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今天,是于是之老师97岁生日。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和观众朋友们一起来为他的一生喝彩!”7月9日,独角戏《于是之家书》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首演,演出谢幕时,该剧编剧、导演闽宜和主演黄薇一起把艺术指导濮存昕请上舞台,共同致敬已经离世11年的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于是之。于是之的儿子于永前来观看了演出。导演李六乙,人艺演员吴刚、岳秀清、卢芳、苗驰、韩清等也出现在观众席当中。
独角戏《于是之家书》首演结束,该剧艺术指导濮存昕上台致辞。蔡园摄
现场:家书串联两代人的精神对话
走进国家大剧院小剧场,会看到被设计成弧形的白色舞台上挂满了各种戏服。演出还没开始,一名女演员就在舞台上走来走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舞台上方的大屏幕,无声放映着有关于是之的纪录片;剧场里回响着由不同声音朗读的一封封于是之和李曼宜的书信。这些朗读者中,有杨立新、吴刚、岳秀清、卢芳、苗驰、雷佳、邹健、原雨等众多北京人艺演员,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于是之老师的缅怀和敬意。
爱情、生活、事业是于是之家书的主题,也是剧中女主人公——一位女演员望而却步的人生课题。生活和戏剧、梦想和现实,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她。直到她拿起于是之写给妻子李曼宜的家书,她看到了这位高山仰止的艺术家日常生活中的另一面:他温柔体贴,爱妻爱子;他敬业却清醒,自信却谦逊;他也曾和她一样脆弱、无助……一封封家书读下来,女演员在和前辈艺术家的精神对话中,感受到伟大蕴于具体,无数“渺小”和“日常”造就了“崇高”,而她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
独角戏《于是之家书》剧照。蔡园摄
舞台上还通过影像资料呈现于是之塑造过的经典角色,以及濮存昕畅谈当年与于是之接触过程中的难忘记忆。比如,于是之曾对没演好《雷雨》中大少爷周萍而耿耿于怀;在最后一次出演《茶馆》时,他的表演处理不同以往,饱含着对舞台和观众的依恋不舍和对人生的百感交集。
观众在这出独角戏中可以获得多个视角,包括写信人于是之、收信人李曼宜、读信人年轻演员、旁观者当代青年,以及繁漪、陈白露、金子、柳苞芙、安提戈涅等一出出世界经典戏剧中的女性们。有时甚至难以分清哪段是于是之家书中的内容,哪段是戏剧台词,哪些是剧中人的内心独白,但这也正是编导想要追求的戏剧效果。
幕后:北京人艺人永远记得于是之
《于是之家书》的编剧、导演,是北京人艺的场记闽宜。去年于是之去世10周年时,她萌生了把于是之家书搬上舞台的想法。于是,她首次担任编剧和导演,并邀请北京人艺青年演员黄薇担任主演,以一个当代女性的角度,展现于是之丰富的艺术人生和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着当代人的追寻和思索。
“我们这个剧组的成员,除了濮存昕老师是于是之老师看着长大的,其他人甚至不曾看过他的现场表演。很多更年轻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于是之是谁。那他对于我们这代人、对于当代人的意义是什么呢?”出生于80后的闽宜,只在2013年于是之去世时,站在首都剧场的台阶上和他告别,对这位被行业视为“神”一样存在的艺术家,她的心中充满敬意。“他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代表,是北京人艺80年代非常有建树的艺术管理者,他还代表了中国话剧表演的最高境界,这是被历史公认的,但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之为什么是于是之?”闽宜希望能像认识一个朋友那样重新认识于是之,“找到他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时代符号在当代的意义”。
I独角戏《于是之家书》剧照。蔡园摄
“今天看这个戏,很多地方我非常感动,有些照片我也是第一次看见。如果说现在的北京人艺还有一点老味道的话,一定是于是之老师这辈人对我们的影响。”作为该剧艺术指导,也是剧组中唯一接触过于是之的人,演员濮存昕感慨道,“于是之老师是一个痛苦追寻梦想的人,他一生都在把演技作为一种演员的文化而不断求索。今天我觉得他应该不再痛苦了,因为后人还记着他,还把他当作楷模。今天我们一起用这样的方式为于是之老师庆生,因为他是值得我们一生在乎的人。”
北京人艺演员吴刚和岳秀清夫妇带着儿子来看演出,他们对这样一部纪念于是之的戏剧上演,表示感动。他们不仅为该剧录制了演出前播放的录音,还希望有一天也能登台演绎《于是之家书》,“这些信的内容我们都反复读过很多遍了。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为大家静静地读一读这些珍贵的家书,把我们对是之老师的感情传递给更多的人。”
《于是之家书》首演结束,北京人艺人合影。蔡园摄