔主演,根据尾鱼同名小说改编,奇幻爱情剧《枭起青壤》。
是的,又一部尾鱼作品改编。六集追平,说说观感。
第一集我是在去电影院的车上看的,尽管观剧环境不是很好,但也要肯定这一集的叙事节奏和氛围营造尚可,起码已强过之前所有的尾鱼作品改编剧集,当然悬疑奇幻氛围本来也是做出《河神》的工夫的强项。

其次也必须肯定,迪丽热巴这个选角很贴聂九罗。第一集里的打斗戏份,第二集与男主对峙时的软硬变化,不说多符合我对女主的想象,起码有基本的说服力,形似是达到了。而陈星旭就很难简单下这样的结论,原因后面具体聊。
有这两点打底,第一集的观剧体验还算比较顺畅,但它所呈现出的问题让我有非常不祥的预感,而这个预感在我回家继续看2-4集后被狠狠应验了。
信息交代方式和交代节奏是最大的问题。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尾鱼的改编大多要在开头口述世界观,其实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从一个很个人又很引人入胜的事件切入,随着主人公的探究缓缓为读者揭开奇幻世界观,无论对读者还是对观众,这都是非常友好的故事展开方式。但很遗憾《枭起青壤》又在开头blablabla一大堆,而且一下子就把原著故事的底揭开了一半,这些叨逼叨观众听不进去那就是无用功,听得进去呢又涉及严重剧透,有这个必要吗?

其次,原创福利院这一趴情节,基本上把原著开头属于男主的神秘感彻底毁掉,而且台词里的“血囊”和背景音里的野兽声又剧透了原著的一大块悬念,加上开头的口述世界观,相当于原著的谜底有一大半都被揭开了,紧接着男主后面的那场打斗确实紧张有看点,可男主都暴露成这样了,他的隐忍就显得很表面,这样的隐忍都能骗过林姨,也降低了林姨的可怖程度。
主创虽然在第一集达成了节奏紧凑氛围紧张的效果,但很大程度上是靠把男主线提前且挑明,而这会让后面大量情节错位,也就会大幅度提升后续情节的原创比重,而内娱IP改编的原创情节大抵是什么水平,大家心里都有数吧。
果然2-4集的观感开始一路往下。第二集不仅节奏慢下来,还疯狂引入新角色。猎人阵营集体出场,林姨这边也声势浩大,人进太多都站不下了。然后猎人这边还要安排一个狗家新人再哐哐口述一堆世界观。我在微博吐槽这个改编思路时粉丝冲出来反驳,说剧不是拍给书粉看的,是拍给普通观众看的。可这种改编的问题绝不仅是严重剧透,最影响的反而是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前几集强行灌输太多信息会严重阻碍大家丝滑进入剧情:口述世界观不止一段,语焉不详扔出“地枭血囊猎人刀狗鞭”等好多专有名词,光速拉进猎人阵营和林姨团队,给出的讯息又多又杂,非常考验观众耐心。

而正如今天头条里对内娱悬疑剧的吐槽,《枭起青壤》故事才刚起了个头,就忙不迭把女主前史安排上了。第三集女主跟猎人阵营的蒋叔交接就花了4分钟在台词里慢悠悠忆往昔,然后女主和狗家人邢深再4分钟台词慢悠悠叙恩怨,接着一大段闪回整整10分钟演女主儿童与少女期惨痛前史,教科书一样的套路拖垮了这集的节奏。
而第四集的槽点除了继续自说自话地灌输信息外,最要命是发生在聂九罗家里这场打斗。原著里这场打斗写得很精彩,剧里拍出来的效果却非常花拳绣腿且香艳暧昧,演员表演方向是一回事,你动不动就慢镜头凝视又是干嘛呢?我知道男女主后面是要搞对象的但你们先别急,这会儿俩人还是你绑架过我我也打晕过你的关系呢,就算男主有话要问有留手女主可是把对方视作要消灭的死敌,这么搞暧昧氛围符合逻辑吗?要不去看看《史密斯夫妇》的打斗戏呢?人家是真夫妻但人家打起来是真想要对方命的架势,性意味是隐喻侧面的,你们这关系明明是真想要对方命结果打起来力度和镜头调性都像真夫妻闺房情趣,像话吗?

五六集不详述了,大致都是如此,又让女主口述一遍世界观,并继续加速男女主故事线交汇,然后搞一下集体出动大场面…要说能看不是完全不能看,但一路都伴随诸多槽点。

主创是不是还觉得自己很幽默啊?
问题出在哪儿呢?根源还是改编得太套路太偷懒:口述世界观,一次没说完就两次三次;把男主线提前,为了让主演早出场戏份均衡且增加男女主对手戏方便磕起来;故事刚起头就框框进人加支线,信息和角色一股脑往外倒;男女主交集必须做出浪漫感宿命感一眼万年,甭管起初二人是什么关系;前五集必长篇大论痛陈男女主前史……什么IP都拿这些标准套路直接套,削足适履。
所以是的,虽然我前面说第一集观感上好过之前所有的尾鱼作品改编剧集,但也就是整体制作规格上浮一些而已,并没看出改编思路多有诚意,全靠同行表现太次。

核心怪兽形象设计成这样是不有点搞笑了
哦对了补一句陈星旭,由于男主线的信息前置和各种原创戏份我感觉人设都有不小的改动,所以很难评论贴不贴这件事,只能说目前他的表现还不至于构成观剧的大障碍,因为在他之上障碍够多了。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6-,套路感太重真想多扣几分
适合人群:i热巴、i陈星旭、尾鱼作品无论如何要看一眼的、工夫风格喜爱者、i悬疑冒险不太在乎叙事节奏的
不适合人群:尾鱼改编作品受害者、原著死忠粉、内娱长剧套路厌恶者
结论:不是不能看
本周豆瓣开分与重要分数变化:
《鬼灭之刃:无限城篇 第一章 猗窝座再袭》开分8.6
《三滴血》开分6.5
《惊天魔盗团3》开分6.2,目前降至6.0
《凤凰台上》开分4.8
《唐朝诡事录之长安》开分8.1分
《新闻女王2》开分7.9
《树影迷宫》开分6.5
《棕眼之谜》开分7.1
《天地剑心》开分6.0
《暗河传》分数升至7.3
那么本周就是这样,有缘下周见!
看了啥,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